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李白推重謝?詩(2 / 2)

李白詩中提及鮑照的地方頗少,但他對鮑照是很推崇的。他的《贈僧行融》詩有雲:“梁有湯惠休,常從鮑照遊。峨眉史懷一,獨映陳公(指陳子昂)出。卓絕二道人,結交鳳與麟。”把鮑照和開唐代詩文革新風氣的陳子昂相提並論,把鮑、陳兩人比喻為鳳凰、麒麟,評價極高。李白對前代文學遺產,自《詩經》、《楚辭》以後,接受了多方麵的營養。南朝詩人對他影響最大的則是謝靈運、鮑照、謝?三人。但李白詩中常常提到二謝的名字或詩句,而很少提到鮑照,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李白詩篇直接提到過去詩人名姓及其佳句的,大抵是山水寫景詩一類。二謝以山水寫景詩著名。李白在遊覽登臨時,或目擊前人遺跡,或聯想前人佳句,就很容易形諸筆墨。以謝?而論,其詩寫金陵、宣城兩地的景色頗多,因為金陵是南朝帝都,宣城郡是謝?為太守之地。李白也常到金陵、宣城兩地,觸景生情,常常提及謝?及其詩句,自不難理解。鮑照的山水寫景詩不多,也不突出,因而李白的山水寫景詩無緣提及他。李白的《宣州謝?樓》詩句“中間小謝又清發”句,表麵看去,似乎他對南朝詩人最重謝?。但應當看到,這首詩是在宣州謝?樓餞別族叔時寫的,獨舉謝?,也是題內應有之義。如果膠柱鼓瑟地進行理解,那我們也可根據上引《贈僧行融》詩,說李白於南朝詩人最重鮑照。清代王士?《論詩絕句》認為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看來是帶有片麵性的評論。

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