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要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1 / 1)

曾國藩說,越走向高位,失敗的可能性越大,而慘敗的結局就越多。在中國曆史上,有很多富有智慧的人,他們都選擇了在自己人生達到頂峰的時候,采取了放下,這不失是一種大智慧。

戰國時,範雎因向秦昭王獻遠交近攻的策略,深得昭王賞識,被升為宰相。後因他所推薦的鄭安平與趙國作戰失敗,使他意誌消沉。按秦國法律,隻要被推薦人出紕漏,推薦者也要受連坐處分。但昭王並沒問罪範雎,這使他心情更為沉重。

秦昭王為了刺激範雎再次振作起來,為國效力,便憂慮地對他說:“現在內無良臣,外無猛將,秦國的前途實在令人焦慮呀!”

範雎心中一震,他誤會了秦王的意思,感到非常恐懼。

恰好這時蔡澤來拜訪他,對他說道:“四季的變化是周而複始的。春天完成了滋生萬物的任務後就讓位給夏;夏天結束養育萬物的責任後就讓位於秋;秋天完成成熟的任務後就讓位於冬;冬天把萬物收藏起來又讓位於春天……這便是四季的循環法則。如今你的地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日子一久,恐有不測,而應讓位他人,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一席話啟發了範雎,便立即退位,並推薦蔡澤,繼任宰相。蔡澤就職後,也為泰國的強大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當他聽到有人責難他後,也明智地舍棄了宰相寶座而做了範雎第二,保全了自己的晚節。

範雎、蔡澤這一舉措不但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風度。哪怕你內心有一萬個不願意,但在危險麵前,隱身而退,不能不算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公元前5世紀,吳、越兩國為了爭奪霸業,互不相讓,相互對抗。後來,越王勾踐敗於吳王夫差之手,不得不逃往會稽山,忍辱負重與吳國談和。在幾經交涉後,吳國才答應讓勾踐回國。勾踐回國後一直記著所受的恥辱,臥薪嚐膽,立誓雪恥。20年後,終於滅亡吳國。而幫助越王成功的就是範蠡。範蠡不但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而且是一個理智的智者。

範蠡被任命為大將軍後,深知長久在得意之至的君主手下工作是危機的根源。勾踐這個人,雖然可以與他分擔勞苦,但不能與他共享成果。於是他便向勾踐表明自己的辭意。勾踐並不知道範蠡的真實意圖,於是拚命挽留他。但範蠡去意已定,搬到齊國居住。自此與勾踐一刀兩斷,不再往來。

移居齊國後,範蠡不問政事,與兒子共同經商,很快成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齊王也看中了他的能力,想請他當宰相,但他婉言謝絕了。他知道:“在野而擁有千萬財富,在朝而榮任一國宰相,這確實是莫大的榮耀。可是,榮耀太長久了反而會成為禍害的根源。”於是,他將財產分給眾人,又悄悄離開了齊國到了陶地。不久後,他又在陶經營商業成功,積存了百萬財富。可見範蠡才智過人,並具有過人的洞察力。他之所以離開越國,拒絕齊王的招聘,以及成功地經營事業,這些都在於他深刻敏銳的洞察力。

與範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曆史人物文種。文種也是越王勾踐的重臣,為打敗吳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功成名就以後,仍然繼續仕於越王。期間範蠡曾寫給他一封信,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長相,頸項細長如鶴,嘴唇尖突似鴉,這種人隻可以與他共患難,卻不能同享樂,你現在不離去,更待何時?後來文種稱病返鄉,但做得不夠徹底。他留在越國,其名仍威懾朝野,於是有人陷害他,誣蔑他欲起兵作亂。越王也有“走狗烹”之意,故而以謀反罪,將文種處死。

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奠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即是說:始終保持豐盈充滿的狀態,不如停止它;不停地磨礪鋒芒,欲使之光銳,卻難保其鋒永遠銳利。滿屋的金銀珠寶,很難永恒地守護住它;人富貴了就會產生驕奢淫逸的心理,反而容易犯錯誤。功成名就則應隱退,此乃天理。

雖然老子距我們已經有幾千年的時間了,但對現代人來說,他所提出的“功成身退”的退守策略,仍有一定現實意義。人們功成名就、官位顯赫後,晉升會停滯,人心會倦怠,業績也不會進展,應立即辭去高位,退而賦閑。否則,說不定會因芝麻小事而被問罪,遭到晚節不保的厄運。

人人都希望過著幸福富裕的生活,但又有幾個範蠡呢?隻知進,不知退,遭“文種之禍”者,又何止一人?曆史往往會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曆史上發生的故事也許會在生活中重演。因此,學些明哲保身之道,當是現代人為人處世的必要手段。

該走的時候,必須得走,該放下的時候,必須放下,如果猶豫不決,災難很可能馬上就降臨在你的頭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