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很晚很晚,我才懂得一個道理。對於活物,不可任意擺弄。最仁慈莫如讓它們自由地生活著。鼓勵它們去鬥自己的同類,剝下它們的皮去裝飾牆壁,其殘酷並不亞於把它們的後腿剁下來飽餐一頓。(2 / 2)

《文明之道》更是以兩樁小事來表現當時西德、英國、挪威的社會文明程度,並提示國內的公民紀律也應隨著經濟的發展相應跟上去才行。緊接著,他還在“兩個掛鉤,一種作用”中,從慕尼黑一家出版社的經營管理方式,為國內的企業改革提供了自己的設計:企業嚴格分工,大力依靠社會力量。

《一個樂觀主義者的獨白》筆墨老辣,優美灑脫,富於睿智。它簡約描述了蕭乾所走過的創作曆程、生活軌跡。他把自己喻為一道小小的波浪,它的壽命雖短,大海卻是永恒的。他願把生命的全部奉獻出來,直到最後一滴。《在洋山洋水麵前》寫他漂泊異邦戀國懷鄉的情結。離開祖國7年裏,他的心沒有一天離開過故土。遊子的心好比一隻飄蕩的風箏,不管飛得多麼遙遠,根卻始終係在生養他的土地上。我正是從這裏覓到了他在洋山水麵前的心境,其實,他那一代知識分子大都如此,他們的靈魂深處自始至終深埋著民族感情的種子。劍橋綺麗的湖畔景色,渾厚嫵媚的多瑙河風光,瑞士的清山秀水,都不能使他忘卻祖國,忘卻黃河,忘卻古城。

用記憶的手撫摸自己的童年,在與貓狗的親情中和善良可愛的活物身上,交織出希望與失望、歡欣與感傷的人生回憶,並賦予活物以靈性,通過它們表現人性,是《透過活物看人生》的主題。自幼喜歡捉弄活物、親近自然的蕭乾,總能在純真自由的活物身上悟出人性的道理。叫“花兒”的貓,叫“黑兒”的狗,讓他感到過一種可貴的品德,蜻蜓和蝴蝶纖細的腰肢,好看的色彩,最早培養起他的一點審美意識。最具諷刺意味的是,他從活物的天性裏覓出了人類的弱點。他說很晚很晚他才明白一個道理,對活物不可任意擺弄。最仁慈莫過讓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鼓勵它們去鬥自己的同類,剝下它們的皮去裝飾牆壁,其殘酷並不亞於把它們的後腿剁下來飽餐一頓。這何嚐不是講給人類自己聽的。人類製造的戰爭,政治風暴中喪失人性的自我毀滅、自相殘殺,那殘酷要遠遠超出剁去青蛙的後腿。

他早年在不少小說裏,以詩的筆調寫過許許多多可愛的小生靈,其實那些都是一顆顆單純澄澈的靈魂。如《蠶》、《俘虜》、《小蔣》、《花子與老黃》等。讀《透過活物看人生》,總令我耳畔縈繞起意大利作曲家維瓦爾地那首著名的《四季》大協奏曲,我仿佛看到所有的活物都在這優美的音樂節奏裏跳起了歡快的舞蹈,那是它們自己的節日。人類能有自己自由的節日嗎?

《在十字架的陰影下》稱得上行文漂亮、瀟灑俊逸,他把自己同基督教的感情淵源用詩一般的語言和盤托出,既流露出他人性化的宗教思想,本身也帶著強烈的宗教情感,並打上了基督教文化影響的烙印。他從心底一直希望把人格化了的上帝與純美的自然結合起來。那該是多麼美妙的境界。

《跑江湖采訪人生》則像史詩一般追憶了他作為旅行記者采訪人生的壯麗生涯。它真實記錄了一個篤愛新聞事業的老報人艱辛的成長奮鬥曆程。他以記者的正義感和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情懷,用一管真誠的筆飽蘸心血寫下了勞動人民的悲痛疾苦,為冤獄者伸張正義,真實觀照反映出民不聊生的舊中國急劇動蕩的社會生活;寫下了歐戰風雲中的壯觀場麵和體驗思考,洋溢著執著的愛國情懷。他深刻地站在曆史交彙點,從文化學的角度對人類生活的許多層麵,諸如戰爭、政治等,進行哲學高度的評判,令人受益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