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草比花還重要2(3 / 3)

回到家中,她找出那兩本已翻得有些破爛的雜誌,翻到後麵那讓她無數次唏噓不已的幾頁,那上麵印著一些渴望救助的窮困孩子的簡單情況和聯係地址。她拿來一遝明信片,開始給那些散在遠方的孩子們,書寫自己心中的祝福。一詞一句,細細斟酌;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她像一個虔誠的修女,讓那一個個方塊字朝聖般地排列開來,仿佛在擺放一朵朵潔白的雪蓮花。

她從雜誌上那些簡短的介紹性文字裏麵,讀到了太多的艱難、苦澀、無奈、渴望和憧憬,她知道每一小段文字後麵,都藏著一個酸楚的故事。她多想幫一幫他們,給他們一縷溫暖,給他們一份欣慰,給他們的夢想插上翅膀……然而,她自己也是這座城市裏極為卑微的一員,卑微如一株被人近乎忽略的小草,每天都在忙碌地追趕著自己的溫飽,像一隻勤奮的螞蟻。

然而,除了輕輕地歎息,除了暗暗地流淚,她還是想為那些被貧困逼回家裏的孩子做些什麼。她想了又想,終於有了一個主意:給每一個孩子郵寄一張明信片,寫上關切的話語,寫上祝福的話語,讓他們感覺到,這個世界並非是冷漠的,生活也並非是暗淡的,還有人在乎他們的冷暖,還有人期盼他們幸福……她多麼希望,這些薄薄的明信片,真的會給一顆顆在窘迫中跋涉的心靈些許溫暖。

一張張明信片寫好了,她又一一按照雜誌上的地址核對了一遍,生怕她的心願無法抵達。

我不曾問過她後來怎麼樣了,但我相信:她那些如花的善意,一定會穿越萬水千山,會春風般地吹入那一顆顆渴望美好的心靈。

我曾經采訪過一位企業家,他生前曾捐助過近百位大中小學生,他們很少向他表達感激,當他患了不治之症,住進重症病房後,有不少當初受過他捐助的學生知道了,卻隻有三位學生打電話或到醫院去探望過他,其他的受助者似乎都忘卻了他,沒有給他送上一份關切,甚至當我追問一位受他幫助已讀完大學,找到工作的年輕人,為什麼不去看望自己的恩人,那位大學畢業生竟借口自己剛參加工作,太忙了,沒顧過來。

當我慨歎某些年輕人不懂得感恩時,已病入膏肓的企業家卻淡然道,不要責怪他們,當初伸出援助之手時,根本就沒有想過將來要獲得怎樣的回報。人生一世,有一些善美的花朵曾經綻開過,曾給人送去過美麗、送去過馨香,就足夠了。

我的心不禁一顫:原來,在歲月滄桑的枝頭上,那些善美的花朵,兀自綻開,兀自飄落,都那麼自自然然。唯此,才讓人們驀然回首時,內心陡生美好,如詩。

同樣幸福

那天,在商城的一間飾物精品屋,偶然撞見一件裝飾筆記本電腦的布藝品,先是驚訝創作者的慧眼獨具,竟想到要給電腦專門配一個漂亮的裝飾,繼而更讚歎創作者的慧心與巧手――看似普通的一塊棉布,就那麼簡單地裁剪幾下,再用五彩絲線編繪出簡潔、別致的圖案,看著賞心悅目,用起來方便、舒適。

真是一個構思奇妙的佳作。我毫不猶豫地一下子買了兩個,自己留一個,另一個送給愛好收集各類與眾不同的藝術品的好友巍子。

我在電話中向巍子興奮地報告自己的意外收獲,巍子笑著直誇獎我“挺有審美眼光的”,我得意地告訴他,那當然了,我好歹也算是一個作家,總得有些慧眼識物、識人的特別本領嘛。

“想認識一下它的作者嗎?”巍子突然開始吊我的胃口。

“當然想了,難道你認識?”我竟有些急切。

“豈止是認識啊?我們還可以稱得上是朋友呢,她就住在市郊我表妹家的後院,明天我就帶你去她那裏。”巍子的語氣裏透著驕傲。

“那好,我們明天就去拜訪你的這位藝術家朋友。”嘴裏答應著,我豐富的想象已開始輕舞飛揚了。

在路上,我驚愕地得知馬上要見到的是一個叫悠然的女孩,她今年20歲,因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縮症,她已被困在輪椅上15年了,現在腰部以下肢體僵硬得已沒有絲毫的感覺。

“真是一個不幸的女孩!”我不無同情地慨歎。

“她的確是一個不幸的女孩,可是,她一點兒也不比我們缺少幸福。”巍子眼睛裏流露著明顯的敬佩。

“哦,是麼?”我猜想著她的樣子,更急切地想見到她了。

悠然的小屋裝飾得像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各種精巧的飾物,被她錦心繡手地看似那麼不經意地一組合、一搭配,竟勝過了許多奇妙無比的天才設計。

坐在輪椅上的悠然,生了一張白淨的娃娃臉,烏黑的秀發上棲著一個紅色發卡。我們進屋時,她正在電腦前津津有味地欣賞世界田徑錦標賽轉播。

“你還喜歡體育節目啊?”從巍子那裏我得知她愛好廣泛,愛讀書、愛唱歌,喜歡繪畫,喜歡編織各類手工作品。

“還不是一般的喜歡呢,可以稱得上是酷愛了,幾乎所有的體育比賽,我都願意看。”她的眸子裏閃爍著真純的光澤。

“為什麼?”我有一點兒不解,因為她身體的與眾不同。

“因為我不能奔跑,不能跳高,不能跨欄,不能投擲……可是,我可以欣賞那些參與體育運動的人們,可以感受他們偉大的夢想、頑強的拚搏、收獲的喜悅以及痛苦的遺憾,看著他們幸福地運動著,我也同樣幸福。”悠然輕輕地給出了我意想不到的美好答案。

“同樣幸福”,多好的選擇啊――自己不能擁有,就欣然地關注他人的擁有,夢想著他人的夢想,快樂著他人的快樂,每一寸心田都綻放幸福的花朵,由此,簡單的小屋便連通遼遠而廣闊的世界,每個日子都灑滿了溫馨的陽光……抱著這樣的情懷,在人間行走,一生簇擁的,必然是綿綿無絕的幸福。

老師,我相信石頭會開花

因為先天的智障,方言曾被許多學校拒收,直到她12歲那年,遇到了熱心的趙老師,才成為那所鄉村小學一年級的學生。

方言在班級裏年齡最大,學習成績卻最差,許多很簡單的問題,她都不明白,有的學生背地裏叫她傻瓜,讓自卑的她聽了更難過了。

一次,趙老師在課堂上領著學生們做造句比賽,看誰造的句子精彩。同學們的興趣盎然,一個個不甘落後地晃動著聰明的小腦袋,造出了許多漂亮的句子,趙老師興奮地不住地點頭讚許著。

忽然,老師微笑的目光停在了一直沉默的方言臉上,熱情地鼓勵道:“下麵請方言同學給大家用‘相信’造一個句子,好嗎?”

方言站起來,吭吭哧哧了好半天,終於小聲地說出一個句子——我相信石頭會開花。

她的話音還沒落地,同學們便立刻笑成一團。這時,趙老師將一根手指豎到嘴邊,示意大家安靜。然後,他走到方言跟前,親切地撫摸著她的腦袋,大聲宣布:“方言造的句子最好!”

同學們馬上不服氣地跟趙老師爭論起來,他們七嘴八舌地辯解——不管什麼花,都隻能開在泥裏、水中、樹上等等,隻有方言那樣的傻瓜,才會相信石頭開花的。

“可是,我也相信石頭會開花。”老師慈愛的目光裏透著堅定。

“老師,您也相信?”同學們困惑地望著他們一向敬佩的老師。

“是的,事實會讓你們也相信方言說的沒錯。”趙老師走到黑板前,用紅色粉筆認真地寫下了方言的造句。

一個月後,趙老師把一塊滿是窟窿眼兒的石頭拿進課堂。同學們全都驚訝地張大了嘴巴——原來,那石頭上麵竟真的開著一朵同學們熟悉的小花,鮮豔得和窗台花盆中的一模一樣。

“同學們,方言說對了吧?記住——石頭也會開花的。”隨著趙老師的目光,教室裏響起了真誠而熱烈的掌聲,久久不息。方言也開心地笑了,笑得花朵一樣燦爛。

此後,盡管方言的學習成績依舊不好,但再沒有誰說她傻了,她跟同學們愉快地度過天真爛漫的小學時光。後來,方言成了一位很有名氣的童話作家,創作了許多漂亮的故事,感動過千千萬萬的讀者。

“沒想到,我隨意說出的一句話,趙老師竟然深信不疑,還千裏迢迢地托朋友弄來那塊火山岩,讓我和同學們堅信——隻要努力,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多年以後,談及往事,方言依舊感慨萬千。

是的,相信石頭會開花,就是相信奇跡會誕生。慧心的趙老師深深懂得——給每一顆幼小的心靈送上一份熱情的鼓勵,或許因此會挖掘出許多蘊藏的潛能,會照亮一個個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