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怎樣與下屬辦事(2)(2 / 3)

無獨有偶,公元199年,曹操與實力最為強大的北方軍閥袁紹屯兵官渡,準備決戰。當時袁紹擁眾十萬,兵精糧足,而曹操兵力隻及袁紹的十分之一,又缺糧,明顯處於劣勢。當時很多人都以為曹操這一次必敗無疑。曹操的部將以及留守在後方根據地許都的好多大臣,都紛紛暗中給袁紹寫信,準備一旦曹操失敗便歸順袁紹。

半年以後,曹操采納了謀士許攸的奇計,襲擊袁紹的糧倉,一舉扭轉了戰局,打敗了袁紹。曹操在清理從袁紹軍營中收繳來的文書材料時,發現了自己部下的那些信件。他連看也不看,命令立即全部燒掉,並說:“戰事初起之時,袁紹兵精糧足,我自己都擔心能不能自保,何況其他的人!”這麼一來,那些動過二心的人便全都放了心,這對穩定大局起了很好的作用。

這一手的確十分高明,它將已經開始離心的勢力收攏回來。做領導的具有這樣的胸懷,下屬當然願意盡心竭力為他做任何事情。

4.巧用暗示,切忌命令

有些領導,時時刻刻都把自己放在“領導”這個位置上,任何事情都用命令的方式指使下屬去辦。殊不知,到頭來,很好的事情辦得都不盡人意。

其實有一些事情是不適宜用命令去解決的,而用暗示的方法則更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一位上司的妻子打來電話,說女兒很想晚上去看一場音樂會,而他此時卻無法抽身去買票。恰好秘書小黃送文件過來。“小黃,聽說你對音樂很內行是嗎?”“哪裏,不過是我的業餘愛好罷了。”“大明音樂廳今天晚上有一場貝多芬音樂晚會,知道嗎?”“是嗎?那太好了,經理,咱倆一起去吧!”“好啊,順便多買兩張票,我讓我愛人和女兒也去湊湊熱鬧。”“好,經理,我請客!”

從上例可以看到,有些事並不適宜用命令去處理。當然,這裏所說的巧用暗示,關鍵是個巧字,你要看對象、看時機、看場合,巧妙運用,而不是在任何情況下、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適用。上麵的例子中,秘書小黃要是個根本不喜歡音樂的人,任你怎麼暗示也不起作用。

三、如何調節下屬之間的矛盾

有人存在的地方就必然會有矛盾與衝突發生,矛盾與衝突使人與人之間關係緊張,甚至可能造成更嚴重的事情發生。在一個單位裏,員工之間的矛盾衝突也必然會對工作帶來嚴重影響,而處理屬下的矛盾衝突是一個單位領導常常要碰到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他們日常事務的一部分。所以,處理屬下之間的矛盾衝突,協調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一個領導者所必備的能力。

那麼,怎樣做才能調節這些矛盾衝突呢?

1.不偏不倚

在具體處理矛盾時,作為領導必須要做到冷靜公允,不偏不倚。

領導者有時是矛盾的最後仲裁者,這個仲裁者要想保持權威,就必須以公平的麵目出現,如果偏袒一方,被偏袒者也許會擁護你,可是在另外一方眼裏你將不再有任何權威,你的裁決也隻會遇到他們的抵製。所以,冷靜公允,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這是處理下級矛盾時最起碼的原則,尤其是在調節利益衝突時,更需如此。

當然,一碗水端平並不意味著矛盾雙方各打五十大板,衡量是非的標準還是存在的,這個標準就是單位的最高利益。一般來說,對於下級由於維護本部門的局部利益而發生的衝突隻要做到公平,曉以大義,雙方矛盾便不難調節。

有些下級會自恃與單位領導的私人交往或特殊關係,如老同學、老同事、老戰友、老鄰居等,企圖用這種感情來影響領導,使其作出有利於自己的裁決。在這種情況下,領導者尤其要冷靜,絕不能帶有感情色彩去看問題。

當矛盾一方到處炫耀他與領導者的特殊關係時,要在公開場合予以批評或以適當方式向另一方澄清,以消除不良影響。

對於下屬的觀點分歧,領導最好保持超然態度,尤其不能介入派別體係,拉一派打一派。如果單位領導介入一派,另一派則會以“在野黨”自居,他們將不會再服從你的仲裁,相反會對你所有的決定加以攻擊,在他們眼裏,領導者將降到對立派領袖的地位,而不再是正義的代表。因此說,隻有遊離於各派之外,保持超然,才能團結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