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了較充分的材料,並且經過分析,有了自己的看法,便可進入寫作。在寫作過程中,還會碰到原來準備、醞釀不夠的地方,需要進一步搜集補充材料和構思分析。
論文先要確定題目,明確論述的主題。我的體會,一段時間內最好劃定一個範圍,進行係統閱讀,積累材料和心得體會,這方麵的積累豐富了,醞釀成熟了,在此基礎上就某一或某些問題進行論述,提出己見,往往能寫出較紮實深刻的論文。如果平時沒有積累,先定一個題目,匆忙找一些材料寫成文章,大抵不能寫成頗有深度的論文。平時積累愈深,就愈能寫出好論文。這正像一位作家,具有長期的豐富深入的生活體驗和思索醞釀,而不是先定一個主題走馬看花地找些材料,就比較容易寫出好作品。論文題目和論述範圍,一般不宜太大、太廣,對於學識準備不足的人來說,尤應如此。題目不大,較易掌握充分的材料,進行較全麵深入的論述。如果對於一個個的點缺乏清楚的認識,缺少紮實的微觀基礎,匆忙地做宏觀分析和研究,往往容易蹈空。宏觀的研究和把握也需要,但要注意有較好的準備和較堅實的基礎。如上所說,有的論文,雖然研討的是一二具體問題,但要把它放在廣闊的曆史背景中來考察和分析,需要有開闊的視野和宏觀把握。這樣看來,宏觀需要微觀作基礎,微觀往往要結合宏觀的背景來考察和分析,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文章要寫得精警,寫兩三篇論文可以解決問題的,不要勉強拉成一本書。勉強拉成書,水分增加,精警反被衝淡了。當然,一些講義和普及性的讀物等,須有係統地向讀者介紹某方麵的知識,不在於發表創見,那也是需要的,可以別論。過去一些著名學者,如王國維《觀堂集林》、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中的不少論文,都非常精辟,篇幅不長,但解決了重要問題。
一篇論文下筆之前,要有一個通盤考慮。論文分為幾節或幾個部分,每節講些什麼,包括使用的主要材料和自己的看法,最好寫一個簡單大綱,做到胸有成竹,就能順利地寫下去。短論文可以不寫大綱,但通篇如何安排,也要動筆前胸中有數。
論文的觀點,不但要有創見,而且要表述得明確。一篇論文特別短論文,不能解決許多問題,要注意論點的集中和單純,不要紛繁枝蔓。如果談幾個問題,要注意有步驟地分別談清楚。觀點要力求客觀合理,通過掌握大量材料,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論證得來,才具有說服力。有些新看法,雖證據尚不足,如果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也不妨提出來供進一步研討,這時宜采用推測口吻。時下有些論文,竭力追求新奇,缺乏有力的論證,立論片麵甚至荒唐,這是不可取的。采用別人的看法,除普及性的讀物與教材等外,一般應注明出處,不要掠人之美。
論點要有充分的論證,才具有說服力。證據要有力、充分。論證問題,要分清層次,一步步地進行,使讀者印象清晰,易於接受。擁有豐富充分的材料,要精心組織安排,哪些在前說,哪些在後說,要注意步驟和層次,一切服從於講清問題,闡明看法。這方麵的組織安排是構成論文邏輯力量的重要因素,需要匠心經營,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來磨煉,同時注意向前輩優秀的論文學習經驗。材料固宜充分,但也不宜堆積過多。不少次要的基本內容重複的材料如果引用過多,使文章顯得累贅,反而影響文風的鮮明性和可讀性。對於諸多次要的但也有一定價值的材料,可以運用附注、附錄、另編資料彙編等方式來解決。
論文的語言,應當明朗、準確、流暢,有可讀性,學術論文不是文學散文,宜於客觀冷靜地進行論說,使讀者明白情況和事理;不宜於抒發作者主觀的感情,或表現豐富的文采。由於性格、興趣的差異,有的作者的論文寫得生動而有文采,自可別具一格,但要注意避免因追求文采生動反而使觀點不夠明朗準確,以辭害意。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