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信用取威
古人雲,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就是說話一定要講信用,不食言,不說空話、大話。具體地說有四:①說話一定要承擔責任,說了就要算數,信守諾言。②對做不到的事,決不要許諾;既已許諾,就一定要兌現。③對比較有把握的事情,也不要說絕話,而應留有餘地,以防萬一。④對下級、同級要誠實、坦率,一是一,二是二,不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行必果,指行動一定要堅毅果斷,善始善終,不能說了不算,定了不辦,虎頭蛇尾,半途而廢。
一個領導者隻有始終堅持“言必信,行必果”,才能獲得群眾的信任。
最容易損害領導者威信的,莫過於被人發現他在欺騙、吹牛、搞鬼、不守諾言。領導者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如果做了錯事,說了錯話,就應該坦率承認,及時改正,而毋須文過飾非,更不能欺上瞞下,隻有這樣,才能獲得人們的信任,形成自己的領導權威。
5.以情感取威
情,就是上下級之間、領導和群眾之間的友好感情。這種感情是在長期共事和生活中逐步建立起來的,是上下級之間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體貼的表現。有了這種感情,領導和下級以及群眾就能同甘共苦,甚至生死與共。這種上下級之間的深厚感情,主要來自領導者對下級長期的苦心培育和關懷,來自對下級充滿真摯的愛。當然也包括下級對上級,群眾對領導的尊敬、信賴和愛戴。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人都希望別人能理解和尊重自己。尤其是來自領導者的理解、同情、尊重、信任和關心,更會使人受到鼓舞和振奮。哪怕是領導者一個主動的招呼,一句親切的寒暄,一次溫暖的詢問,都會使他感到這是領導對自己的關心。事實也表明,凡是謙虛謹慎,聯係群眾,作風民主,體察下情,待人寬厚,平易近人,通情達理,和藹可親的領導者,一般威信都比較高。而那種對下屬和群眾冷冷冰冰,麻木不仁,把自己看作是主人,把下級視為仆人,擺架子,逞威風的領導者,下級對他自然就沒有什麼感情,他也就難以贏得威信。
二、與下屬辦事應掌握的技巧
領導跟下屬辦事要學會籠絡人心,隻有籠絡住了下屬的心,才能更好地讓下屬心甘情願地為自己效力。
戰國初期名將吳起,就很懂得攏絡人心的技巧。
有一次,軍中一位士兵生了膿瘡而痛苦不堪,吳起看到這種情況,俯下身去用嘴把髒乎乎的膿血吸幹淨,又撕下戰袍把這個士兵的傷口仔細包紮好。在場的人無不為大將軍的舉動而衷心感動。
這位士兵的老鄉後來將這事告訴了士兵的母親,老人聽後大哭不已。
別人以為是感動所至,老人的回答出乎意料。她說:“其實我不是為兒子的傷痛而哭,也不是為吳將軍愛兵如子而哭。前年,吳將軍用類似的做法用嘴吸取過我丈夫的膿血。後來在戰爭中,我丈夫為報將軍的恩德,奮勇作戰,結果死在戰場上。這次又輪到我兒子,我知道兒子命在旦夕了。我為此而哭。”
這位老婦人從自身以往的經曆中,知道這種籠絡人心的辦法,可以使人為他獻出生命,因而對兒子的命運有著不祥的預感。你看這吳起厲不厲害?
“士為知己者死”,從人心籠絡術上說,成功的秘訣就在於做到讓士感到自己是“知己”。這一點,對於當今的領導者提高與下屬的辦事能力也有著深刻的啟示。
1.讓下屬知道,你關心著他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每個人都希望別人看得起自己,把自己當作一個真正的人看待。而領導對下屬的關心,對下屬投注感情,尤其是對下屬私事方麵的關懷與照顧,可以使他們的這種尊嚴感得到滿足,甚至讓他們感激涕零,誓死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