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國會負責調查豐田召回事件的三個委員會全部125名議員中,有四成在過去10年間接受過豐田的政治捐款。《紐約時報》的報道稱,在過去5年裏,豐田花費了大約2500萬美元遊說美國政府,是外國汽車生產商中的第一大戶。今年(2010年)2月下旬的聽證會前,豐田同時雇用了5家公關公司專門處理危機公關,聘請的公關專家包括前總統克林頓和小布什的白宮顧問、前白宮發言人、戈爾的高級顧問和希拉裏的總統競選媒體負責人等。為了進行更加有效的公關,豐田甚至直接雇用兩名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前官員來打理與該部門的關係。
豐田章男顯然沒有弄明白事情的輕重,這一次,美國人是玩真的。最終,美國人逼迫他跨越太平洋,到華盛頓接受審判。
實際上,豐田章男隻要稍微再聰明那麼一丁點兒,就應該做出明智的選擇:早點承諾將美國人想要的全球市場份額乖乖讓出來,雙手交給剛剛重組的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這芝麻綠豆的事兒就遮掩過去了。
豐田章男顯然沒有立刻領會到美國人的意思,於是他被反複敲打,看著電視上他垂頭喪氣的樣子,簡直讓人直皺眉頭。而反過來,當我們看到美國人精心安排下的劇本,實在是打心眼裏感到佩服得五體投地。其操控輿論、製造悲情、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情緒的能力已臻化境:一邊是聲淚俱下哭天喊地的受害者,一邊是皺著眉頭以沉默消極對抗的豐田老總;一邊是血淋淋的事實,一邊是傲慢不肯認罪的資本家——多麼鮮明的對比!
豐田章男到底不是笨蛋,最後他終於明白過來,於是,美國人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作為“回報”,他得到了平反:2011年2月,美國交通運輸部部長拉胡德宣布,經過長達10個月的調查,發現豐田汽車的電子控製係統沒有問題,豐田汽車是可以安全駕駛的。消費者投訴的自動加速問題,絕大多數是駕駛者操作失誤造成的,和汽車本身並沒有關係。
可以猜想得到,這一紙公文的背後,是那被《紐約時報》曝光過的2500萬美元的數字現在又會大幅增加了。
換句話來說,美國政府確認,一年前,豐田章男眼含熱淚為之道歉的錯誤,是根本不存在的;美國政府確認,在美國國會出庭做證的那位聲淚俱下的受害者,根本就找錯了加害人;美國政府確認,整個鬧劇中,最值得可憐的人,是那個被號稱自由、公正、非官方的媒體和美國官方刻意製造成傲慢的、惹人討厭的角色——豐田章男。
華盛頓的意思很清楚了,一切相關的外國政府及其企業,都須得為美國公司讓出市場,否則豐田就是他們的活榜樣。
眼見得這幾件事要麼做好了,要麼有了眉目,美國人心情忽然變得非常美好,於是派人去找印度人,請他們幫忙做那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印度人猶豫了很久。
正在這時候,忽然一聲巨響從東方傳來,打斷了思考者的思路。
很快,事情就登上了報紙:2010年1月11日,中國使用一枚反衛星導彈擊落了一枚目標彈,隨即宣布“陸基中段反導‘技術試驗’取得了成功,攔截導彈在大氣圈外通過撞擊摧毀了靶彈”。
每個人都明白,這款反衛星武器正是中國版的導彈防禦係統的組成部分。印度人心裏更加明白,自己手裏的核武器(如果印度人真的能打出去的話)以及美國人新塞過來的那些東西用不上了。
美國人也立馬明白了,印度人和那個“在南亞方向複製打擊歐元模式”的計劃是用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