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花叫不謝10(2 / 3)

求學遇挫的金海,剛去南方打工沒多久就遇到了麻煩,好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辛辛苦苦地幹了半年,待到結算工錢時,雇工的老板卻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金海後來告訴他,那會兒,他恨不能殺了那個可惡的老板,因為那是他最艱難的時候,那是往他沒愈合的傷口上撒鹽啊,他幾乎都要挺不住了。

第二年春天,金海來到他讀大學的城市打工。他陪著他跑了三天勞務市場,終於在一個建築工地上,找到一份攪拌泥沙的又髒又累的工作。金海說他不怕吃苦,有一份掙錢的工作就行,他還說離他近一點兒,他心裏多一份溫暖。當時,他很感動,好像自己是這個城市的主人似的,拍拍他的肩膀:“有空到我學校來玩,需要我幫忙的盡管說話。”

此後一年間,金海幾乎沒到大學裏來找過他,因為金海實在太忙了,每天都要起早貪黑地幹上十五六個小時。他去看過金海兩次,見識了金海那陰暗、潮濕的工棚和簡單、劣質的夥食,見到短短的兩年間,金海變得與年齡不相襯的黝黑、蒼老的麵容,他不禁暗暗地感歎——命運就是如此地不公,聰明、勤奮的金海,理應和他一樣瀟灑地漫步在大學校園,把青春自由地揮灑成一首首浪漫的抒情詩的,現在卻是……

悠然的四年大學時光轉瞬即逝。畢業後,他如願地留在了省城,進了一個大單位,擁有了一份輕鬆、體麵的工作,還娶了一位處長的千金。每年春節,他都要攜妻挈女衣錦還鄉,站在家鄉父老羨慕的目光中間,他心裏裝滿了成功的幸福與驕傲。

再說金海,在走過三年多艱辛的風雨打工路後,他敏銳地捕捉到了改變命運的商機,他勇敢地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拉起了一支建築、裝修隊伍,不辭辛苦地征戰於北方各大城市的建築市場上,憑著他的聰明、堅韌與認真,很快地打開了局麵,公司的資本滾雪球似的急劇膨脹。幾年後,金海已是身家逾千萬元的房產大亨,在京城擁有了自己的豪華別墅和奔馳轎車。他還給父母請了保姆,叫兩位老人逢人便慨歎——這日子就像是做夢似的,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一切都有了,一下子像進了天堂。

金海依然是一個大忙人,在緊張、繁忙的商戰之餘,他總要擠時間開車到首都的幾所著名大學聽課。他說知識經濟時代了,一天不學習都要落伍的。

與金海相比真是慚愧得很,大學成績平平的他,對手頭那份悠閑的工作,自然也沒付出多大的熱情,他更多的精力都花在繁雜的人事應酬上麵了。當然,他也琢磨過一些掙錢的門路,但結果大都不盡如人意,便更加慵懶起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地打發日子。沒有明晰的追求目標,也沒了生活的壓力,他不知不覺中也就疏遠了學習。同學相聚時,也曾自嘲地說“墮落了”,但說歸說,依舊是無所謂地虛度歲月。直到有一天,單位人員精簡竟降臨到自己的頭頂時,他才像被人在肩頭猛擊了一掌,真切地知道了這世界確實沒有一勞永逸的美事。

應該感謝金海,在他下崗後痛苦得難以自拔時,金海向他伸出了熱情的雙手,把他安排到了他公司的一個重要部門。這一年,距他們邁出高中校門正好10年。

十年間,他從一個光明的起點開始,取得一點點的成功,但很快就滑向了平庸;而金海卻從巨大的失意中迅速崛起,大踏步地走向了人生的輝煌,並繼續向著更高的峰巔攀援。

回望他和金海的這段不長的人生之旅,不難看出——最終的成功,不在於起點的好壞,不在於起步的早晚,也不在於最初領先的多少,而在於目光始終瞄準前方,在於整個路途上的心血與汗水的付出……

“我們的輸贏都在路上”,他把這句話深深地銘刻在了心中。

讓孩子從小就享受成功

一天,女兒捧著一本厚厚的童話故事,滿臉羨慕地對我說:“爸爸,等我長大了,也當一個作家,也寫這樣一本有趣的書。”

我鼓勵道:“好啊,將來你要當個大作家,你現在就得好好學習,要讀很多很多的書,要積累更多的生活知識和文化知識,要像爸爸這樣上大學讀中文係,還要經常寫日記、練習寫各類文章,要做好多好多的寫作準備……”

“那當個作家也太難了。”聽了我的講述,女兒似乎感覺到了自己要走的作家之路實在太遙遠了。

我告訴她:“一分汗水一分收獲,要想獲得成功,就得付出許多努力,就得從小養成勤奮、吃苦的精神。”

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不再說什麼了。此後,再也沒跟我提起要當作家、要寫書的事。

那天,我跟師大教心理學的王老師談及此事,她一臉嚴肅地告訴我:“你和許多家長和老師一樣,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沒有及時地給孩子以鼓勵,讓他們感受到夢想與現實並非遙不可及,而是給他們剛剛萌動的熱情潑了一瓢涼水。”

我有些不解地反問她:“難道我說的那些話沒有道理?”

“你說的那些有道理,我們以往也常常這樣教育孩子,但如果我們現在就讓孩子享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和激勵,那會讓孩子更有信心、更有熱情地擁抱成功。”王老師又很認真地給我講述了她在國外的見聞,並向我描述了她在美國一所幼兒園聽到的一堂精彩的寫作課,並建議我回去借鑒一下。

聽了王老師一番入情入理的剖析,我感覺自己對女兒的教育方法的確有些欠妥,真的需要改進一下。

又是一個周末,我把女兒叫到跟前,先給她講了我剛剛看到的七歲兒童竇蔻出書的故事。然後,我拿過一本剛買來的書,告訴女兒:“不用等將來了,你現在就可以動手,寫這樣的一本書了。”

“爸爸,您不是說得等我長大了,積累了好多好多的知識,才能寫書嗎?”女兒有些困惑地望著我。

“我那是說,你要寫一本讓很多讀者都喜歡的書,需要長期的積累和練習,而現在你可以動手寫一本屬於你自己的書了。”我微笑著鼓勵她。

“現在就可以寫?”女兒有些不相信地問我。

“是的,現在你就可以動手寫一本書,就像我手裏拿的這本書一樣,你先給自己的書起一個名字,再設計一個封麵,然後,再想想需要添些什麼內容,做一個目錄,再插些圖,不就可以了嗎?”我按王老師介紹的方法講給女兒。

“噢,原來是這樣,沒問題。”女兒立刻興致勃勃地開始動手了。

我給她找來一張厚紙做書的封麵,她從電腦裏找到她畫的一張漫畫,打印出來,又極認真地用蠟筆寫上她想好的書名,題上“筱筱著”的字樣,再仿照別人的書把封底的內容一一填全,書的封麵就做好了。

接下來,她又想了想,開始搬出她的日子本來,要從中摘抄一些東西。我說那樣太費時間了,再說她的日記寫得還不多,我建議她可以出一本以繪畫為主的書,在圖畫下麵配些解說的文字就可以了。她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欣然從命,把她幾年來儲存在電腦裏的繪畫作品全都調了出來,一番挑選之後,打印出40多張她滿意的。

她匆匆地吃完中午飯,便急不可待地開始給每幅畫配寫解說文字,平時特愛動的她居然坐住了板凳,要不是我一次次提醒她休息一會兒,她非得一氣忙完不可。直到晚上九點多了,她才伸伸發酸的胳膊,戀戀不舍地回小屋睡覺去了,臨睡前還一再叮囑我第二天早早叫她起來繼續工作。

看著女兒擺滿書桌的一天的勞動成果和她那甜甜的睡態,我不禁慨歎——我差點兒剝奪了女兒的這份快樂啊。

女兒又忙活了一天,給所有的圖畫都配上了長短不一的解說文字,按順序編好了頁碼和目錄,還請我給她的書寫了序言。然後,我用書釘和膠水幫她把書裝訂起來,一本圖文並茂的書就做好了。

“我出書了!我出書了!”女兒捧著自己兩天愉快勞動的成果,樂得都快要跳起來了,趕緊給出差在外的媽媽打電話,報告媽媽她出書的經過。

趁熱打鐵,我告訴她:“孩子,你看到了,出書其實也很容易。不過,你的這本書還比較粗糙,還不能拿到出版社去出版,還不能印刷許多本,但以後你會寫出從外到裏都很漂亮的書,會寫出許多讓讀者都喜歡的書。”

“爸爸,我會努力的,我會出比這本還漂亮的書。”女兒拿起我給她買的一本精致的圖書。

從那以後,女兒對自己將來能夠當作家的信心更足了,讀書、寫日記、寫作文、繪畫的熱情更高了,不用督促,很多事情都做得認認真真,連她媽媽都驚訝她變化太大了,尤其是看到她做許多事情時,都是那麼自信、快樂的樣子,更是驚喜地問我如何開發了女兒的情商。

我得意地告訴妻子——我懂得了如何讓孩子從小享受成功,享受自己動腦、動手取得成功所帶來的快樂,並在這種成功的鼓勵下,自信地張開夢想的翅膀,輕鬆愉快地走向未來更大的成功。

是的,不僅僅成年人渴望成功的激勵,孩子更需要成功的鼓舞,許多看似很微不足道的小小的成功,有時會像一簇美麗的火花,點燃孩子幼小心靈中向上的火炬。讓孩子們從小嚐試成功,學會尋找成功的通道,感受成功的快樂,品味到成功的樂趣,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家長和老師們不妨一試啊。

大錯誤與小錯誤裏的智慧

在海峰年輕的記憶中,隻有小學文化的母親,是一個對子女要求極其嚴格的女人,嚴格得有時似乎都不近人情了。她對自己孩子平時所犯的一點小小的錯誤,也會給予非常嚴肅的批評,甚至有時“小題大作”得令人難以接受。比方,在他七歲那年,他因邊吃飯邊看電視,一時走神打碎了一個碗,母親便狠狠地訓斥了他一番,還打了他一巴掌,餓了他一頓。還有,她對妹妹海英也那麼苛刻,有一次,剛上小學二年級的妹妹因為她抄題馬虎,把兩道極簡單的數學題做錯了,母親便罰她做了一百道題,罰得她淚眼模糊地直忙到後半夜,終於完成了任務,母親還威嚴地警告了一句:“以後再犯這樣的錯誤,就沒這麼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