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奸邪小人無所不用其極(2)(3 / 3)

高洋一聲令下,東魏宗室近親七百多人全部被殺,連嬰兒也不能幸免。

這個消息傳來,東魏的遠房宗族也恐慌異常,他們擔心殺戮最終也會降臨到他們頭上,一時人人自危,聚在一起商議對策。

元景安身為東魏遠房宗親,此時正擔任縣令之職。他為人陰險,自私自利,卻常常做出大度慷慨的模樣。此時此刻,他竟露出小人的麵孔,還聲淚俱下地說:“世道昏亂如此,我們又能怎麼樣呢?眼下惟有保命要緊,別的也顧不了許多了。”

眾人向他求問保命之法,不想元景安卻出口道:“皇上殘殺我等,無非是怕我們心念先祖再生異端。如果我們脫離元氏,改姓高氏,皇上定會龍顏大悅,對我等網開一麵了。此事雖說有些難為,可在此生死關頭,這是最好的保命之法,縱是難為也要為之了。”

元景安的堂兄景皓,為人光明磊落,一聽元景安之言,拍案而起說:“一派胡言!與其認賊作父、拋棄本宗,我寧可一死也不會這樣做的!大丈夫活得安然,死得其所,這樣生不如死,為人恥笑,縱是苟全性命,活又何益?”

元景安也不示弱,他狡辯說:“此乃權宜之計,保身之法,別人怎會知道我們的苦衷?你逞能愚頑,不計後果,硬充好漢,到頭來隻有死路一條。再說,世事已變,我們不變也是不可能的事,若是不思變通之計,惹來災禍也隻能是自己的事了。”

二人爭吵不休,最後元景安還氣極敗壞地向別人訴苦說:“元景皓這小子死到臨頭,還妄談高人,這不僅會害了他自己,也會害了我們大家,我要和他一刀兩斷,你們也別讓他給騙了,自送性命。”

這件事情發生後,陰險的元景安竟把景皓的話向高洋作了報告,不但如此,他還添油加醋地說景皓意圖造反,並請高洋嚴加懲治。高洋立即下令逮捕了景皓並把他處死,而元景安卻因為告密有功,不但被高洋賜予高姓,而且還加升了官職。

有人指責元景安這件事做得卑鄙無恥,但元景安卻振振有詞地說:“我這叫變通,如果我不懂得變通,和景皓一樣固執,我的下場也會和他一樣。你們願意說我什麼就說我什麼吧,反正對我又沒有什麼損害。”其醜惡嘴臉暴露無遺。

6玩弄陰謀是小人慣用的伎倆

奸佞小人想為所欲為,往往先想辦法封住眾人之口。大家懾於他的淫威,不敢說話了,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趙高原本是秦廷宦官,在胡亥執政的三年間成為炙手可熱、權傾朝野的核心政治人物。他的行為極大地影響了秦朝的政治走向,激化了原有的社會矛盾,把秦國推向了滅亡的絕地。

趙高出身於趙國一個貴族之家,後來家境沒落,隨父母流亡到秦國,因父母觸犯了秦律受到嚴懲,他也受牽連而被處以宮刑,淪為宮奴,在秦宮裏服雜役。

趙高對自己的“卑賤”地位一直耿耿於懷,總想出人頭地,改換門庭。他通曉法令獄律,憑著自己的小聰明,不久就贏得崇法尚刑的秦王政的歡心。秦王政滅掉六國,更名為“始皇帝”,趙高亦被任為“中車府令”,管理宮廷車馬,同時執掌秦朝的印符玉璽,為皇帝起草詔書命令,還兼任公子胡亥的師傅,給胡亥講授法律。為了取悅胡亥,趙高常常把宮廷機密要聞透露給胡亥,胡亥因而把趙高作為知己。

秦始皇很迷信於長生不老,為求得長生不老之術,他帶著丞相李斯、趙高和幼子胡亥,進行第五次巡遊。他祭祀完大禹又去尋找神仙乞求長生不老仙丹。百般折騰了好幾天,仍然一無所獲,就在返京路上身染重病而亡。

秦始皇臨死前,囑托趙高給遠在上郡監軍的大兒子扶蘇寫信,讓扶蘇趕快回鹹陽來料理喪事,並繼承帝位。可趙高忌恨扶蘇為人正派,便串通胡亥,脅迫丞相李斯,銷毀了秦始皇的遺命,偽造了一道詔書,逼使公子扶蘇自殺,硬是把胡亥立為秦朝的二世皇帝,他自己則被擢升為“郎中令”,成為秦朝中央政府九卿之一,執掌宮廷門戶,統率皇帝侍從,操縱了國家大權。

趙高假借二世皇帝之手,殺掉了多次大敗匈奴、在北方監修長城的傑出將領蒙恬和他的兄弟蒙毅等一大批對秦朝赤膽忠心的官員,還蠱惑胡亥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姐姐等皇室宗親好幾十人,弄得“宗室震恐”,“群臣人人自危”。

李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曾經出了很大力。秦始皇對李斯也非常信任,由客卿而升為廷尉,又由廷尉而升為宰相,成為秦朝的實權人物。可李斯有個很大的毛病,就是把個人的功名利祿看得十分重。他未出仕的時候,看見鑽在廁所裏的老鼠,吃的是糞便,還總是受到人和狗的驚擾,成天惶恐不安;而穀倉裏的老鼠,吃的是糧食,住的是寬敞的庫房,卻不會遇到人和狗的恫嚇,過得自由自在。他由此浮想聯翩,大發感慨,說:“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好像‘倉鼠’和‘廁鼠’一樣,完全是由所處的社會地位決定的。”他給自己立下的政治信條為:“地位卑賤,是莫大的恥辱;政治窮困,是莫大的悲傷。”趙高像一隻逐臭的蒼蠅,死死抓住李斯的這個弱點。秦始皇客死沙丘,他為了利用“丞相”這塊招牌,極力用功名利祿誘惑李斯,終於迫使李斯就範,上了賊船,成為他篡權陰謀活動的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