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時候的鼓山神晏禪師,是大梁(今屬河南開封)人。年少時隨衛州(今河南淇縣)白鹿山道規禪師出家,於嵩嶽受具足戒。此後參學於各方叢林,叩問過不少禪林大德,雖然懂得一些禪語機鋒,卻隻是皮毛知解,並不是真正的開悟。直到遇到雪峰義存禪師,在彼此機緣相契之下,豁然大悟,並得其心印。雪峰禪師圓寂後,神晏禪師應閩帥王延彬的禮請,遷住於福建鼓山湧泉禪院,闡揚宗風三十餘年,有“興聖國師”的稱號。
神晏禪師在雪峰禪師處參學時,有一天,雪峰禪師觀察到他悟道的機緣已經成熟,就在問答當中,忽然一把抓住他的手,逼問他:“你悟到的到底是什麼?快說,快說!”
刹那間,神晏禪師豁然開朗,感到虛空粉碎,忘卻身心,忘卻時空,他開口說:“不能說,不能說!”
過了一會兒,雪峰禪師又問他:“你有什麼不能說?”
神晏禪師說:“父親討後娘,不能說,不能說。”
雪峰禪師點點頭,拍拍他的背,為他印可說:“很好,世間又多一個自由自在的禪者了。”
養心法語
佛法,有的能說,有的不能說。能說的,你都懂,不能說的,說了你也不懂。所謂“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佛說的般若波羅蜜,誰能懂得?就是佛的種種譬喻,說的也不是真的般若本義,要非去相似的說法,即非般若波羅蜜,才能給它一個假名叫作“般若”。所以,禪師不是不會說,因為對於真理要悟,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覺得不能說,不能說,是最為親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