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對古代文史的獨立工作能力,讀一些目錄學基本書籍很是必要。過去一些研究文史的著名學者,對目錄學都十分重視。清代中期的漢學家王鳴盛說:“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問途,方能得其門而入。”(《十七史商榷》卷一)許壽裳曾經說起,他的兒子許世瑛讀大學中國文學係,請教魯迅應該看些什麼書。魯迅為他開列了《唐詩紀事》等12種,其中有一種是《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見《亡友魯迅印象記》第二十三節)現代著名史學家陳垣在與北師大曆史係畢業生談話中,認為目錄學能使人們了解“祖遺的曆史著述倉庫裏有什麼存貨”。又說:“目錄學就好像一個賬本,打開賬本,前人留給我們的曆史著作概況,可以了然。古人都有什麼研究成果,要先摸摸底,到深入鑽研時才能有門徑,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也就可以較容易的找到了。”(《與畢業同學談談我的一些讀書經驗》)陳氏的話非常中肯。他是史學家,因此從曆史著作角度講,對於研究古代文學、哲學的人來說,道理是一樣的。
優秀的目錄學著作,不但分門類、按次序、有係統地介紹曆代重要書籍,而且對各門類學科常有敘說,概括介紹某學科的淵源流變,像章學誠所說的“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校讎通義敘》),因而具有學術史性質。至於有各書提要的目錄書,內容就更詳贍了。讀了這類目錄書,對於我們所要了解的某些書籍,它在某一門類學科的曆史發展過程中,其地位和價值怎樣,就容易獲得一個概括的印象,起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中國古代的目錄學,有十分豐富的遺產。如果專門研究它們,可以花上畢生的精力。對於一般古典文學研究者來說,目錄學不是專門研究對象,而是作為向導和工具,不需要許多時間。從打基礎的角度講,隻要讀少數最基本的書籍。我以為以下四部著作尤為重要。(1)《漢書?藝文誌》,是班固根據西漢後期劉向、劉歆兩大圖書整理家的著作刪節而成,係統敘錄了先秦至西漢的典籍和學術,是目錄學之祖。其中六藝、諸子、詩賦三略,係統介紹經、子、文學三部門著作,尤應精讀。(2)《隋書?經籍誌》,是唐初所編《隋書》中的一篇,承《漢書?藝文誌》之後,係統介紹漢魏兩晉南北朝隋代的著作。它確立了經、史、子、集的四部分類法,對後來影響深遠,與《漢書?藝文誌》同為目錄學的奠基著作,應當精讀。(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它是對《四庫全書》所收各書的提要,除各門類有敘說外,各書均有較詳提要,說明其特點、價值、得失等,各部提要均出自專家之手,內容大體精審,備受學人重視,為研治古籍者的必讀書。但全書達200卷,卷帙浩繁,不必全讀;在了解全書的體例、結構後,可以選讀一部分,日後結合自己研究方向,可以精讀其中部分,並參讀今人餘嘉錫《四庫提要辯證》、胡玉縉《四庫提要補正》等書。(4)《書目答問補正》,此書原傳為清末張之洞編,後經民國範希正補正。此書臚列四部重要書籍,迄於清代後期,下延較《四庫提要》為長,可補其不足。全書無敘說、提要,分類列書目,便於檢閱、精讀。各書下注明版本,便於讀者尋檢原書。以上四種著作,除《四庫提要》可瀏覽、選讀外,其餘三種均可精讀,分量不大,約花半年時間即可通讀完畢。熟悉了它們,對目錄學就有了一定基礎,找古代典籍就方便了。以後打算研究某一方麵,再找有關的目錄書看。如研究唐代文學,就看《舊唐書?經籍誌》、《新唐書?藝文誌》等。現代學者還有一類提要式的專著。它們選擇少數重要古籍,作詳細的題解,便於初學。如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呂思勉《經子解題》、周予同《群經概論》、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舉要》等,均可參考閱讀。若要了解戲曲、小說等方麵的目錄,則應當參考傳為黃文?編的《曲海總目提要》、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等。在閱讀以上目錄學著作時,可以參閱今人所編的目錄學概論一類著作,借以了解中國古代目錄學的大概情況。如餘嘉錫《目錄學發微》,汪辟疆《目錄學研究》、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目錄編》,來新夏《古典目錄學淺說》等,選讀其中的一二種即可。
掌握了中國古典目錄學的基本知識,我們就能較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圖書,並且能獲得一個輪廓的了解。如果我們已經具有較高的古文閱讀能力和較廣泛的古代曆史文化知識,就容易讀懂找到的圖書。能找到古文獻的材料,又能讀懂它們,這樣就具有了較良好的文史基礎和獨立工作能力,為此後深入學習和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當然,我們還應當使用字典、辭書、索引等一些重要的工具書,這通過實踐,也是不難掌握的。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