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司馬義妾碧玉,善弦歌。義以太元中病篤,謂碧玉曰:吾死,汝不當別嫁;嫁,當殺汝。曰:謹奉命。葬後,其鄰家欲取之。碧玉當去,見義乘馬入門,引弓射之,正中其喉。喉便痛亟,姿態失常,奄忽便絕。十餘日乃?,不能語,四肢如被撾損。周歲,始能言,猶不分明。碧玉色甚不美,本以聲見取,既被患,遂不得嫁。
我疑此碧玉即是《碧玉歌》的主人,司馬義即是汝南王。案《晉書?汝南王亮傳》:“統薨(《晉書?穆帝紀》:‘永和十一年春正月甲辰,侍中汝南王統薨。’),子義立,官至散騎常侍。”是東晉汝南王有名司馬義者,這是第一點。又《晉書?孝武帝紀》:“太元十四年八月,汝南王羲薨。”羲即義,形近而訛。司馬義的卒年,據《晉書》為太元十四年,《甄異傳》稱“義以太元中病篤”,時間相合,這是第二點。碧玉嫻於歌舞,已見上述,《碧玉歌》雲:“慚無傾人色”;其特點與《甄異傳》“碧玉色甚不美,本以聲見取”的記載符合,這是第三點。司馬義臨死叮囑碧玉不可改嫁,正是“寵愛之甚”(《樂苑》)的一種表現,這是第四點。
地誌中關於汝南王住址的記載,也頗足注意。《景定建康誌》十九《山川誌》雲:“汝南灣,在城東八裏,當秦淮曲折處。”《六朝事跡》:“晉汝南王渡江,因家於此,遂名汝南灣。”《建康實錄》卷九:“案地圖名,東冶在汝南城東南,……汝南,即晉汝南王初過江,家於此也。”汝南灣、汝南城這類名勝古跡,多麼和王獻之的桃葉渡相像!我們設想汝南王這一家族必定非常注意於物質生活的享受,司馬義則更是當年的一位風流人物;而作為“上宮之妓”的“小家碧玉”,一定助長了他奢華生活的趣味。詩人拿她和金穀樓中的綠珠相比,真是十分貼切的。
《樂錄》、《玉台》都說《碧玉歌》的作者是孫綽。《晉書?孫綽傳》稱:“綽性通率,好譏調。”因而學習吳歌寫作《碧玉歌》。案《建康實錄》卷八簡文帝鹹安元年雲:“是歲散騎常侍領著作孫綽卒,時年五十八。”或許有人會疑問孫綽死得這麼早,是否可能為司馬義的愛妾碧玉作歌?這也不成問題。司馬義雖卒於孝武太元中,在孫綽之後,他的即位,卻在穆帝永和十一年(355),下距簡文鹹安元年(371)孫綽去世,中間長達16年,孫綽為什麼不可能為司馬義的愛妾碧玉作歌呢?
碧玉的名聲一大,叫碧玉的女子就多起來。“菖蒲傳酒座欲闌,碧玉舞罷羅衣單”(梁簡文帝《對燭賦》)。陳後主有《寄碧玉詩》五言四句一首,李唐“武後時補闕喬知之有妾曰碧玉,美而善歌舞”(《白孔六帖》六一引《朝野僉載》)。這與名叫莫愁的女郎不止一位,正相類似。
19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