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亡猶北麵,降者盡羞慚。忠誠的故事數不勝數,因為忠誠而留名青史的人更是不計其數。無論是蘇武牧羊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都是對忠誠的最佳演繹。如果沒有這一份對忠誠精神的固守,我們或許後來都不會聽說過他們的名字。在我們身邊,不乏有誌存高遠的人,但同時也有一些人常常立誌,但從不立長誌,在工作中,他們知難逃脫,推卸責任,視忠誠為兒戲,他們玩忽職守,恣意放縱自已,不會把忠誠當成人生的義務。擁有這樣工作態度的人,沒有自己的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更沒有為工作奉獻的可貴精神。有這樣一則寓言:小狗聰聰到處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卻毫無所獲。他垂頭喪氣地向狗媽媽訴苦說:“我真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沒有一家公司肯要我。”狗媽媽奇怪地問:“那麼,蜜蜂、蜘蛛、百靈鳥和貓呢?”聰聰說:“蜜蜂當了空姐,蜘蛛在搞網絡,百靈鳥是音樂學院畢業的,所以當了歌星,貓是警官學校畢業的,所以當了警察。和他們不一樣,我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學憑。”狗媽媽繼續問道:“還有馬、綿羊、母牛和母雞呢?”聰聰說:“馬能拉車,綿羊的毛是紡織服裝的原材料,母牛可以產奶,母雞會下蛋。和他們不一樣,我是什麼能力也沒有。”狗媽媽想了想說:“你的確不是一匹拉著戰車飛奔的馬,也不是一隻會下蛋的雞,可你不是廢物,你是一隻忠誠的狗。雖然你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本領也不大,可是,一顆誠摯的心就足以彌補你所有的缺陷。記住我的話,兒子,無論經曆多少磨難,都要珍惜你這份忠誠。”小狗聰聰聽了狗媽媽的話,使勁地點點頭。終於,小狗聰聰不僅找到了工作,而且當上了行政部經理。鸚鵡不服氣,去找老板獅子理論,說:“聰聰既沒有學曆,也不懂外語,憑什麼給他那麼高的職位呢?”獅子回答說:“很簡單,因為他很忠誠。”這雖然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寓言,但是它依然能夠反映出人的世界和人類生活的縮影。忠誠之人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不畏艱難,誌存高遠的生活態度。忠誠的人永遠把“生,有益於當時,死,聞達於後世”作為評判自己的標準。
如果我們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同樣也會發現忠誠的人多半“有義氣”,為了朋友兩肋插刀。當然,為了公司的整體利益,他們一樣能夠做到盡職盡責。這樣員工心中有著大局觀,他們不會為了一己之利而棄公司利益於不顧。比爾,蓋茨曾發出過這樣的感歎:“這個社會不缺乏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缺的是既有能力又忠誠的人。相比而言,員工的忠誠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更重要,因為智慧和能力並不代表一個人的品質,對企業來說,忠誠比智慧更有價值。”
員工思索
1. 對於“忠誠是一種價值”這句話,你怎麼理解?
2. 能力與忠誠之間有什麼關係?
牆頭草為什麼長不成參天大樹
典籍原文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
經典導讀“風吹牆頭草,一吹兩麵倒。”此話是對兩麵派的人的概括。看看孔子是怎麼分析牆頭草型的人: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壞人,而成就有道之人,怎麼樣?”孔子回答說:“你是治理政事,為什麼要用殺人的辦法?你要是想做好事,百姓也會跟著做好事的。君子的品德好比是風,小人的品德好比是草,風吹到草上,草就會隨風而倒。” 牆頭草為什麼長不成一株參天大樹?一個人的成功固然有很多因素,比如才華、機遇、人際關係等,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品德的重要。牆頭草的形象是對小人的寫照,他們不會考慮到公司,而永遠隻關注到自身的利益。所以當外部充滿誘惑時,他們很難堅持自己的原則,就像是牆頭草一樣隨風而走,而他的風向就是利益。莫新是一家企業的業務部副經理,剛剛上任不久。他年輕能幹,畢業短短兩年能夠有這樣的成就也算是表現不俗了。然而半年之後,他卻悄悄離開了公司,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離開。莫新在離開公司之後,找到了他原來公司關係不錯的同事曹遠。在酒吧裏,莫新喝得爛醉,他對曹遠說:“知道我為什麼離開嗎?我非常喜歡這份工作,但是我犯了一個錯誤,我為了獲得一點兒小利,失去了作為公司職員最重要的東西。雖然總經理沒有追究我的責任,也沒有公開我的事情,算是對我的寬容,但我真的很後悔,你千萬別犯我這樣的低級錯誤,不值得啊。”曹遠盡管聽不甚明白,但是他知道這一定和錢有關。後來,曹遠知道了,莫新在擔任業務部副經理時,曾經收過一筆款子,業務部經理說可以不下賬了:“沒事兒,大家都這麼幹,你還年輕,以後多學著點兒。”莫新雖然覺得這麼做不妥,但是他也沒拒絕,半推半就地拿下了5 000美金。當然,業務部經理拿到的更多。沒多久,業務部經理就辭職了。後來,總經理發現了這件事,莫新再也不能在公司呆下去了。曹遠看著莫新落寞的神情,知道莫新一定很後悔,但是有些東西失去了是很難彌補回來的。莫新失去的是對公司的忠誠,莫新還能奢望公司再相信他嗎? 一個員工對公司不忠,甚至出賣公司的利益,是最大的罪責。沒有任何老板願意為一個私欲過盛的員工墊付成本。忠誠是責任的底線,你對別人忠誠,別人才會對你忠誠。當今社會,到處都充滿誘惑,而誘惑對一個職場中人來說,是一個陷阱,也是一種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