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看到那個令人不安的地方,一片野燕麥,以極其莫名其妙的方式移動,它似乎是被一陣風攪起來的,這陣風不但使野燕麥彎曲,而且還壓住了它,使它不能再站起。野燕麥倒下的痕跡正在緩慢地延伸,而且徑直地向我們移過來。”
這是科幻作家安布羅斯·比爾斯寫於1918年的成名作中的一段,小說就叫《該死的東西》。甚至享有盛名的莫泊桑也寫過一本叫作《赫爾拉》的類似題材的小說。把這種描繪與別的神秘小說區別開來的,是小說家從一開始就未將其當成神跡,而是在其中追尋另類生命的秘密。從而成為科幻小說中此類題材的開端。
比爾斯不可能解開這個秘密,他本人最後在墨西哥神秘失蹤,連他自身生命消失的事件也成了一個難解之謎。
自古以來,人們就願意相信另類生命的存在,隻因為科學尚未提供更為廣闊的視野,就隻去猜度身邊的世界。連已經發端的科幻小說也概莫能外。比爾斯這段文字中,已經透露出另類生命帶給我們的基本感受:神秘、不安卻又難以抑製地好奇。其實,早在這個已經日漸被人遺忘的比爾斯之前,科學的探尋已經把科幻作家的視野引向了星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