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師培的《中國中古文學史》是劉氏20世紀前期在北京大學授課時所編的講義。全書僅七八萬字,薄薄的一本小冊子,卻以其充實的內容、精辟的評論而為學術界所珍視,迄今仍是研究漢魏六朝文學史的一本重要參考書。
本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大量征引有關史實和評論資料,用以說明各曆史階段文學的特色和發展變化。如第三課《論漢魏之際文學變遷》部分,摘引了《三國誌》王粲、衛覬、潘勖、曹植等傳記中有關文人及其創作的敘述,引用了曹丕、曹植、楊修等的文學評論文章,引用了《宋書?謝靈運傳論》和《文心雕龍》書中《時序》、《才略》、《體性》、《明詩》等許多篇章中關於該時代文學的評論。這些材料,都是原始的或早期權威性的記載,是富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不似後代詩話、賦話等著作多泛泛之論。它們原來散在各處,編著者經過細心鉤稽,把它們集中起來,分類歸納,並各加簡明按語分析說明,並提出自己的看法,這就使這種材料的排比和分析獲得史的性質,而非一般的資料彙編。書中下麵論述魏晉文學、宋齊梁陳文學兩部分,體例大抵也是如此。讀者隻要仔細閱讀和體會,便會對建安以迄南朝文學獲得比較深刻的認識,受益不盡。
除分類排比材料並加分析說明外,劉氏對某一曆史時期文學變遷的大勢,也提出一些概括性的論斷。如論漢魏之際文學變遷部分末尾,分析建安文體與前此漢代文體的不同,分別從書檄、論說、奏疏、詩賦四方麵指出其發展變化,分析扼要而頗中肯。又如論宋齊梁陳文學部分後麵總論,指陳南朝文學的特色,提出四點:矜言數典,以富博為長;梁代宮體,別為新變;士崇講論,語悉成章;諧隱之文,斯時益盛。這些分析也確實道出了南朝文學內容形式上的一部分顯著特色。這些概括性的評論,鳥瞰全局,具有宏觀性質,它們和各小部分的按語相配合,表現了劉氏對中國中古文學的深入理解和文學史家所應具有的通覽全局的見識。
統觀全書的特點和長處,我認為有以下幾點:(1)征引材料豐富翔實,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礎上提出論斷,言必有據,議論扼要而複精當,不作空論。(2)注意搜采當時或稍後的第一手記載和評論,把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結合起來考察分析,因而使許多文學史現象獲得透辟的闡述。(3)不但對許多作家、許多文體多有所評論,對各時期文學的變化創新注意闡述,而且對某一時代文學大勢注意歸納概括,重視點麵結合、縱橫結合,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微觀和宏觀的統一,符合於文學史著作所應具有的體製。我認為,這些特點和長處,對於我們今天編寫新的中國文學史一類書籍,仍然富有啟發和借鑒意義。
清代駢文複興,除桐城、陽湖等古文派名家外,還出現了不少駢文名家及其理論代表阮元。劉師培屬駢文派,他對駢文昌盛的自東漢至南朝文學特別喜愛諳熟,因而能夠寫出如此功力深厚的《中國中古文學史》。但他繼承鄉先輩阮元(江蘇儀征人)的言論,認為駢體文學是文章正宗,隻有駢體才稱得上是文學作品,這種主張顯然表現了駢文家強調駢文、反對散體文的偏頗。再如古代文章中,存在著大量議論政治社會現象和學術、應付公務等的實用性文章,它們一般不具有或很少具有文學性。如本書論漢魏之際文學時所提及的論說之文、奏疏之文,論魏晉文學時所提及的傅嘏、王弼、何晏等人的哲理文,都很少具有文學性。劉氏對這類實用性文章也作具體論述,說明他對於文學作品特征的認識,還是沿襲著封建時代的傳統觀念。在充分肯定此書的價值時,不能不指出它存在著若幹缺點和局限。
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