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大自然生命的奧秘,尚有待自然科學家去探索。
來自地獄的蛇
有
幾張照片登載在巴西鄉間的報紙上,說明亞馬孫叢林中的確存在巨型蟒蛇。一張是正麵照片,照的是一條長39米、重5噸的蛇,是在曼納奧附近打死的;另一張是快照,據說是一條長30米的死蛇順流漂到亞馬孫河口;第三張描述的是一條29米長的巨蛇,是在內格羅河岸上打死的。
在南美人獸難行、密不透風的熱帶雨林中,據說隱藏著巨大的同樣引發人類感興趣的未知動物。
在有關南美神秘動物的報告當中,最出名的是講遭遇巨蛇的。亞馬孫早已經是已知最大蛇種森蚺的家園,那是一種半水族的爬行動物,它主要在遍布雨林的河道內覓食,已知可以長到9米長。
可是,這個尺寸與據說在巴西和委內瑞拉很多未被深知的地區裏麵生長的巨蛇相比,真可謂是小巫見大巫。
很多人知道,也的確可想而知,野外的活物極難知道它們的尺寸。
如果是蛇,就更困難了,因為蛇一般是盤在一起的,或者是在平麵水平方向上波動前進的。的確,在這樣的情形當中,未經訓練的眼睛是很容易將尺度百分之百準確地度量出來的。
可是,就算我們將每一份活體巨物的報告排除在外,剩下的報告就都是關於死動物的,這些動物多少都有準確的測量,有的也長到驚人的程度。
著名的英國探險家帕西·富塞特1907年就做了這麼一次觀察。
當時,他在馬托哥羅索的邊境地區進行探險活動。他的獨木船順著亞馬孫叢林深處的裏奧阿班納河漂流。“這時候,幾乎就在船底下,出現一個三角形的頭,還有數英尺波動前進的身體。那是一條巨型森蚺。因為那動物開始往岸上遊了,我就跳起來拿步槍,沒怎麼瞄準就將點44口徑的軟頭子彈朝它的脊椎打出去,就在離它那擺來擺去的頭3米遠的地方,此刻,一陣大浪洶湧,船底受到撞擊,劇烈震蕩起來,就好像船已經開到某種障礙物上了一樣。
“我用極大努力才說服印第安船手將船往岸邊劃去……我們踏上岸,小心地接近那條巨蛇。”
“蛇身體還在動,就好像一陣陣風在湖麵刮過一樣。到可以測量的時候,水麵以外的部分有13.7米,水裏麵的部分有5.18米,總長18.9米。”
“對於如此碩大的長身動物來說,其身體倒不粗,不到30厘米粗,可是,它有可能很久沒有吃到東西了。我想去割下一塊皮,哪知這野獸根本沒有死,它的身體突然間隆起使我們嚇了一大跳。一陣極濃烈的氣味從它身上冒出來,也可能是它的呼吸,有人相信,那種氣體具有麻醉效果,先是吸引獵物的注意,然後使獵物癱瘓。有關這條蛇的一切都是令人不快的。”
富塞特的報告如此不同尋常,當時竟引起人們的批評。可是,由於他消失掉了,就是在1925年的一次探險活動中神秘而且永久性地消失了,現在就無法再去證明什麼東西了。可是,1947年,一位法國人塞爾日·波納卡斯支持他的報告。
那年,他參加了一支探險隊,探索中阿拉爪亞河,並與沙萬特印第安人建立了聯係。波納卡斯的探險隊橫穿兩條支流,在裏奧曼索和裏奧·克裏斯達利帶河之間的沼澤地,發現了一條在草叢中睡著的森蚺。
成排步槍一齊開火,打死了那隻怪獸,用繩子測量後發現,身長為21~22.5米。不幸的是,當時沒有人意識到他們所殺死的東西的意義,也沒有人想到要保存它的一小塊骨頭或者一小片肉,更沒有人去拍它的照片。
有4張照片登載在巴西鄉間的報紙上,說明亞馬孫叢林中的確存在巨型蟒蛇。一張是正麵照片,照的是一條長39米、重5噸的蛇,是在曼納奧附近打死的;另一張是快照,據說是一條長30米的死蛇順流漂到亞馬孫河口;第三張描述的是一條29米長的巨蛇,是在內格羅河岸上打死的;最後一張描述一條據說長約34.5米的蛇,據說是在一個廢棄的古堡裏用500發機關槍子彈打死的。
不過,所有照片的價值都非常有限,因為沒有哪一張達到有說服力的尺度。
複活的絕跡動物
袋
狼科動物在塔斯馬尼亞存活了相當長的時間,可是,這種動物被英國早期的殖民者瘋狂殺滅,因為英國人認為,這種動物對他們的羊群是個巨大的威脅,到1910年,這種動物在野外就很少見到了。最後一隻確認的樣本是1933年在弗羅倫泰穀抓到的,3年之後死在霍巴特動物園,1936年,這種動物就被宣布“可能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