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蓮子都不是稀有食物,但其所含營養成分確實對健腦有利,孕婦可適當吃些,將有利於胎兒的智力發展。
飯後嗑瓜子好,因為葵花子與西瓜子都富含脂肪、蛋白質、鋅等微量元素及多種維生素,可增強消化功能。嗑瓜子能夠使整個消化係統活躍起來。瓜子的香味刺激舌頭上的味蕾,味蕾將這種神經衝動傳導給大腦,大腦又反作用於唾液腺等消化器官,使含有多種消化酶的唾液、胃液等的分泌相對旺盛。因此,孕婦在飯前或飯後嗑點瓜子,消化液就隨之不斷地分泌,這樣對於消化與吸收十分有利。飯前嗑點瓜子能夠促進食欲,飯後嗑點瓜子能夠幫助消化。如果混合嗑數種瓜子效果更佳。
其他如鬆子、榛子,其脂肪組成及其他營養素含量均有益於胎兒腦發育。當然,每天孕婦吃幹果類也不宜過量,以1~2小把為宜。因為幹果、堅果的熱能很高,準媽媽吃得過多容易發胖。
4.水產品類魚對人腦發育有重要作用,大多數營養專家指出:對腦營養來說,海產品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屬於冷血動物的魚類,在接近冰點的溫度活動,它的身體組織和細胞結構有較高比率的長鏈多聚不飽和脂肪酸。除魚之外,墨魚、淡菜、牡蠣等也是人獲得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營養源。
魚脂肪主要是長鏈不飽和脂肪,魚含鈣是豬肉的幾十倍,即使不吃魚骨,鈣也比豬肉高10倍左右。
吃魚時,要盡量利用好魚頭和內髒,可獲得更多營養物質,如沙丁魚的眼球中脂肪量占20%~45%,還含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E,是肌肉中含量的10000倍。魚頭中含有大量的鈣,魚腦中有多種營養物質,都對腦有益。
魚體中還有多種重要營養物質是人腦發育所必需的,牛磺酸就是其中一種。牛磺酸有促進大腦發育的作用,人體內有足量牛磺酸可對體內的微量元素起促進代謝的作用;如果體內的牛磺酸含量不足,則大腦及智力發育會受到不良影響,表現為學習能力特別是記憶能力的不足,這就證明魚類食物富含的特殊營養成分,可促進腦及智力發育。
除魚類外,其他海產品也有健腦作用。
(1)蝦、貝、牡蠣、墨魚等海產品:蝦每100克中含蛋白質20.6克,脂肪0.7克,還含有鈣、磷、鐵等無機鹽及幾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占360國際單位,蝦米和小蝦皮蛋白質含量也很高,占39%~47%,特別應注意的是,100克蝦米中含鈣882毫克,磷695毫克,鐵6.7毫克。而小蝦皮含鈣2000毫克,磷1005毫克,鐵5.5毫克。所以,蝦肉和小蝦皮都是上等的健腦益智、強身健體的食物。貝類、牡蠣、墨魚也是理想的健腦食物。以上食物除上述優點外,還有兩個特點:一是所含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二是它們大都含有一種對大腦非常重要的氨基酸——牛磺酸。
(2)紫菜、海帶等海產植物:是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重要來源,它們的健腦作用就表現在它們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如海帶中含有大量的碘。孕婦有意識地補碘,可使孩子出生後的智力明顯提高,其道理是:胎兒處於3~5個月的腦發育臨界期時,一定要依賴母體充足的甲狀腺素,若此時母體缺碘,即可導致胎兒甲狀腺素合成不足,嚴重影響胎兒大腦的正常發育。據調查,在我國幾百萬癡呆人中約90%是因缺碘造成的,而孕婦補碘的方法很簡單,隻要在孕婦的膳食中多安排一些海帶及其他海產品,即可保證妊娠期每天所需的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