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科幻(2 / 2)

在當今這個科技時代,整個社會生活正出現許多全新的力量,而現行的主流文學觀念的基礎,是前工業社會成型的文化曆史觀,於是,日漸失去激情與活力也就理所當然。主流文學作家在表現農村題材與曆史題材時能顯出大家氣度,遊刃有餘,而一進入現代都市題材就單薄蒼白,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科幻文學,雖然在中國也有了相當的曆史,但呈現出的麵貌,還是任何事物在初創時期那種典型的情形:富於激情又幼稚單薄,才情勃發卻沒有最好的表達,準備承擔發展的責任卻又患得患失。這非常像一個處於變聲期的男孩子。但是,我們都看到了最好的文學要素:瞻望未來時的浪漫,觀照當下生活的激情,對社會生活中科技力量的全新作用的敏感。所有這一切,是世故的主流文學界像老年人流失鈣質一樣正在流失的啊!

技術時代的文學,日益技術化,但核心卻是早先的曆史觀,是早先的道德感,是早先那種一國、一族、一村落的文化視野。

而科幻是整個地球、整個宇宙,是一切過去與未來,是所有生命與智慧的舞台。我相信,科幻文學在中國,將日益壯大。因為,中國要走向明天,中華民族要與全世界所有民族一起進入未來,一種對瞻望未來圖景、係念明天生活、關懷明天情感的文學,必然生機無限。所以,相比起我一己的成功創作,我有理由相信,一個維持著更多讀者,包含了一個數量眾多的作家群體的創作實績,也包含著我們這些雜誌編輯更多心血、更多深謀遠慮的《科幻世界》是一個更值得投身其中的事業,自己能在其中為她的日益成熟、為她的健康發展盡心盡力,是一個更值得驕傲的實績。

在科幻文學中,由於把科學技術的變革所引起的或可能引起的變化作為主要關注對象,所以,其中描述的事件,其重要性往往超出個人與社會。科幻不隻是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還是一個巨大的意義空間,這種巨大的可供探尋的空間,必然引起主流作家的強烈興趣。我想,隨著對科幻文學這種樣式的認識逐步加深,必將有藝術上更具創造力、更多思考人類現狀與發展的主流文學作家涉足科幻創作。

而中國日益壯大的科幻文學讀者群,也勢必吸引更多主流文學作家的加入。

我熱愛科幻文學,並指出主流文學界的一些局限,那是放在一個比較抽象的層麵來談。這種比較所體現出的科幻文學具有的優勢,還有待於所有有誌於科幻文學事業的人們來共同推動。如果放在現實環境中來考察,不管是從受眾的接受麵,還是作家的藝術才能與創作實績上,科幻文學與主流文學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我們對明天、對未來前景感到樂觀,但沒有足夠的努力,沒有足夠多優秀的人來擔負使命,憧憬中的明天絕不會到來。幻想中可以有無數個未來,而真正的未來到來時,卻隻有一種,那麼,她是我們想象當中那個最好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