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孕婦營養不良對胎兒的影響
(1)低出生體重兒:低出生體重係指新生兒出生時體重小於2500克。低出生體重的影響因素很多,大致可歸納為:①與母親妊娠期的體重增長有關,妊娠期的體重增長少者,低體重兒的可能性增加。②孕婦血漿總蛋白和白蛋白低者低出生體重兒的發生率高。③貧血孕婦產低體重兒的發生率較高。④飲食因素中,妊娠期的熱能攝入量與嬰兒出生體重關係最密切,補充熱能可增加新生兒的出生體重。⑤吸煙、酗酒可能是低出生體重兒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人報告相當數量的低體重兒出生於每日吸煙20支或20支以上的孕婦。亦有報告過量飲酒的孕婦,其新生兒低體重的發生率可增加2.7倍。
(2)早產兒及小於胎齡兒:早產兒係指妊娠期少於37周即出生的嬰兒;小於胎齡兒係指胎兒的大小與妊娠月份不符。在西方發達國家中,低出生體重兒中約2/3是由於早產,其餘1/3為小於胎齡兒;而發展中國家則多數低出生體重兒屬於與妊娠月份不符的小於胎齡兒,即小於其應有的體重,反映胎兒在母體內生長停滯,宮內發育遲緩。
(3)圍生期新生兒死亡率增高:調查資料表明,低出生體重兒的圍生期死亡率明顯高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嬰兒,約占新生兒死亡數的70%。
(4)腦發育受損:胎兒腦細胞數的快速增殖期是從孕30周至出生後1年,隨後腦細胞數量不再增加而隻是細胞體積增大、重量增加。因此,妊娠期間的營養狀況,特別是孕晚期母親蛋白質的攝入量是否充足,關係到胎兒腦細胞的增殖數量和大腦發育,並影響到日後的智力發育。
(5)先天畸形:妊娠期某些營養素缺乏或過多,可能導致嬰兒的先天畸形,其中報道較多的有鋅、維生素A、葉酸等。孕早期鋅或葉酸缺乏可造成胎兒神經管畸形,其中尤以無腦兒和脊柱裂最為多見。妊娠期攝入維生素A過多,亦可導致先天畸形,故妊娠期維生素A的補充必須慎重。
(6)其他:孕婦缺乏維生素B1可使嬰兒腳氣病多發。孕婦貧血可導致新生兒貧血。鈣攝入量低或鈣吸收不好致血鈣降低,其本身就會出現手足搐搦症和骨軟化症,並直接影響到胎兒。
一般來說,婦女從懷孕第四個月起,必須增加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營養素除能量和蛋白質外,需要增加鈣、鐵、碘、鋅及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但要注意營養素補充不能過多,過多也是不利的。產後每個母親每天分泌600~800毫升乳汁來喂養孩子,當營養供應不足時,即會破壞本身的組織來滿足嬰兒對乳汁的需要,如調用母體骨骼中的鈣等。為了保護母親分泌乳汁的需要,必須供給乳母充足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