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提高說話水平的基本途徑(1)(1 / 3)

第一節樹立信心,提高心理素質

對人說話是一種精神活動,表達效果的好壞,與說話者的心理素質有很大關係。心理素質良好,不僅能順利表達,而且能獲得預期效果。心理素質不佳,或者達不到表達的目的,或者在表達之中半途而廢,或者在雙向交流之中應對失策。

一、心理類型

人的說話水平的高低與心理狀態有關,不同的心理類型,在說話上具有不同的表現。

1.衝動型

衝動是一種情感特別強烈,理性控製很薄弱的心理現象。

這種類型的人,情緒往往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好似打開的煤氣灶,一遇火星就會燃燒起來。其表現是遇事不夠冷靜,易動肝火,急於表態,喜說好講,輕易決策。所發言辭大都脫口而出,不求周密,不講策略,不計後果。要麼噎得聽者受窘而無法與其形成溝通交流;要麼將自己全都暴露給聽者;要麼惹惱甚至激怒聽者,使聽者奮而對其反擊。

但是,這種人心底坦蕩,沒遮沒攔;心裏有啥想法,啪啦一下倒出,倒完了,他就沒事一般,轉趨平靜。

梁山好漢中多有此類,如魯智深、李逵、阮小七等。李逵與燕青外出,投宿一莊院,聽莊主太公說宋江搶了他女兒,當即對燕青大叫道:“小乙哥,你來聽這老兒說的話,俺哥哥原來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燕青勸他:“大哥莫要造次,定沒這事!”李逵說:“他在東京兀自去李師師家裏,到這裏怕不做出來。”然後不顧勸阻,一口氣奔回梁山,砍倒“替天行道”的杏黃旗,指著宋江大罵:“我平常把你做好漢,你原來卻是畜生!你做得這等好事!”待後來事實弄清,原來是一強盜假冒宋江之名,他才醒悟認錯。他的這種心理素質不僅不影響他在讀者心中的地位,反使人們更加認識了他的憨厚、坦蕩,愈發可愛。

2.理性型

理性是一種從理智上控製行為的能力表現。

這種類型的人不是不講情感,而是善於控製情感。遇事不急不燥,冷靜處理;不輕易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表態;言辭常常深思熟慮之後才出口,較為周密、策略。

但是,這種人在需要當機立斷的緊急關頭,有時也會誤事。有些機會是稍縱即逝的,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等你深思熟慮下來,為時晚矣。並且,過於理性,也會給人造成圓滑的印象,同樣影響交際進行。

同項羽相比,其對手劉邦就屬理性型。秦始皇出巡,劉邦也看到了,可他隻悄悄歎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在本意上他與項羽是一樣的,都想當皇帝。但他不像項羽那樣衝口而出,劍拔弩張地要奪取皇位,而隻是悄聲讚歎,即便旁人聽到,也無關係。他屯兵霸上,明明就是欲攻關中,與項羽抗衡,可在不利於己的鴻門宴上,卻俯首貼耳地對項羽說:“臣與將軍戮力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複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不僅博得項羽的信任,而且誘使項羽將告密者說出。後劉邦與項羽兩軍對陣,當項羽推出他的父親要烹殺而逼他退兵之時,他竟說:“吾與項羽俱北麵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在他滅了項羽後,群請其由漢王尊為皇帝,他還說:“吾聞帝賢者有也,空言虛語,非所守也,吾不敢當帝位。”經三讓,不得已才勉為其難。

宋代的呂夷簡,以理性著稱於世。年幼的仁宗皇帝即位時,他以同平章事之職(宰相)輔政。一次仁宗久病不愈,百官皆憂心忡忡。這天仁宗病情稍見好轉,叫太監火速傳呂夷簡進宮朝見。呂夷簡聞命後,在家靜坐許久才緩緩動身,一路上還不斷同熟人寒暄,一點不著急。進宮後,早等急了的仁宗問他:“我病了好久,今天覺得好一點,急著想見你,為什麼這麼晚才來?”

呂夷簡答道:“陛下久病不愈,朝庭內外一片憂慮。今天內侍突然急急出宮,傳我火速進宮,我若立即慌慌張張跑來,恐怕會引起臣民猜疑,以為宮中發生了什麼不測之事哩。”說得仁宗愈加敬重他。其實,他心裏比仁宗還急,巴不得一下飛進宮裏,但他卻從理智上刻意控製情感,以定臣民之心。

對說話者來說,理性型心理是優於衝動型心理的。隻要在緊急關頭能夠顯出果斷的氣魄,就很受聽者歡迎,於言語交際是很有利的。

3.居高型

這種心理指的是聽者憑借某種條件,在言語交際活動中處於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