正文 第一章 為誰工作:你在為自己工作,而不是別人(3 / 3)

“我當時真的是刷地也刷得很開心!”張建洲說,“麥當勞給我們做很多培訓,看很多錄像,錄像裏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羅克經常現身說法。我記得當時有人問了雷·克羅克一個問題:“如果現在讓你去打掃衛生間,你還會做嗎?”雷·克羅克回答:“如果有需要,我還是會去做的,當然得是麥當勞的衛生間!”2009年的8月,張建洲升任麥當勞大福建市場營運副總監,正式進入麥當勞的高管體係。從入職麥當勞到進入麥當勞高管行列,張建洲用了12年,如果他從一開始就看不起那所謂的“實習經理”工作,不尊重自己的工作,相信他不會有這樣的成就。

不要輕視自己所做的每一項工作,即使是最普通的工作,每一件事都值得你去做,值得你全力以赴,盡職盡責,認真地完成。工作本身沒有貴賤之分,但對於工作的態度卻有高低之別,尊重你的工作也是對你自己最大的尊重。

工作拓展了你的視野

世界上的很多東西隻有我們接觸才能了解它,工作也是這樣,隻有我們實踐了,才能更加深刻全麵地了解它,這個過程我們的視野也同時得到的擴展。

職場不僅是一個工作的場所,更是我們開拓視野的地方。公司活動涉及到我們的生活中的方方麵麵,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社會,了解世界的窗口。在工作中我們總能發現以前的生活中所沒有了解到的事情,隨著我們的知識麵也越來越廣闊,我們逐漸明白了。

我們常常用視野比喻人的眼界開闊程度,眼光敏銳程度,觀察與思考的深刻程度等等。可以說,視野是不是開闊,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尺。如果一個人視野狹窄、看問題膚淺甚至鼠目寸光,毫無疑問會影響他人生的成功。

一個不工作的人,每天囿於自己“小屋子”裏的人,他的思維就會僵化,視野就會變得越來越狹窄。工作可以開拓你的視野,工作讓你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工作讓你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工作讓你看到了以前沒有看到的世界,工作讓你的能力、經驗不斷得到提高等等。

視野開闊與否,取決於你在工作中學習了多少。常言道,學然後知不足。勤於學習的人,越學越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於是想方設法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學到更多的東西,視野會隨之越來越開闊,也就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

肖恩是美國一家新能源公司的員工,在他還未在公司工作期間他對環保這個概念幾乎不了解,對新能源更是知之甚少。

後來在上班的過程中,他看到了很多他以前都沒有見識過的環保新產品。比如說公司生產的環保電器等等,更是學到很多環保的知識。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當談到環保話題的時候,肖恩更是侃侃而談,震驚了四座。

一位美國環保署的同學,被他的專業學識所驚歎,特意邀請他當自己的環保顧問。

世界上的很多東西隻有我們接觸才能了解它,工作也是這樣,隻有我們實踐了,才能更加深刻全麵地了解它,這個過程使我們的視野也同時得到的擴展。

在工作中開拓視野,有時候是需要一點“冒險精神”的。在公司中,員工常常會被上司交付新任務,而這些新任務是“沒有經驗值”的,如果你勇敢地挑戰新工作,就會有新視野,學習新技術及啟發新智慧。

不參加工作的人隻把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停留在理論的水平,在生活中往往隻看到一麵,不能全麵地去感悟生活、了解生活的真諦,這種人就像用一隻眼睛看人一樣。

在工作中,老板、領導要求你要視野開闊,胸懷開闊,旨在提高你的能力,而在老板、領導者潛移默化中,你也可以具有成功者所具有的條件。工作中沒有開闊的視野、廣闊的胸懷,如坐井觀天的青蛙一般隻能看見巴掌大的天,無論做什麼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一個優秀的員工必須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胸有全局,視野廣闊,既要看到發展的機遇,也要看到矛盾和問題,有駕馭複雜局麵的能力。熟知工作相關的現實狀況,對發展的大趨勢心中有數,才能為工作準確定位,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並尋找到做好自己工作的方法。有這樣的視野和胸懷,才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員工。

糊弄工作就是糊弄自己

一個優秀的員工和一名普通的員工的最大區別在於:優秀的員工總得把職場上的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而普通的員工則是把工作當成老板的事業。在工作中,沒有可以隨意打發的事情,你種下什麼種子,將來必定收獲什麼樣的果子。

作為一名員工,不管你在什麼樣的崗位,你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工作是你的使命,你必須把工作紮紮實實的做好,付出你所有的熱情去做好工作中的一切。

聰明的員工總是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一種使命,而愚蠢的員工卻把工作當成了老板的事業,與自己沒有太大的有關係,隻要能應付過關就好了。其實,你在漫不經心的工作的時候,可曾想過糊弄工作就是糊弄自己。從長遠來看,更是這樣,因為工作不僅僅是薪水的問題。工作可以跟你帶來很多的東西,這些包括提高你的專業技能,擴展你的視野,還有提升你個人的綜合能力等等。

在現實工作,我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聲:“工資那麼低,活卻那麼多,真的沒法幹下去了。”“老板像看小孩似的,每天就那麼樣的盯著你。”員工抱怨老板太苛刻,整天像監工一樣監督自己。而很多的老板則抱怨自己的員工不能盡職盡責,自己一轉身的工夫員工就糊弄工作。

確實,有些老板過於苛刻,他們時刻盯著員工的一舉一動。但是,作為員工,我們是否也應該自我檢討一番呢?自己是否讓老板放心呢?你是在用心工作了嗎?任何人都知道糊弄工作給公司帶來的危害,但是糊弄工作是如此普遍地存在於各個組織之中,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痼疾。糊弄工作的人就是糊弄自己的時間,糊弄自己的生命,到最後讓自己落了個碌碌無為的下場。

我們不管在哪個崗位,都應該明確自己的崗位責任,更要明白自己是為自己工作的,而不僅僅隻在為老板工作。

世界上絕頂聰明的人很少,絕對愚笨的人也不多,一般人都具有正常的能力與智慧。但是,為什麼許多人卻無法取得成功呢?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糊弄工作,不願意付出與成功相應的努力。他們希望到達輝煌的頂峰,卻不願意經曆艱難的道路;他們渴望取得勝利,卻不願意作出犧牲。糊弄工作、投機取巧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心態,而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就在於成功者能夠摒棄這種心態,而失敗者也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弱點在哪裏,但是就是不加以重視。或許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

有一段時間,老農夫一直用牛和騾子一起耕地,耕作工作相當辛苦。

年輕的小牛對老騾子說:“今天我們裝病吧,休息休息。”

老騾子卻答道:“不行呀,我們還是努力把工作做好吧!因為耕種的季節很短呀,做完了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但小牛不聽,最後還是裝病休息。為此,農夫給它弄來新鮮的幹草和穀物,盡量讓它舒服些。

等老騾子耕種回來,小牛便向老騾子詢問地裏的情況。

老騾子回答道:沒有我們倆在一起時耕種得多,但也耕種了不少。”

小牛又問老騾子:“主人說我什麼沒有?”

“沒有。”老騾子回答。

第二天,小牛還想偷懶,就再次裝病。當老騾子從田間回來時,小牛又問老騾子:“今天怎麼樣?”

“還不錯,我認為。”老騾子答道,“但耕種得還不是太多。”小牛又問道:“主人說我什麼了?”

“啥也沒有對我說,”老騾子說,“但是,他卻停下來和屠夫說了好長時間的話。”

或許,糊弄工作、投機取巧也許能讓你獲得一時的好處,但是從長遠來看,對你則是有百害無一利,因為你在這個過程會逐漸地被懶惰和借口所腐化,最後為你的職場生活畫上了句號。

無論是在什麼樣的企業,那些糊弄工作的人往往會成為裁員的“熱門人選”。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擁有優秀的員工,企業的發展才能蒸蒸日上。如果公司內有太多的“糊弄員工”而不及時剔除的話,那麼就會像一個爛蘋果迅速使箱子裏的其他蘋果也腐爛掉一樣,他們也會使企業慢慢腐蝕掉。

一位著名的企業家曾經這樣說過:“工作就像一麵鏡子,你在工作麵前擺什麼姿態,它映射出什麼樣的你。”

小李和馬蘭兩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恰好兩個人到同一個鐵器廠工作。剛開始的時候,老板給他們安排了清理車間油漆的工作。工作每天都得跟很多機器打交道,即髒又累。很快小李就幹不下去了,覺得大學畢業幹這種活,不值得。

於是小李以後每天就偷懶,看到老板來了就裝出拚命幹活,老板走了就偷偷歇著。其實這一切都被老板看在眼中,在一次突擊檢查中小李因為偷懶被公司開除了。

而馬蘭對待工作卻是一如既往,任勞任怨,什麼都想學,什麼都想幹。後來逐漸成長為公司可靠的員工,並被老板提升為經理。

一個優秀的員工和一名普通的員工的最大區別在於:優秀的員工總是把職場上的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而普通的員工則是把工作當成老板的事業。在工作中,沒有可以隨意打發的事情,你種下什麼種子,將來必定收獲什麼樣的果子。

在職場中,提升最快的往往是那些工作認真、踏實肯幹的人。而那些表現欠佳,應付公司、糊弄工作的員工,也往往是公司最先考慮的辭退對象。因為今天你糊弄工作,明天工作就會“糊弄”你,你就有可能成為公司裁員的對象。所以我們不能做糊弄工作的員工。應該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換來自己職場上的成功。

企業發展是個人發展的基礎

曾經有一位著名的企業管理人士說過:“企業就像一艘船,而每個員工就是船上的乘客,大船的沉浮與每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無論哪個公司,與員工之間都有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標,他們之間共謀發展,同時也共享利益。

作為一名優秀的員工你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企業發展是個人發展的基礎,企業的命運就是你的命運。然而,現實生活中,總是有些人認為自己隻是在為企業打工。至於企業如何發展,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心裏想著如果哪一天企業走向衰落,自己無非換個企業而已。持這種觀念的人是很可悲的,他們從來沒有認識到企業與自己的命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他們不知道企業的發展不僅有利於老板,也有利於自己。

曾經有一位著名的企業管理人士說過:“企業就像一艘船,而每個員工就是船上的乘客,大船的沉浮與每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

既然企業的命運聯係著企業員工的命運,那麼,對企業員工來說,隻有企業發展了,你個人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隻有企業盈利了,你的工資和獎金才能得到相應的提高,如果沒有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利潤的增加,員工的豐厚薪酬又將在哪裏?

有一個叫傑克的小夥子,他最初選擇到一家隻有二三十個人的小計算機配件製造公司工作,他的老板隻是一個比他大三歲的年輕人。就在傑克到公司的第三個月,公司接到了一個大的訂單——為某計算機公司加工50萬張硬盤。這對當時的公司來說,已經是超級訂單了,這筆訂單能否順利按時完成,對公司今後的發展關係重大。公司上下馬上就忙碌了起來,將全部的資金都投入到這個項目中去了。然而,商場風雲變幻莫測,一方麵由於技術不過關,另一方麵由於管理上的疏忽,該公司所生產的硬盤出現了嚴重的質量缺陷,被全部退貨。對於傑克所在的小公司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不但沒有賺到錢,反而欠了銀行的債。銀行知道消息後,不斷上門來逼債。後來,連支付水電費都成了問題。老板四方籌借,才給員工發了工資。

發工資時,老板召開了會議,向員工闡明了公司麵臨的窘境,並提出希望員工能夠和他共同來應對這場困難,在了解公司的境況後,許多員工都選擇馬上辭職。還有一部分員工認為公司走到這一步,責任完全應該由老板來承擔,所以他們向老板索要失業賠償金。這其中就有平時對老板表示過忠心的人,這使得老板感到非常寒心,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在他們的賠償協議書上簽了字。那些原本沒打算索要賠償金的員工見此情景也紛紛要求賠償,老板都一一滿足了他們。

當看著平日裏那些口口聲聲說要和自己共同打拚的員工離自己而去,老板感到了孤單,他以為公司就剩下了他一個人了。但當他走出自己的辦公室時,他卻驚訝地發現還有一個人安靜地在工作,這個人就是傑克。他是一個平日裏並不怎麼接近老板,也很少和老板交談的員工。老板這時非常地感動,就走到傑克麵前對他說:“你為什麼沒有向我索要賠償金呢?如果你現在要,我會給你雙倍的。我現在雖然已經身無分文了,但我相信我的朋友會借給我的。”

“賠償金嗎?”傑克笑了笑,“我根本就沒打算離開,為什麼要賠償金呢?”“你不打算離開?”老板顯得非常驚訝,因為公司的員工都離他而去了,奇怪地問:“難道你認為公司還有希望嗎?說實話,我自己都失去信心了。”

“不,我認為公司還大有希望,你是公司的老板,你在公司就在,我是公司的員工,公司在我就該留下來。”傑克說。老板被深深地感動了:“有你這樣的員工,我當然應該振作起來!但是,我不忍心你和我一起吃苦,我事實上已經破產了,你還是去找新的工作吧。”

“老板,我願意留下來和你一起吃苦。公司發展好的時候,我來到了公司,如今公司有了困難,我就離開,這太不道德了。隻要你沒有宣布公司關門,我就有義務留下來。你剛才不是說你的朋友願意幫助你嗎?如果你願意接受我這個朋友,那麼就讓我來幫助你吧,我可以不要一分錢。”

傑克堅定地留了下來,並把自己的積蓄全部借給了老板。他的老板為了償還銀行和員工的賠償金,賣掉了僅有的一個加工車間和所有的設備,也賣掉了汽車。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轉變了經營的重心,開始給一些軟件公司寄銷軟件。這種方式的投入很小,公司很快就有了轉機,兩個人度過了半年的艱苦日子後,公司終於開始盈利了。此後,公司進入了快速的發展期。一年多後,公司就由負債轉為盈利上百萬美元。

一天,難得有時間,傑克和老板在一家咖啡館喝咖啡,老板說:“在公司最因難的時候,是你給了我最大的幫助。在當時我就想把公司的一半股權交給你,但當時公司還沒有脫離困境,我怕拖累你,現在公司終於起死回生了,我覺得是時候把它交給你了。同時,我真誠地邀請你出任公司的總裁。”老板說著,拿出聘書和股權證明書一起交給了傑克。

每個員工都應該明白這樣的道理:隻有企業發展壯大了,員工才能夠有更大的發展。企業和你的關係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隻有認識到這一點,公司才能夠興旺發達,員工的利益也才能夠得到保障,員工和公司之間才能做到“雙愛、雙贏”,公司不斷成長,員工的薪水自然會水漲船高。

布魯斯是美國得州儀器公司的明星員工,在他眼裏,得州儀器公司就好像是自己開辦的一樣,而不僅僅是一個完成工作的地方。

每天早上,布魯斯吃過早餐,和妻子道別之後,就會精神十足地開著車去公司上班。公司裏的同事都會看到布魯斯神采奕奕地展開各項工作,無論多艱巨的任務他都不退縮,無論做多少事情他都不喊累,而且他做任何一項工作都精益求精。同事們都由衷地佩服布魯斯充沛的精力,同時也為此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工作一天下來大家都覺得累極了,布魯斯不僅不感到累,似乎還工作得意猶未盡。

更令同事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布魯斯還常常很積極地加班,而且主動申請幹那些沒有人願意幹的棘手工作。當公司出現危機時,他不像其他同事那樣急著另謀生路,而是像公司總裁一樣主動尋找克服困難的方法……

“布魯斯好像把公司當成了自己的財產,或者他是一個天生的工作狂,否則的話,他怎麼會如此熱愛工作,如此為公司的事情大傷腦筋?”同事們都這樣評論布魯斯。

布魯斯現在已是公司的執行副總裁之一,而且是公司最信任的副總裁之一,而他剛進入公司的時侯隻不過足一個最普通的銷售助理。

有人問布魯斯為什麼工作起來不知疲倦,布魯斯回答道:“這很簡單,因為我的事業和公司的事業是綁在一起的,因此我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說公司就是我的合夥人,我們必須朝著同一個方向共同努力。如果我努力了、進步了,那麼公司的事業就會得到發展;同樣,公司的持續發展又為我個人的進步創造了最優越的條件。所以我認為,我為公司付出多少精力都是值得的,也都是應該的。”

確實,公司發展壯大了,員工的發展空間自然會跟著變大,公司的利潤增長了,員工的利益自然也會隨著增長。相反,如果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小,利潤越來越少,那麼公司內部員工的發展空間就會越來越小,員工自身的利益也會越來越少。

無論哪個公司,與員工之間都有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標,他們之間共謀發展,同時也利益共享。因此,員工必須了解公司的發展目標,並且能夠為公司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而努力。企業的興衰跟每一個職場員工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企業興衰員工有責。身在職場中,我們應該明白,企業才是員工生存的基礎。不管你是在什麼樣的崗位你都應該珍惜你自己的工作,把公司的職業當成自己的事業,貢獻你每一天的責任。同時,公司也應該把員工的各種權益和他們應該得到的各種利益維護好。很多員工不但在企業的發展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更是在自己的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