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怎樣與下屬辦事(2)(3 / 3)

當然,在某些問題上人們產生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現象,單位領導也必定會有自己的看法,這種看法與某一部分下屬的看法相同也是很自然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表示自己態度後對持不同觀點的人絕不能貶低,要肯定他們勇於思索的精神,允許其保留意見。要造成一種人人暢所欲言的氣氛,盡量避免下級將他們之間的意見分歧上升為派別對立。

2.折衷調和

領導者在處理下屬間的矛盾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矛盾的雙方均各有道理,但又失之偏頗,很難明確地判明誰是誰非。這時,折衷調和,息事寧人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孔子提倡的“中庸”,確有它的精辟之處。例如,在某些製度改革問題上,單位內部會分為“激進派”和“穩健派”,激進派指責穩健派保守,穩健派指責激進派冒進,雙方發生觀點上的衝突。雙方的觀點都有道理,但又都各有偏頗。作為單位最高領導,既不能拉一派打一派,也不宜各打五十大板,聰明的辦法是指出兩種觀點均有它們存在的價值和地位,但社會或單位前進的方向不是朝著任何一種觀點的方向運動,而是按照它們的合力的方向運動,運動的方向是妥協的產物。

這種調和折衷方式解決矛盾可謂一石三鳥:

首先,既揭示出了雙方觀點的偏頗之處,又沒有打擊雙方的積極性。

其次,使雙方都看到了對方觀點存在的合理性,造成一種百家爭鳴、生動活潑的局麵。

再者,單位領導者保持了自己的超然態度,同時也就保持了自己最高仲裁者的地位。這種地位有利於從雙方觀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3.“冷處理”與“調離”

處理下屬矛盾,是很能顯示領導水平的事情。處理得好,化幹戈為玉帛,共同進步;處理不當,導致矛盾“白熱化”,反而比以前更棘手。處理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妨來個“冷處理”,讓雙方先冷靜下來,你也可冷靜下來,不至於受到發生矛盾的情緒的影響。

不妨先倒上兩杯茶,請他們坐下喝完茶讓他們先回去,然後再分別接見。

單獨接見時,要讓當事人平心靜氣地把事情的始末講述一遍,此時你最好不要插話,更不能妄加批評,要著重在淡化事情上下功夫。

事情往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人所講的當然會有出入,且都有道理,你在一些細節問題上也不必去證明誰說的對。

但是非還是要由你斷定的,當你心中有數了,此時盡管黑白已明,也不要公開說誰是誰非,以免進一步影響兩人的感情和形象。假如你公開站在這邊一方,顯然這方覺得有了支持氣焰大漲,而另一方則會覺得你偏袒一方。

你不妨這麼說:“事情嗎,我已經清楚了,雙方完全沒有必要吵得這麼凶,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關鍵是你們要從大局出發,以後不記前嫌,精誠合作。”相信經過幾天的冷靜,雙方都有所收斂,你這麼一說,雙方有了台階下,互相道個錯,也就一了百了了。

如果事情純屬私事,你也應該慎重處理,切不可袖手旁觀,因為兩人私事上的矛盾會直接影響到工作上的問題,也要分別召見兩人,但和公事應該不同。

對於他們之間的私事,你沒有必要“明察秋毫”,評定誰是誰非,有許多私事是十分微妙的,看似簡單,實則越處理,事情越複雜,可能會扯進來很多旁人,事情越鬧越大,定會影響單位的整體工作。

你不妨說:“我不想知道你們之間的那些事,但基於工作我要求你們通力合作,不容許工作受私事的影響,希望你們清楚這一點。”

有時也可把有矛盾的雙方調離開,不見麵的時間長了,矛盾也就自然消失了。

處理這種矛盾時,切忌偏袒和你私人關係較好的一方,要公私分開,這樣更能顯示你的公平,贏得下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