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憶念郭紹虞先生(2 / 2)

郭先生晚年,以80多歲的高齡,治學仍然非常勤奮,寫作不輟。他用較多時間研討漢語語法修辭學,寫出了《語法修辭新探》這樣很有分量的專著,還有不少單篇論文。在文學批評史方麵,更多地致力於資料的輯集、校釋工作。除掉增補重版了舊著《宋詩話輯佚》等書外,還做了不少其他工作。他編集了《清詩話續編》,彙編30多種有價值的清人詩話(其中有一部分是比較難得的),對研究文學批評史和文學史者都很有用處。他還編集了一部內容豐富的《萬首論詩絕句》,尚待出版。郭先生的《中國文學批評史》,沒有論述戲曲、小說理論批評,60年代初他主編《中國曆代文論選》,就增加了這方麵的內容。70年代後期,他主持修訂《中國曆代文論選》,對戲曲、小說理論又有較多的開拓和補充,並為此向熟悉戲曲、小說的趙景深先生征求意見。上述諸例,都說明郭先生對於資料整理工作的重視。(當然,他對於學習運用新觀點也很注意)他認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遺產非常豐富,一定要做好這方麵的資料整理工作,這樣文學批評史的研究有了良好的基礎,才能夠開展得深入細致。1980年,複旦建立了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下設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室。我們在擬訂科研規劃時,打算集體編寫一部多卷本的《中國文學批評通史》,計劃按曆史時期分卷,內容力求充實細致,對過去沒有提到或介紹簡略的有價值的古代文論,都加以論述,使之成為觀點鮮明、論述比較細致深入的大型專著。當我們把這一打算告訴郭先生時,他表示非常讚同,並希望大家好好下工夫,把書寫好。可惜此後不久,他即患輕度腦溢血症,體力精神日趨衰弱,使我們在這方麵喪失了向他經常請教的機會。我們目下正在編寫這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我們決心不辜負郭先生的厚望,作出像樣的成績。

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