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劉勰為何把《辨騷》列入(3 / 3)

劉勰在“文之樞紐”中所表現出來的崇經抑騷的思想,在鍾嶸《詩品》中也有明顯表現。鍾嶸最推崇上品中的曹植、陸機、謝靈運三位詩人,都是源出“國風”;對源出《楚辭》的張華、鮑照、謝?等詩人,則較多不滿之詞,都置於中品。《詩品序》中更譏笑當代“輕薄之徒”,不肯好好向源出“國風”的曹植、劉楨學習,而專門師法鮑照和謝?。這種議論跟劉勰宗經、辨騷的宗旨是很相近的。

我們評價劉勰《辨騷》的文學思想,應該肯定它的價值,特別是其中對《楚辭》的藝術成就和《楚辭》中各篇的風格特色,作了深入細致的分析,比起前人在這方麵的理論,有了很大的發展,這表現了劉勰卓越的藝術鑒賞才能和分析能力,無疑是應該肯定的。再有,在劉勰宗經、辨騷的文學主張中,著重談到了奇與正的問題。不少同誌根據劉勰對於奇的言論來探討劉勰對於浪漫主義的看法,這也是有其道理的。但應該看到,文學作品中奇的現象是比較複雜的,有的與浪漫主義有關,如神話傳說,有的卻無關,如“別風淮雨”之類,奇並不都是浪漫主義。劉勰對於奇的態度也不是簡單的,他對於奇不是籠統肯定,也不是籠統否定。他既要執正馭奇,要酌奇玩華;又要依義棄奇,反對逐奇失正。因此我們探討劉勰對於浪漫主義的看法,必須作全麵的考察和科學的分析,否則是很容易說錯的。

19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