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忠誠敬業:讓領導更放心,讓自己更優秀(2 / 3)

李素麗是一名普通的公交乘務員,但是,她非常敬業,把敬業當成自己生活的習慣。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你能說她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嗎?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說過一句話:“把敬業當成一種習慣,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不要把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當成“不值得”做的事,我們應該把敬業當成一種工作的習慣,不去在乎事情的大小。在任何平凡的職業中,在任何低微的崗位上,都會蘊藏著巨大的機會,這種機會等待著你去發現。隻要你勤勤懇懇地把平凡的工作做得比別人更迅速、更正確、更專注、更完美,調動起自己全部的智慧,全力以赴,就能及時地發現機遇,抓住機遇,直到推開通往成功的大門。

阿基勃特剛進入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時,隻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員,根本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是不久,這個普通的小職員卻因為強烈的敬業精神而受到了許多人的注意。

阿基勃特進入公司後,就時刻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一員,他並沒有因為自己隻是小職員而不注重公司的聲譽。他那強烈的敬業精神通過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表現得淋漓盡致。

不管走到哪裏,在需要自己簽名的任何地方,阿基勃特都會在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外出住旅館的時候是如此,給親友寫信時是如此,甚至在給他人打收條的時候也是如此。為此,同事們親切地稱他為“每桶四美元”。因為阿基勃特的敬業精神,公司老總特意嘉獎並把他提升為銷售經理。

當被問到自己的成功時,阿基勃特隻是這樣回答:“我隻把工作當成自己的習慣性的愛好來做而已。”

可想而知當敬業成為一種員工的生活習慣時,這種習慣將會促使你追求工作中的每個細節,把任何不足道的事都當成大事來幹,在工作中也使自己得到提升,完善自己。

初入公司,學曆最低的宋佳被安排去做前台接待。職責是接聽電話,做個來客登記,可以說,這樣的職位毫無前途可言。

但宋佳毫無怨言,用她的話說:“前途不是選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因為她平時對生活中的每件事情總是很嚴格,也養成了做事不易滿足的習慣。上班第一天,她就換掉了那本破破爛爛的登記簿,扯下了髒兮兮的部門電話聯係表,取而代之的是16開的大本,封麵是自己打印的公司簡介,至於聯係電話,她連續幾個晚上熬到十一點也就熟記在心了。

一次,幾個美國客戶來洽談合作,宋佳安排他們在大廳稍等。客戶們坐在一起,談到對這個新合作夥伴的業績不太了解,宋佳主動走上前去很有禮貌地用英語說:“如果可以的話,占用各位一點時間,我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宋佳把公司近幾年的銷售業績、市場份額、運行情況說得有條有理。

等到銷售經理來迎接的時候,客戶們讚不絕口:“你們公司了不得,一個普通員工對自己公司的業績都能脫口而出,這需要多麼強烈的責任心和自豪感啊。我們對這樣的企業很有信心。”事後,經理問宋佳是怎麼記住那一長串數字的,宋佳回答:“通過公司年會和每次的例會,我把各個部門的情況做了詳細的記錄。”經理不由得對她刮目相看。

很快,這個熱情而細心的前台成了公司一道亮麗的風景。比如:為了保證電話鈴響三聲就接通,宋佳從來不帶杯子到公司,盡可能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大家說公司不是上甘嶺,而宋佳相信,每一個電話都可能是一個潛在的客戶,也許上百萬的生意就開始於一次及時而熱情的接聽。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之後,優秀員工的稱號和額外獎金第一次落在了宋佳這個“最傻”的前台接待員頭上。

很多員工在剛開始到公司打工的時候,心裏想的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老板掙錢,對自己沒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要那麼敬業,連小事都那樣較勁?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敬業應該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種工作習慣。不管你是為誰工作,為老板,或者是為自己,你都會在工作中學到許多東西,尤其是從那些敬業工作的人那裏。

把敬業變成習慣,你就會逐漸改掉那種散漫、馬虎、不負責任的做事態度。做任何事都不會有“隨便做一做”的想法。

浙商天生就具有敬業的精神,他們做任何工作都會廢寢忘食。那些從小生意開始做起的浙商如此,做成大公司的浙商更是如此。因為他們明白,不努力工作,自己就會被工作所拋棄。

正如李嘉誠所說:“我在創業初期,幾乎百分之百不靠運氣,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工作能力賺錢。你必須對你的工作、事業有興趣,把敬業當成一種習慣性的東西,更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在現實生活中,要真正做到敬業,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勤懇的敬業精神變成一種習慣的生活方式來對待的人更是少之甚少。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做大事的人,而不是做小事的人。但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要成功就必須具備成功者的素質,而把敬業當成習慣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這也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要學習的東西。

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吉拉德曾經也說過:“如果一個人能夠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那麼他就成功了一半。”

德國思想家馬克思·韋伯認為,有的人之所以願意為工作獻身,是因為他們有了一種“天職感”,他們相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神聖事業的一部分,即使是再平凡的工作,也會從中獲得某種人生價值。

那些富有事業感的人,他們通過工作所獲得的,不僅是物質、榮譽等外在的報酬,更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內心的滿足感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他們在工作中努力追求一個完美的境界,發現自己生存的意義。

工作,平凡的人隻是按部就班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而一旦這一角色附加了“自我意識與追求”,把它當成自己的事業,就會從疲於奔命到確立清晰的工作管理目標,從對收入報酬斤斤計較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充分享受工作過程以及隨之而來的工作成就感。把工作與事業聯係,從實際效益來說,也是職場願景與效率產生質的變化的最有效載體。其實,在這場看似超負荷、不對等的付出中,最大的贏家就是我們自己。也許這樣一道風景對你我都不陌生,手捧著“成功秘訣”或“職場攻略”,卻依舊重蹈著“提前半小時遐想下班後的精彩生活、提前一刻鍾收拾包袋、下班前5分鍾準時走出電梯”的覆轍。

其實,當你正充滿自信、努力提升“職場技巧”的同時,卻忽略了最本真的東西:事業感。如果你能把這些預支的時間用於梳理、預備明天的工作,把手頭的工作做得再完美些,那麼你的成功就不再僅僅是紙上談兵了。

一個人工作累了叫個苦本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卻反映出他對工作的態度。不叫苦的人,把工作當成自己通向成功的一條必經之路,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而叫苦的人,多半是把工作當成了一種自己並不情願的勞役。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吉拉德曾經也說過:“如果一個人能夠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那麼他就成功了一半。”

同一件事,對於“把工作當事業”的人來說,意味著力求完美,對於“不把工作當事業”的人而言,則是出於無奈不得已而為之。前者無疑將成為是最終的成功者。

如果你在工作時,想的隻是薪水和獎金,想的隻是怎樣應付領導,那麼,你所能做的隻能是“砌磚頭”的活兒,而且磚頭你也不一定能砌得好;鬆下幸之助就曾說過:“我們的員工中最可悲也是最可憐的一種,就是那些隻想獲得薪水,而對其他一無所知的人。”

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你的工作中就會充滿了激情。作家拉夫爾·愛默生說:“激情像糨糊一樣,可讓你在艱難困苦的場合裏緊緊地把自己粘在這裏,堅持到底。它是在別人說你‘不行’時,能在內心裏發出‘我行’的有力聲音。”

有了這種態度,你就會以虔誠之心對待自己的工作,你就會變得比別人更容易成功。最後,你也一定會完成從平凡到卓越的轉變。

南方某農業高校裏的一個女孩,在輔導員的推薦下,加入了一個創業團隊。這個團隊由十幾個有誌的學生共同組成,並且得到學院撥分的一塊土地和一些生產資料,他們把學習中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果蔬生產實踐中。當時那個女孩以勤工助學為目的加入了那團隊的銷售部。她的工作很平凡,就是有瓜菜上市時,在校園周邊擺攤進行銷售,工資是以學校勤工助學標準報酬來算。不過她加入這個團隊之後,工作很認真,她並不隻是賣瓜賣菜。她還想出各種名堂,譬如這瓜這菜是按綠色食品A級標準來生產的,她就會在瓜菜旁邊寫上相應的字眼,在賣的過程中還給顧客講解他們的生產方法。在寫月總結時,她把銷售時間,銷售地點,以及天氣都綜合起來,做了一個總結分析,得出哪個地點銷售情況比較好等等。她還通過參閱一些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的書籍,使自己得到充實。

後來她通過競選當上了銷售部和財務部的部長,並且成功地開拓了銷售市場,聯係了一大批快餐廳和餐館。她常常會和其他幾個人也一起研究團隊的發展和未來。在她心中那不僅是勤工助學的地方,而是他們創業的家園是他們的事業所在。

隻有工作做好了,事業才有成功的基礎,職業生涯帶給我們的經驗與體驗一定能夠幫助我們在未來的事業上取得成功。蘭德的成功告訴我們自己所有的職業努力把職業當成事業。把工作當成事業會讓你的人生的旅途越走越輝煌。

永遠把事情做在前麵

對公司的敬業與忠誠不僅僅表現在你把公司現有的工作做好,更表現為為公司未雨綢繆的行動上,處處為公司的利益著想,把公司長遠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公司的事情永遠放在最前麵。

兵書上曰:“惟有運籌於帷幄之中,才能決勝於千裏之外。”

把事情做在前麵,需要你主動地去做事,抓住每一個機會。美國的富豪金克拉在一次演講中說:“許多人沒有機會,機會來時,他們卻總是因為沒有準備而失之交臂。我的建議是隻要你準備好迎接機會,機會隨時都會來叩門。”

戴爾·卡耐基曾說:“成就最大的人往往是那種願意行動而且敢於行動把事情做在前麵的人,‘萬事俱備’號輪船永遠不會駛離碼頭太遠。”

惟一有那些主動出擊、善於創造機會和把握機會的人,總把事情想在前麵的人,才能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找到一絲機會,用自身的行動改變他們的處境,把自己的人生之船開到理想的彼岸。

比爾是某學院的一名普通職員,他的老板主要負責管理學生和教職工。但當時他們的簽到係統不僅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現差錯。極其糟糕的簽到係統使學生還未上課就被點名,或者使許多班級擁擠不堪,而另一些班級的人數卻很少。比爾意識到這種情況,自告奮勇地組織開發了一個新的簽到係統,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老板非常高興,不久在組織機構改組中,推薦比爾為副主任,直接協助老板工作。

或許這隻是一個很平常的例子,但這平常中卻蘊藏著深刻的道理。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工作,永遠都隻是為他自己書寫人生簡曆。比爾獲得升遷,不僅僅由於他意識到原先簽到係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在老板之前、在同事之前把這個問題圓滿解決。

其實對所有的公司員工都一樣,隻要你經常把事情做在前麵,讓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你的位置,他就會給你更多的機會表現。每個員工都想獲得升遷,每個員工都想獲得更多的薪水和獎金,與其說決定權在老板那裏,還不如說掌握在自己手裏,關鍵是你要把事情做在前麵。

1997年,福特公司60%的雜誌廣告是針對男性做的,10%是針對女性做的。福特公司的一名廣告策劃副經理羅斯·羅伯特通過對市場的深入調查發現,在汽車市場,女性購買者占65%,因此1997年中期便將60%的廣告目標投向女性。當董事會意識到女性市場的重要性時,董事們驚喜地發現,羅伯特已經著手解決此事了。由於他把事情做在前麵,為福特汽車占領女性市場贏得了巨大的先機,不久便被董事會提升為部門經理。

老板偏愛敬業的員工。羅斯·羅伯特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善於去發現契機,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別人行動之前就抓住契機。倘若他也是一個對老板亦步亦趨的人,不主動去做市場調查,不果斷地把廣告投向女性,他也許會在他原先的崗位上庸庸碌碌地一直待下去。優秀員工與普通員工最大的差別就在這裏,考查一個員工是否敬業最高的評判標準也在這裏。

把公司的事情想在前麵是一個員工對公司負責任的表現,更是對公司忠誠敬業的表現,這種表現很容易贏得公司對你的信任。我們更應該把公司的利益放在前麵,想在前麵,先行一步,以身作則。

公司的大目標和員工的小目標都是為公司創造財富。作為一名敬業的員工,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完成自己的任務,而應該在不破壞公司各種秩序的情況下,主動地完成額外的任務,把公司的事情想在前麵,做在前麵。出色地為公司創造額外的財富,更重要的是要先於主管和老板,提出並實施有益於公司發展的項目和業務。意識到這一點,你就掌握了獲得升遷或者獎金的秘訣。

經常有人抱怨:“牛頓那個著名的蘋果為什麼不是掉在我的頭上呢?那隻藏著‘珍珠’的巨貝怎麼就產在巴拉旺,而不是在我常去遊泳的海灣?”

實際上並非你沒有遇到這樣的機會,最主要的是你沒有把它主動地攬入懷裏:也許在你必經的路上不止一次不偏不倚地掉下一個蘋果,結果你每次都把它拾起來吃了;也許你不止一次遇到寶石,隻是由於它每次都將你絆倒,結果你爬起來後,怒氣衝天地將它一腳踢進了路邊的草叢中。

在公司裏也是如此,你的公司肯定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你所從事的領域一定還可以有不少的創新,隻是由於你已經習慣了做那些老板讓你去做的事情,你根本沒有去考慮去做這方麵的嚐試,所以你永遠沒有把事情做在前麵,給老板一個意外的驚喜。一個聰明的員工總把事情做在前麵,這也是職場競爭製勝的法寶。

忠誠是立身之本

忠誠是人類的美德之一,而美德是永遠都不會貶值的。忠誠,幫助人類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步。忠誠鑄就信賴,信賴造就成功。

有句話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喜歡在它下麵走來走去,時間久了就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隻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忠誠的員工,其實正可以用自己的忠誠感動他人,獲得尊重與信任,由此,用忠誠提升自己的形象,樹立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