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快的,要是趙雲生在偏僻的山村,沒有到縣衙登記名冊,那找起來就更麻煩了。
所以王東到真定縣衙,說要找一個叫趙雲的後生,直接就接到一個白眼,“有上官手令嗎?有抓捕文書嗎?有名士介紹嗎?都沒有?沒有!你叫我全縣衙去找一個人,你以為你是誰?都昌縣尉?對不起,咱們是冀州。”
無奈,王東從真定縣衙碰了一鼻子灰走了出來,這真定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就憑他們人生地不熟的二十口人,想把趙雲找出來,那是癡心妄想。
得!走吧,以後能不能收了雲哥哥就看緣分了。
沒有在常山久留,王東立即帶人追趕太史慈一行。剛入青州境內,正慢跑行軍中,路經一座大山,突然一聲炮響,從拐角處呐喊殺出一路山賊,約有近百人,為首的兩名賊將,其中一名白麵短須,左臉頰上有一塊銅錢大小的黑痣,另一名賊將竟是一個少年,看相貌恐怕比王東還要小上個三兩歲,穿著一套破爛皮甲,提著一把鏽跡斑斑的鐵槍,見到王東等人胯下馬匹,滿眼全是興奮之色。
見王東等人被自己攔下,那名白臉漢子上前一步叫喊道;“呔!咱是石崗嶺大王杜遠,識相的留下馬匹速速離去,若走的慢了莫怪本大王下手無情。”
王東一路走來,見識的陣仗可都比這大的多,豈會被百十個毛賊鎮住,當下回答道。
“攔路劫道總要露些真功夫吧,動動嘴巴就想要我的馬匹,你以為你是哪根蔥?”
杜遠本是一名黃巾賊,黃巾起義被朝廷鎮壓後,他便在石崗嶺附近落草為寇。石崗嶺地處冀州、青州交接處,屬於三不管地界,又緊靠有名的富郡渤海,一時間杜遠的日子過的非常滋潤,在聚集了一幫散兵遊勇做山大王後,他就全心全意做起山賊這個有前途的職業來。
若是擱在平常,麵對二十名騎士,杜遠可不敢露麵,在以前對戰官軍的時候他領教過騎兵的威力,他這百十號人即便能拿下這批騎士,自己肯定也會死傷慘重。但當他見到這批極負有視覺衝擊的戰馬後,就完全忘記了可能碰到的危險,孤注一擲的要劫上一票。
為出行方便,又正值酷暑,王東等人就把大部分鎧甲脫了下來,外麵又罩著寬鬆的布袍,看起來和尋常商旅差不多,否則借杜遠三個膽也不敢露麵。
即便是這樣,瞧見王東等人一身的輕鬆,仿佛不把自己這批山賊放在眼裏的架勢,杜遠也沒敢貿然攻擊,而是對著身旁的那名少年道:“賢弟勇武過人,不如有你先出馬戰上一戰,叫他們知難而退,留下馬匹,咱們也少做些殺孽。”
那少年正是輕狂的年紀,手中也確實有幾分手段,被杜遠恭維的極為舒服,當下回聲道:“杜大哥稍等片刻,待我取了那人的項上人頭,那些好馬就是我等囊中之物。”
說吧趨馬上前,用槍指著王東喊道:“我乃廖化,來人報名,省的做那無名之鬼。”
王東隻聽到那“廖化”二字,後麵的就沒再聽進去。
後人對廖化的熟知,應該來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固然說明後蜀將領的匱乏,但也說明廖化能力突出,有點老驥伏櫪的味道,和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將廉頗有相似的地方(按照演義推算,當然廖化有九十歲高齡)。
其實廖化也算是一個被埋沒的將才,隻不過手裏有關羽的小辮子,才屢次被關羽穿小鞋(關羽千裏走單騎時,被杜遠劫走了劉備兩個老婆,還差點成了壓寨夫人,最後被廖化所救,關羽自認是履曆中的一大敗筆,所以當時拒絕了廖化的歸順,後來廖化再次投效,也沒有受到他的重用),即便這樣,在關羽走麥城時,他依舊殺出重圍跑去求救兵,在求救無果後,沒有自己逃離而是繼續去尋關羽,最終被東吳所俘。
至此,沒有關羽的壓製,廖化的才能開始展露出來,能從吳軍重重包圍中突出麥城展現出他的勇武的一麵,後來詐降東吳,又上演一出比關羽更艱難的千裏走單騎,逃回蜀漢,展現出他忠誠的一麵,再後來在諸葛亮的手中迅速崛起成為獨擋一麵的大將,最後和薑維挑起後蜀的棟梁。
反正後世之人對廖化評價很高,紛紛猜測他在早期能得到重用,會不會成為當時頂尖的名將。
當聽到杜遠時,王東還覺得耳熟,在聽到廖化後,一切就都想起來了,此廖化絕對就是彼廖化,絕非是重名重姓之人。
於是看廖化的眼神也越發的熱切起來,直看的廖化渾身冷颼颼的,以為自己患了上風得了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