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論語》中的敬業樂業精神(2)(2 / 2)

他挑選任何他願意談的題目。當他好好發揮完之後,將軍就總問他一些問題,結果每每將他問得直冒冷汗。終於他開始明白:自己自認為懂得很多的那些東西,其實自己懂得很少。結束談話時,將軍問他在海軍學校學習成績怎樣。他立即自豪地說:“將軍,在820人的一個班中,我名列59名。”將軍皺了皺眉頭,問:“你竭盡全力了嗎?”“沒有。”他坦率地說:“我並不總是竭盡全力的。”“為什麼不竭盡全力呢?”將軍大聲質問,瞪了他許久。此話如當頭棒喝,給卡特以終生的影響。此後,他事事竭盡全力,力求盡善盡美,後來成為美國總統。 做人如此需要竭盡全力,做事當然也應如此竭盡所能,隻有這樣才能接近盡善盡美。其實,做事也就是在做人。 有人問一家餐館老板成功的秘訣。他說自己得益於在一家歐洲大飯店的廚房工作的經曆。在那裏,他學到了成功的關鍵是竭盡全力把一切做得盡善盡美,不管是複雜的主菜,還是簡單的附餐。他說:“如果你做法式炸薯條,就把它做成世界上最好的法式炸薯條。”隻有全心全意、盡職盡責才能獲得盡善盡美的效果,而這些正是敬業精神的基礎。一個人如果沒有職責和理想,生命就會變得沒有意義,而沒有意義的人生,是一種被浪費了的人生,等於白到世上走一遭,這是相當可惜的。所以,隻有竭盡全力把工作做到最好,你的人生才會變得更有意義。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是否也是這樣高標準嚴要求呢?沒有哪個人的成功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也沒有哪個人付出了耕耘卻沒有收獲!我們每個人都要相信上蒼在這個問題上無比公正,誰對自己的工作傾注得心血多,誰將看到命運女神對他的微笑。我們自己也可以這樣輕聲地問一句:難道身邊人的成功是因為他的運氣好?抑或是他的天賦好?這樣的理由當然不能說服自己,他比我們付出了更多的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所以他成功了,而我們卻還籍籍無名。當我們更多次地叩問自己,就會發現對工作抱著盡善盡美標準其實是為了我們自己的生存。一個人能做到讓自己盡善讓工作盡美,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也許就接近了儒家的“人”,這樣我們也就成“人”了。

員工思索

1. 你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嗎?

2. 你是如何理解“不求卓越,但求完美”這句話的?

享受專注工作的快樂

典籍原文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

經典導讀

《論語》中記載過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這種陶醉的感覺讓孔子接連三個月吃飯感覺不到肉的滋味。這是何等的專注?!孔子還說過自己:“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一個人每天做事那麼專注,還感到無限的樂趣以至於都感覺不到自己快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