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受得了委屈才能成大器 讓步為高,寬人是福
“隻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我們沒有權力去幹涉別人的生活,結婚、離婚都很正常,然而百年好合、相互疼愛的夫妻大有人在。難道他們之間真的一點摩擦都沒有?當然不是,而在於他們之間發生爭執時各自能理智地讓步。
馬克思與燕妮的感情特別好。馬克思最喜歡“啃書本”,而燕妮所喜歡的是“縫紉”;馬克思喜歡火紅的色彩,燕妮則酷愛蔚藍色。看上去,他們倆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是他們之間相互寬容,相互理解,因此甜蜜恩愛。
而相反,不去讓步,夫妻之間就會不和,進而產生矛盾,甚至吵鬧,嚴重的還會造成感情破裂。
有這樣一對夫妻,丈夫是中學教師,妻子是設計師。丈夫除了批改作業外還喜歡讀讀書,搞一點業餘創作;妻子下班後喜歡聽音樂、跳舞、看電影、養花。剛結婚那陣子,每逢節假日,妻子經常要丈夫陪她去看電影、參加舞會,丈夫隻得違心地相陪。時間一長,感到老是這樣等於白白浪費時間,就寧願自己在家看書,也不願再經常出沒於那些場所。丈夫有時讀到好的詩歌、小說,覺得寫得很精彩,便邀妻子共賞,但妻子卻無動於衷,有時貌似在聽,實則心不在焉,丈夫也覺得自討沒趣。丈夫說讀書可以增長知識,使人明智;妻子說聽音樂、跳舞可以獲得精神享受,陶冶情操;妻子埋怨丈夫不懂生活,丈夫指責妻子飽食終日,貪圖享樂。有時丈夫在燈下苦苦構思,而妻子卻約來一班男女,打開錄音機,“嘣嚓嚓,嘣嚓嚓”地旋起舞步。不大的一間小屋,夫妻經常因爭空間爭時間發生矛盾,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越來越激化。
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理智地讓步不僅可以幫助別人滿足願望,為別人提供方便,反過來,別人也會設法為你提供方便,幫助你,配合你。
寬厚容人,慈心結人
大度能容,意思是告訴人們,對那些對不起自己的人,要用不計前嫌、熱情對待來取代斤斤計較、有仇必報,這樣不僅可以徹底消除彼此間的隔閡,而且還是提高人氣的好方法,你包容了對方,對方出於感恩,有可能還你一個更大的人情。
武則天時期,朝中有個名叫婁師德的丞相,他所表現出來的大度,才真可謂宰相肚裏能撐船。史書上說他“寬厚清慎,犯而不較”,意思是說他處事謹慎,待人寬厚,對於曾經對不住自己或觸犯自己的人,從不給予打擊報複,而是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包容。
婁師德的弟弟任代州刺史,上任前,弟弟為了讓他放心,便說:“請哥哥放心,以後我走在路上,如果行人朝我臉上吐唾沫,我擦幹就是了,絕對不與對方計較。”而婁師德卻憂慮地說:“正因為你把別人吐在你臉上的唾沫擦掉,我才擔心啊!人們唾你臉,肯定是生你的氣,你把唾沫擦掉,這不等於在和他對抗嗎?這樣做隻能讓別人對你更加惱火。”弟弟看著婁師德憂鬱的表情問道:“依哥哥的意思,我該怎麼辦呢?”婁師德語重心長地說:“人家唾你,你要笑眯眯地接受。唾在臉上的唾沫,也不要動手擦掉,而是讓它自己幹。”然而,這種“唾麵不拭”,不講是非原則,隻知道一味退讓的做法,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眼中,就是迂腐、懦弱的表現。可是,婁師德的“寬厚清慎,犯而不較”的精神,也並非毫無可取之處,最起碼表現了他寬厚待人的良好人格與大度能容的雅量。
三國時期,東吳老將程普原先與周瑜不和,雙方關係相當緊張,但周瑜並沒有因程普對自己不友好,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而將程普的過錯全部包含在自己寬大的度量之中。
久而久之,程普被周瑜的寬宏大量所感動,欽佩不已,以至於與周瑜交往若“飲醇醪自醉”,就像喝了又濃又醇的美酒,讓人心爽神清。
由此可見,大度能容,寬厚待人,是促使人際關係和諧發展、消解矛盾和衝突的一劑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