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隻有危機感強烈的人才能生存(1)(2 / 2)

一位著名的企業管理谘詢專家在授課時曾提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廣州一家電製造有限責任公司曾發生過這樣一起管理“事故”:3號車間有一台機器出了故障,經過技術科的工作人員檢查,發現原來是一個配套的螺絲釘掉了,怎麼找也找不到。於是,隻好去重新買。可是根據公司內部規定,必須先由技術工作人員填寫采購申請,然後由上級審批,之後再經過采購部部長審批,才能由采購員去采購。

可是,問題又出現了。市內好幾家五金商店都沒有那種螺絲,采購員又跑了幾家著名的商場,也沒有買到。

幾天很快就過去了。采購員還在尋找那種螺絲。可是工廠卻因為機器不能運轉而停產。這還得了,於是,公司的其他管理者不得不介入此事,認真打聽事故的前因後果,並且想方設法地尋找修複的方法。

在這種“全民總動員”的情況下,技術科才拿出機器生產商的電話號碼。於是,采購員就打電話問哪裏有那種螺絲釘賣。對方卻告訴他你們那個城市就有我們的分公司啊。你去那裏看看,肯定有。

半個小時後,那家分公司就派人上門送貨來了。問題解決的時間就那麼短。可是尋找哪裏有螺絲釘,就用了一個星期,而這一個星期公司已經損失了上百萬元。

很快,工廠又恢複了正常的生產運營。在當月的總結大會上,采購科長將這件事情又重新提了出來,他說:“從這次事故中,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公司某些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不強。從技術科提交采購申請,再經過各級審批,到最後采購員采購,這一切都沒有錯誤,都符合公司要求,可是事情卻造成這麼重大的損失,問題在哪裏?竟然是因為技術科的工作人員沒有寫上機器生產商的聯係方式,而其他各部門竟然也沒有人問問。”

就因為這麼一個小小的電話號碼,實實在在地阻礙了生產,為公司造成了上百萬元的損失!

由此可見,工作之中無小事。一個商標的脫落可以讓導彈發射失敗,一顆螺絲釘能夠為企業造成上百萬元的損失。我們工作中一係列的麻煩頻頻出現,一連串的失誤勢必在某一天釀成大禍。排除掉一些偶發的重大事故與損失,存在於日常工作中的馬虎輕率更是不勝枚舉。企業中,技術人才對專業技術工作不求進取,馬馬虎虎,得過且過,對存在的技術問題懶得思考,對遺留的技術隱患不去克服,沒有刻苦鑽研的學習精神;營銷人員總想著公司做大規模的廣告,不好好地做經銷商的工作,做事不精益求精,隻求差不多。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疏忽往往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重大隱患。

《韓詩外傳》卷八二十三章說:“官怠於有成,病加於小愈,禍生於懈惰,孝衰於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易》曰:‘小狐汔濟,濡其尾。’《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是說,做官的懶怠是在有政績時開始,疾病往往是在稍好轉時加重,禍患是在懈惰時發生,對父母孝敬衰退是在娶妻後出現。這四種轉化提醒人們,要小心謹慎,務要保持最終和開始時一樣。《周易·未濟卦》說:“小狐狸是在快要渡過河的時候,它才濕了尾巴。”《詩經·大雅·蕩》說:“開始時都好,結果很少有好的。”所引用的話意在說明,在開始時好是因謹慎,最後出問題是因疏忽了。

因此,無論我們在公司處於什麼樣的職位,無論公司的發展是“順勢”還是“逆勢”,都要以一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將身邊的每一個危機都扼殺在搖籃中。千萬不可因為自己一時的疏忽大意為公司的發展種下陷患,要時常警惕自己慎終如始。

員工思索

1. 有人認為“戰戰兢兢”的心態對工作不利,你對此怎麼看?

2. “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亮的態度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微軟距離破產隻有18個月”

典籍原文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經典導讀“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中將此句引解為“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在順境中不懂得培養憂患意識,那麼他離真正的憂患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