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怎樣與同事辦事(1)(2 / 2)

結果正如小孫所預料的那樣,小林幾乎以全票得到了這個職位。其實要是小孫去了,工作照樣能做好。一個本來平等的機會,結果卻由於兩人個性不同而導致巨大的偏差。這個教訓值得每一個人仔細思索。

對於協調與同事的關係,有的人馬馬虎虎,以為同事之間無所謂,大可不必左右逢源,協調四鄰;而有的人則極為看重,在同事中間拉幫結夥,並極力找領導做靠山,形成自己的勢力,以為憑此就能高枕無憂。其實,他們都錯了。對待同事,正確的作法是既不能漠不關心,不聞不問,也不能拉幫結夥,那樣隻能害了自己。要想有一幫適合自己開展活動的好同事,就心須真心幫助他們,在謙和中充分展露自己的個性。

事事為大家著想,處處關心他人,在平時似乎並不能帶來明顯的好處,而且你必須堅持下去,很多人嫌麻煩,不願意幹這些小事情,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如果你不在平時為自己積累人緣,臨時抱佛腳豈能有效?

從上麵的例子來看,像小林這樣的人才稱得上“老謀深算”,在平時就已經為自己日後的發達打下了基礎,隻要有機會,一切都水到渠成。你把好事做在明處,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有人視而不見。在單位中有人氣,“人緣”好,就等於你事業的發展與壯大有了一個堅實而穩固的大後方。

三、把握時機,善進善守

中國有句古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站在現代人的角度,恐怕可以這樣來理解:人人在其工作、謀生的圈子裏都有可能遇到種種“陷阱,”而這些“陷阱”足以挫敗人的成功熱情。特別是在政界,明裏拉幫結夥、互幫互助,暗地裏互相拆台,使絆子的現象不勝枚舉。雖然我們未必會去做設“陷阱”的人,但是如果要做贏家,就必須連別人也考慮進去,以防可能會出現的麻煩。

尤其是同事之間,存在著利害關係,在他想擴張他的欲望,或欲望受到危害的時候,“善人”也會顯示出他的“惡”。例如有人為了升遷,不惜設下圈套打擊其他競爭者;有人為了生存,不惜在利害關頭出賣朋友……與同事相處,你要時刻提醒自己:周圍有小人,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古語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水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古往今來,多少仁人智士,因其才能出眾,技藝超群,行為脫俗,招來別人的嫉妒、誣陷,甚至丟了性命。周公因謗而離朝,韓信遭誹受竹刀。

古代如此,現今亦然。某市機關一科室裏,小吳與小王是很好的朋友。

他們原是中學同學,後來又進了同一所大學。現在他們既是同學關係又是同事關係,所以兩人都很珍視這份緣份。後來,局裏要在小吳他們科室選拔一位中層領導。消息傳開後,科室裏的人都聞風而動,托關係,找門子,都希望自己入選。但後來傳出內部消息,說領導主要在考察小吳與小王。他們倆的能力都很突出,尤其是小吳,能力強,為人也不錯。所以大家一致認為這個幹部非小吳莫屬了。

幾天後結果下來了,令大家吃驚的是,中選的不是小吳,而是小王。大家想不通是怎麼回事,但小王最明白。原來,在小王得知選拔是在他與小吳之間進行時,他的私欲極大地膨脹起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小吳擠掉。

但他也明白,如果搞公平競爭,自己不是小王的對手,他隻能靠小動作取勝。

於是,他四處活動,在上級麵前極盡獻媚之能事,除大大誇張自己的能力外,還處處給領導暗示——小吳有許多缺點,他不適合這份工作。小王與小吳相處多年,找出一些小吳的失誤毫無困難,加之小王又編造了一些似乎很有說服力的證據,最終使上級領導改變了對小吳的看法,轉而提拔了小王。

在關鍵時刻,以前的朋友沒有幫助你,反而有可能落井下石,這種事情屢見不鮮。所以處於競爭當中的同事,必須時刻小心提防,對知根知底的“朋友”更要防一手。

也正是鑒於這種情況,有許多人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願意進入同一個機關成為同事,尤其是那種潛伏著利益衝突的同事。朋友好做,隻要大家合得來就行,而這個同事關係的確難處,因為其中充滿了勾心鬥角。做朋友時有來有往,協調得非常好。當帶著朋友的“前科”進入同事角色之後,由於種種原因,相互的心態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而這種變化隻能有一個結局:那就是損害了以前良好的朋友關係,而這種關係的損害,不是因為有人精神升華而產生的,卻是因為對利益的爭奪而形成的,這多少有些叫人寒心。所以,有許多人寧肯做一輩子與利無爭的朋友,也不會去做利益豐厚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