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在絕別中新生
她和愛人的愛,來之不易,那是上天賜予的緣分。
她來自貴州,和所有布依族女子一樣,有著高挺的鼻梁、深陷的眼窩和黝黑的肌膚。即便絕症纏身,也遮不她那份源自天然的清純與美麗。他是廣東河源人,憨厚正直的一個漢子,有著善良而美好的願望。是緣,千裏一線牽,讓他們在打工的深圳相識相戀,並相扶相攜,走上愛的紅地毯。
她有著布依女子典型的性格,為人爽直,脾氣倔強。愛人說:“我從來沒見過你這麼強的人!”她反問:“那你為什麼還愛我?”他說:“我來到這個世上,就是為了等你。不愛你,我愛誰去啊?”於是,手牽著手,深情地凝視。她說:“我給你生一個可愛的寶貝好不好?把我們倆最美好的一麵傳下來。”他說:“好。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有大出息的。”
對於一個35歲的女人來說,生孩子是一件莊嚴,同時又伴生著危險的事情。殷殷期待中,孩子終於會在她肚子裏踢媽媽。她輕輕地罵:“小祖宗,你能不能輕點,把媽媽踢疼了。”問姐妹,問親友,孕婦哪有這般疼痛呢?愛人急急忙忙帶她去醫院檢查,結果讓她很吃驚,更讓她愛人坐立不安,茫然不知所措。
懷孕六個月的時候,她被檢查出患有惡性腫瘤。
立即治療,是最好的辦法,等到擴散了,危險就更大了。事不於遲,愛人立即安排她住院治療,然後去四處籌錢。當問及任何治療都會危及肚子的寶寶,她遲疑了,繼而,毅然決然地卷起包裹,出院了。
她要把自己的孩子安全地帶到人間,哪怕,用自己的命來換。令她擔心的是,怕自己苦撐不到孩子降臨的那一天,怕因為自己的病導致孩子也不健康。
每一天,每一時,她都懷著絕別的心情等待著,等待著孩子的降生。
2008年12月19日,他們的愛情結晶——“深貴”出生了,是個健健康康的大胖小子。此時,癌細胞已無情地擴散到她的全身,病理提示為轉移性腺癌。
在深圳市人民醫院腫瘤科304病房,她每天忍受著背後鑽心的疼愛。最好的鎮痛藥不是杜冷丁,而是給孩子喂奶。她癡癡地看著兒子閉著雙眼,撅著小嘴,拚命地吸著奶瓶,母性的溫暖與細微,全在這深情的注視中。後背太痛了,渾身沒有力氣,吃飯睡覺都覺得很難,她深知,自己看兒子,看一次少一次,注定在不久後,要與自己新生的兒子永別。
一個月後,作了六次化療的她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徹底作別了這個她眷戀的世界,黯然離去。她走後,愛人對繈褓中的兒子說:“阿貴,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你再高興也不許笑,因為你來得真的很不容易,是你媽媽用生命換來的,等你長大爸爸會告訴你這一切;如果你想哭,也不許哭,因為爸爸也不哭了。”
感動深圳,感動網絡,她成了一位從虛擬世界到現實社會,從民間到政府都關心和關注的母親。
絕別,新生,母愛,永生——讀到這則新聞後,我本能地想起了這麼幾個詞來。在孩子麵前,母親忍受了不堪承受的癌痛,更承受了絕別的苦痛。在孩子的新生中,母親得到永生。
母愛讓一個平凡的女人非凡,讓一個普通的女人,也有了英雄的夢想和能力——因為,在孩子麵前,母親可以放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她叫羅朝織。讓我們懷著崇敬之心,記住這個英雄母親的名字吧。
母親的新米
母親來了幾次電話,不放心地問我,家中是否有米了?我都謊答她,上次帶回的米還未吃完呢!其實,我們早已買米吃了。我之所以對母親撒謊,一是害怕如實回答母親,她會為我們送米進城,想想,一個六十開外的老人為城裏的的兒子送米,一二百斤的米袋途中搬運談何容易,再說,我們也於心不忍老人送米進城;二是擔心母親忙不開身不能送米進城,她會逼著我回家取米,長久缺少勞動的我,回家搬幾袋米進城,累得夠嗆煩事,不如去超市買二三十斤方便,再說常回家取米,被左鄰右舍取笑為“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