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整天把孩子關在家中學習,限製其活動,往往會打破他們的幻想,這樣的孩子長大了隻會成為家長的乖兒女、社會的“絕對守舊者”,甚至說他們會因此形成一種“奴”性。我們當然不願意看到孩子們會這樣,因為那樣的話,社會就毫無進步的希望了。
讚美孩子的興趣、創造力要與樹立其正確的是非觀相結合。不能鼓勵其膽大妄為,而要讚美其興趣、創造力的有利性、可行性。
一天,A先生下班回家,發現兒子拿著他心愛的牛角,冒著大雨在院子裏挖石頭,身上雨水混著泥漿,髒得不行。那牛角尖也不知是否依然存在。他很生氣,正想好好教訓兒子一頓,卻見兒子拿著幾塊石塊,滿臉興奮地跑了過來。
“爸爸,你看這石頭上的花紋,真漂亮。放在金魚缸裏,小金魚肯定會很喜歡的。”兒子舉著石塊興奮地說。
“是的,你真有眼光,這石塊的花紋很特別,像向日葵花,哦,還像一隻縮著頭的烏龜呢。”A先生看著兒子無邪的臉,不由得改變了主意。
這是一件小事,但如果A先生一怒之下打了兒子一頓,以後兒子的心中就會存有陰影,會因顧慮父親而放棄許多。
隨著年齡的增大,對世界了解的加深,孩子們開始變得有主見起來。這是一個進步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的讚美和激勵是十分必要的。
進步有大有小,但我們絕不能忽略孩子哪怕一點點的進步,因為正是這一小點一小點的進步,才促成了他們最終的成熟。
孩子們昨天問你星星有沒有媽媽,你覺得他問得有點幼稚可笑。今天他問你星星到底有多遠,你覺得很正常。但有一天,孩子突然告訴你星星分恒星、行星、衛星等,恒星能發光,太陽是太陽係裏的唯一的恒星時,你是否會覺得很突然?如果是,說明你平時沒有注意孩子的一點點的進步。
當孩子具有一定的審美觀後,他們開始有了對美的追求。他們開始講究穿戴,開始注意發型,開始在異性麵前表現自己。這時,外界的氛圍對其心態影響較大。如果別人說他穿得很合身,說他的身材好或發型很酷,雖然表麵上他們顯得挺不好意思的,但內心卻很高興。
美不僅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內在美。內在美主要表現為思想素質,包括對祖國的熱愛、對父母的孝敬、對別人的尊重、對社會秩序的遵守、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等。當然,這都非一日之功,需要成人時時指正,並用有效的讚揚鼓勵他們去追求。
另外,對孩子意誌力、勇氣、自信心的讚揚也很重要。
愛迪生說“成功=1%的天才+99%的汗水。”很多人都具有一分天才,可能也付出過汗水,可是他們還是不曾成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沒有堅強的意誌力和自信心。本來要99分的汗水,他們卻隻付出了20分、30分,就算是98分也不能算成功,隻有堅持到最後才行。
孩子們就像一塊未被雕琢的美玉,他們身上的種種優秀品質將隨著我們的琢磨一天天增多,一天天鞏固於其個性之中。
主動和孩子溝通在溝通中進行讚美孩子往往是比較單純的,但要想理解他們卻並非易事。有些大人對孩子的許多想法和行為感到驚奇,表現出極大的不理解,這是因為他們對孩子的關心不夠。怎樣在理解的基礎上讚揚孩子,是件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