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 2)

(4)紅卍字旗當時軍閥王芝祥等用佛教慈善團體的名義所組織的世界紅卍字會的會旗。

(5)陳西瀅在《現代評論》第三卷第六十八期關於三一八慘案的《閑話》中,誣蔑死難的女師大學生楊德群說:"楊女士湖南人,......平常很勤奮,開會運動種種,總不大參與。三月十八日她的學校出了一張布告,停課一日,叫學生們都去與會。楊女士還是不大願意去,半路又回轉。一個教職員勉強她去,她不得已去了。衛隊一放槍,楊女士也跟了大眾就跑,忽見友人某女士受傷,不能行動,她回身去救護她,也中彈死。"但事實上,當日女師大並未"叫學生們都去與會",而是學生自治會向教務處請準停課一日。《現代評論》第三卷第七十期(一九二六年四月十日)登有女師大學生雷榆、李慧等五人給陳西瀅的辯誣信,說明楊德群平時"實際參與種種愛國運動及其他婦女運動",當日與同學們一同出校,"沿途散發傳單,意氣很激昂",揭穿了陳西瀅造謠惑眾的險惡用心。

(6)"直接或間接用蘇俄的金錢"等,是陳西瀅誣蔑當時文化教育界進步人士的話。他在《現代評論》第三卷第七十四期發表的討論"節育問題"的《閑話》中說:"家累日重,需要日多,才智之士,也沒法可想,何況一般普通人,因此,依附軍閥和依附洋人便成了許多人唯一的路徑。就是有些誌士,也常常未能免俗。......他們自己可以挨餓,老婆子女卻不能不吃飯嗬!就是那些直接或間接用蘇俄金錢的人,也何嚐不是如此。"

(7)山格夫人(M.Sanger)通譯山額夫人,美國人。自一九一四年起,她從新馬爾薩斯主義的觀點出發,積極提倡節製生育運動。一九二二年四月曾來我國從事宣傳。

(8)"有些誌士"指那些反對節育宣傳的人。如一九二四年五月五日《晨報副刊》載署名懷素的《五千年之黃帝子孫從此絕矣》一文,曾引用安徽省立第二師範學校校長胡晉接的講演辭,其中說:"最新潮流之結果,果如何乎。吾一推究之,不禁毛發森然,不寒而栗。蓋其結果,乃一極凶之現象,即’家破種滅國亡’是也。""而又有山額夫人之製育方法,製育藥品,以為其助緣。此種新文化,如不能普及,則亦幸耳。多普及一人,即滅此一人之種。多普及一家,即滅此一家之種。若真普及全國,恐五千年之黃帝子孫,從此絕矣。"

(9)關於教育部和教育界為"蘇俄的金錢"發生糾葛,一九二六年五月中旬,北洋政府教育部以首都教育經費困難,特向俄國退還庚子賠款委員會借撥十萬元,並擬將此款按照預算平均分配給北京國立大學、公立中小學、教育部及其分設機關。而當時北京大學等國立九校教職員則反對這種分配方法,認為此款隻能用於北京專門以上學校,因而和教育部發生糾葛。

(10)清末,我國北方爆發了以農民、手工業工人為主的反對帝國主義的義和團運動。他們采用落後迷信的組織方式和鬥爭方法,設立拳會,練習拳棒,因而被當時統治階級和帝國主義誣蔑為"拳匪"。義和團開始提出的口號是"反清滅洋",後來一些領導人把口號改為"扶清滅洋"。一九○○年(庚子),俄、德、美、英、法、日、意、奧八個帝國主義國家組織侵華聯軍,殘酷地鎮壓了義和團運動,並攻占北京,迫使清王朝於一九○一年九月簽訂了賣國的《辛醜條約》,索取四億五千萬兩白銀的巨額賠款,這就是所謂"庚子賠款"。十月革命後,蘇俄政府決定退還"庚子賠款"中尚未付給的部分。參看本卷第271頁注(10)。

(11)大師兄義和團中較小的頭領。義和團練拳,約以二十五人為一團,每團立一頭領,稱為大師兄。

再來一次去年編定《熱風》時,還有紳士們所謂"存心忠厚"之意,很刪削了好幾篇。但有一篇,卻原想編進去的,因為失掉了稿子,便隻好從缺。現在居然尋出來了;待《熱風》再版時,添上這篇,登一個廣告,使迷信我的文字的讀者們再買一本,於我倒不無裨益。但是,算了罷,這實在不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