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策略叫妥協38(1 / 2)

第五章 受得了委屈才能成大器 工作中不要斤斤計較

人們常說:“凡事不能不認真,凡事又不能太認真。”一件事情是否該認真,要看場合來定。

荷馬·克魯伊是個作家,以前他寫作的時候,常常會被紐約公寓熱水管的響聲吵得心煩意亂。他說:“後來有一天,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去露營,當我聽到木柴燒得很響時,突然想到,這些聲音多像熱水管的響聲啊!我為什麼會喜歡這種聲音,而討厭家裏的那種聲音呢?回到家以後,我就試著對自己說,熱水管的聲音就像木柴燃燒的聲音一樣好聽,然後我就埋頭大睡。剛開始那幾天,我還會留意熱水管的聲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們全忘記了。”

荷馬聰明地擺脫了一個小小的困擾,如果他一味地在這件事情上糾纏不休,最後不見得就能解決問題,還白白浪費了時間。

同事間你來我往,無法做到絕對公平,總是要有人承受不公平,要吃虧。倘若人們強求世上任何事物都公平合理,那麼,所有生物鏈一天都無法生存——鳥兒就不能吃蟲子,蟲子就不能吃樹葉……既然吃虧有時是無法避免的,那何必要去計較不休、自我折磨呢?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總是有所不同的。別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那無論怎樣抱怨也無濟於事。最明智的態度就是避免提及別人,避免與人比較這比較那。而你應該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能做,我也可以做”,以這種寬容的姿態去看待所謂的“不公平”,你就會有一種好的心境,好心境也是生產力,是創造未來的一個重要保證。

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你真的不必太過計較。有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換個思路想一想,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用讓步贏得更大的成功

在事業、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要作出各種有意無意甚或違心的讓步。你的讓步並不代表你就是失敗者,相反你卻從中贏得了世界的和平,關係的密切,感情的融洽,這與爭一時之氣、逞一時之勇相比,是更大的勝利。

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歡下棋,而且棋藝高超,少有敵手。有一次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位老者擺棋陣,並且在招牌上寫著:“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覺得老人太過狂妄,立刻前去挑戰,沒有想到老人連出破綻,被左宗棠擊敗,並且左宗棠連勝三盤。左宗棠看到天下第一棋手都被自己打敗了,心裏非常高興,誌得意滿,自信心倍增。

接著,左宗棠去新疆平亂出征了。他平亂勝利歸來後又去和老人下棋。但是這次左宗棠竟然三戰三敗,被老人打得落花流水。第二天再去,仍然慘遭敗北。這讓左宗棠很迷惑,為何前後兩重天?老人哪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進步如此之快?

老人笑著回答:“您雖然微服出巡,但我一看就知道您是左公。上次我知道您即將出征,所以讓您贏棋,從而增強您必勝的信念,好為國家平亂立功。如今您已凱旋,我就不客氣了。”

左宗棠聽了感慨良多。他想自己這次平亂成功還得感謝這位老人的“輸棋”。另外,自己官居高位、權傾朝廷,這裏麵不知還包含著多少“輸棋”人的關愛、支持與讓步。

其實,讓步是一種智慧、一種胸懷、一種修養。世上的事,往往並不一定要爭個你死我活,孰高孰低,因為冠軍隻有一個,勝者隻有一個。隻要你有足夠的肚量和能力,你就是冠軍。明明有實力奪取勝利,偏偏作出讓步,確實是“棋高一著”,更加令人敬佩。

苦,要吃得;辱,也要忍得

中國有句俗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一句話至今還在廣為流傳,被懸掛在各個角落,作為激勵人生的格言。可是,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明善老先生有一句話說得好:“在中國這樣傳統文化的教育下,能吃苦的人,漫山遍野都是啊!所以我說,吃得苦中苦,不過人中人。忍得屈中屈,方為人上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