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 / 3)

宴會不歡而散,祁高篤帶眾人悻悻下樓。石高靜往電梯口走時向窗外一瞥,發現城中有一小塊方方正正的區域熠熠生輝。駐足去看,原來是一片古建築群,藍綠色的琉璃瓦在反映著亮錚錚的陽光。他問那是什麼地方,祁高篤說是城隍廟。石高靜想:如果說,印州城當年是仿了範蠡的那一方玉印,那麼城隍廟則是印中之印。

以前石高靜來過多次印州,但一直沒去過城隍廟。這次回來雖然與江道長見過麵,但因為忙於師兄的喪事,卻沒能與他深談。他對祁高篤說,想拜見一次江道長,祁高篤說,我下午有事不能陪你,我派車把你送去。

半小時之後,石高靜就站在那一方大印的南部邊緣了。

這是一條東西向的老街,全由青石板鋪起,上千年來的人足踐踏,讓街麵光滑可鑒。此刻,已經邁入西曆新千年的諸多人足,依舊在街上來來往往,在廟門口出出進進。石高靜知道,在舊中國,幾乎每一座城市都建有城隍廟,供奉著城隍老爺,然而那些神仙世界的市長們多是來自凡人:或是忠臣良將,或是廉正清官。譬如說,上海的城隍老爺是明朝重臣秦裕伯,杭州的城隍老爺是明朝清官周新,印州的城隍老爺則是南宋清官匡臨淵。石高靜曾經讀過介紹匡臨淵事跡的材料,說他擔任印州知府期間,斷案公正,愛民如子。淳熙年間印州大旱,成千上萬的饑民湧進城裏,匡知府日夜操勞,籌措糧食施粥於災民。難得的是,他為了體恤災情,安撫民心,一日三餐不在別處吃,隻在施食攤子上啖粥三碗。這樣連累帶餓,以身殉職。災後,印州民眾集資建起這座廟,尊他為印州城隍。

石高靜走進廟裏,隻見院裏香煙繚繞,有一些人在香爐前焚香禮拜。東西兩麵的三官殿、文昌殿、財神殿、媽祖殿等等,也有一些香客在那裏磕頭。他想,這裏到底是城中大廟,香火竟然如此旺盛。

走上大殿台階,跨進門檻,石高靜就見到了那位城隍老爺。隻見他麵黑如漆,慈眉善目,於是肅然起敬,納頭便拜。有一位值殿的道士快步走到神台一側的大磬那兒,在石高靜頭觸拜墊的時候擊出一聲清脆悠遠的聲響,以便讓神靈曉得。

三禮三叩結束,他剛剛站起,那位道士放下磬枹,走過來向他拱手:“無量天尊。石道長來啦?”石高靜轉臉一看,原來是那天在簡寥觀的法事上擔任高功的周道長。他還了個禮,說自己一直沒來過城隍廟,今天過來給城隍老爺磕個頭,並拜見一下江會長。周道長說這個時候會長還在睡午覺,三點以後,會長如果沒別的事,都會到客堂坐一會兒,接待一下賓客。他讓石高靜到大殿東南角的桌子邊坐下,二人閑聊起來。

石高靜見桌上有一本冊子,封麵上寫著“天地朝科”四字,翻開看看,原來是高功做道場時的唱念文本,知道周道長是在溫習功課,就稱讚周道長的高功功夫厲害。周道長笑道:“我厲害什麼,比我師父差遠了。”石高靜問:“你師父是誰?”周道長說:“會長嗬。我十三年前拜他為師,學到今天也沒到他那個境界。”石高靜問:“會長能達到什麼樣的境界?”周道長說:“通神。”石高靜驚疑地看著周道長:“是嗎?”周道長說:“石道長你在全真,可能不大了解這高功的真本事在哪。”石高靜說:“我是不了解。”周道長說:“一般人看高功,主要是看他的外在形象和說唱念作。盧美人為什麼有了些浮名,自吹是印州第一高功,主要是他嗓子好,會表演。可是,身為高功,重要的不是這些,是內在的功夫,存想。”石高靜問:“怎樣存想?”周道長講:“就是通過意念的作用,溝通人神,將凡間之壇化為三清聖境。”石高靜問:“真能那樣?”周道長點頭道:“真能。我親眼見過。現在師父年紀大了,一般不登壇了。但是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師父登壇主持黃籙齋,我在一邊作經師,念著念著,抬頭看見,有許多神靈從半空落到壇上,和師父一起踏起了禹步。”周道長的話讓石高靜將信將疑,心想,他描述的場景,也許是他恍惚時的幻覺罷了。但他知道,江老道長的確來曆不凡:他出身道士世家,祖孫三代都在龍虎山天師府受過籙,都擔任過這城隍廟的住持。

他點了點頭又問:“江道長做高功還有什麼高妙之處?”周道長說:“他會自撰青詞。”石高靜說:“是嗎?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寫的。”他知道,青詞是古代齋醮科儀中的一種文本,相當於官員的奏章,不同的是,官員的奏章給皇上看,而道士的青詞給天神聽。在古代,許多文人都或受皇帝之命或受齋主所托寫作青詞,因而青詞成為一種常見的文體,如歐陽修、陸遊等都寫過。有一些人,還因為青詞寫得漂亮而升官,明朝嘉靖帝愛好青詞,內閣十四個輔臣,有九人是通過撰寫青詞起家的。直到近代,還有一些作家會寫青詞,像龔自珍的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實就是青詞裏麵的句子。

周道長從抽屜裏拿出一個手抄本給石高靜,說:“你看看,這上麵都是我師父寫的。”石高靜看見本子用一種青綠色的紙張裝訂,就問:“這是什麼紙嗬?”周道長說:“青藤紙。青詞就是由此得名的。”石高靜拿到手中翻開看看,裏麵的青詞有幾十篇之多,內容有頌神,有消災,有祈福,有祝壽,多是四六駢體,文采斐然。

聊了一會兒,周道長說時間差不多了,起身到門口看看,指著位於院子東南角的客堂說:“會客室的窗子開了,會長肯定在。”就領石高靜過去。進了客堂,他向長著一張大紅臉的知客道士介紹了石高靜,說明來意,知客點點頭,走進了裏屋。周道長讓石高靜在這兒等著,他要回去值殿,說罷轉身走了。很快,知客道士從裏邊出來說,石道長請進。

會客室裏,江道長手端茶碗站在那裏,正看牆上掛著的一幅畫。他今天沒穿道服,著一身褐色唐裝,梳著背頭,加上他麵容清臒,像個滿腹經綸的老知識分子。石高靜拱手說一聲“會長慈悲”,向他屈身打躬,作了個圓揖。江道長看著他一笑:“石當家免禮。”石高靜尷尬地搖頭道:“讓會長見笑了。我當誰的家?我是喪家之犬嗬。”江道長指著牆上的畫說:“誰說你是喪家之犬,你的家不是在那裏嗎?”石高靜過去看看,原來這是一幅國畫,用簡繁結合的手法畫了瓊頂山全貌,從上麵可以看到瓊頂,看到玄溪,看到希夷台和逸仙宮,唯獨沒有玄溪水庫。石高靜說:“這是過去畫的吧?”他看看題款處,“瓊頂春意”四字之後,是“霞友道人庚子仲春寫於印州”。他見這畫有些泛黃,裝裱很是破舊,就問:“不知作這畫的時間是哪個庚子?”江道長說:“應該是光緒年間。”石高靜點頭道:“哦,1900年,距今整整一百年了。這個霞友道人是誰?”江道長說:“不清楚。昨天城裏有個人找我算卦,送給我這幅畫,說是家傳的。我問他知不知道畫家是誰,他說不知道。但不管是誰,這畫還是蠻有味道的。”說罷,又去欣賞。

石高靜心想,江道長預測功夫甚高,我不妨借這畫問問我的前程,就說:“請問江道長,你看瓊頂山還能重現這幅畫的情景嗎?”江道長看他一眼:“你想問這事?”石高靜點頭道:“對。你讓我應師兄到美國把簪子交掉,可是接簪之人現在不知所措,請道長指點迷津。”江道長端起手中的茶碗呷上一口,說:“帶美元了嗎?”石高靜沒想到江道長會向他要錢,而且是要美元,就強笑著說:“我不知道會長要美元做卦金,已經到銀行換成人民幣了。”江道長將頭一搖:“那不行。你能給別人美元,也得給我。我也想嚐一嚐懷揣美元的滋味。”石高靜忽然明白,江道長這是在批評他,嫌他那天向道士們發美元的做法過於顯擺,於是站在那裏麵紅耳赤。

窗玻璃忽然被人敲響。二人轉臉去看,原來窗外站著一老一小兩個女人,那個小女人是個孕婦。江道長走過去問她們有什麼事,老女人小聲說:“大師,我想找您推個八字,可是知客不讓見您,隻好在這裏求您了。”江道長問:“你要我給誰推?”老太太向小女人的大肚子一指:“給我孫子。”石高靜覺得蹊蹺,就說:“孩子還沒出生,怎麼推八字呀?”孕婦羞羞地一笑:“我婆婆的意思是,讓我臨產之前,找個好時辰去醫院作剖腹產。”石高靜想:前幾天和米珍說剖腹產的事兒,光知道有醫院想創收的原因,有孕婦怕難產的原因,沒想到還有想讓孩子有個好八字這一種,就笑道:“大道自然,何須強為?”

老太太卻繼續央求:“道長,大師,你們快給我們算算吧!人的命,天注定,要是我孫子能有個好八字,一輩子光享福,不受罪,那有多好!我媳婦的預產期是下個月21號,你看,是提前幾天好呢?”少婦也說:“我和我對象的命都不好,都沒能上大學,沒幹上好工作,可不能叫我孩子也像我們這樣。大師,麻煩你了!”江道長笑道:“你們錯了,八字哪能決定人的一生?你們知道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吧?”老太太說:“知道。他怎麼啦?”江道長說:“他登基做了皇帝,認為是自己的八字好,擔心和他同時出生的人會和他爭天下,就下令在全國查找。查來找去,還真找到了一個。你猜那人是幹什麼的?是養蜂的,他養了十三窩蜜蜂,和天下十三省的數字一樣。朱元璋就放了心,沒有殺他。他的八字和朱元璋一樣,卻為何沒當上皇帝?因為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不隻是八字,還有許許多多的其他因素。”

說到這裏,他抬手一指:“你們瞧瞧,那大殿前麵掛了什麼?”石高靜抬頭去看,原來大殿的簷下有一個紫黑發亮的大算盤,每一顆算珠都大如缽盂,剛才他光看門邊對聯去了,沒注意到這件東西。老太太看了說:“那不是個算盤嗎,什麼意思?”江道長說:“意思很明白:人算不如天算。”石高靜也說:“對,人算不如天算,還是順其自然為好。你真要讓你孫子提前出生,說不定會抱出個先天不足的孩子,讓你們煩惱一生。”少婦聽了這話滿臉緊張,說那就不去割肚子了,順其自然吧。老太太隻好咂咂舌頭,滿臉遺憾地走了。

石高靜又去看那算盤。他見算盤一共十三檔,中間是空檔,兩旁各用算珠標示出六個數,左起為9、7、36、72;右邊則是1、2、3、5、6、8,就問江道長這是什麼意思。江道長說:“首先,它表示從1到10.”石高靜仔細看了看說:“不對嗬,我隻看出8個數,沒有10和4.”江道長說:“你看,上麵不是一共標出了十個數字?這就是10.另外,9、7、6、8四個數暗寓了4,因為這幾個數在易學中稱為四象。”石高靜點頭道:“噢,原來10和4是隱藏其中的。”江道長說:“算盤上用這十個數字,是有講究的。《易經》裏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奇,奇數之和為二十五;地數偶,偶數之和為三十,天地之數總和為五十五。用這些數字,可以推導陰陽變化、屈伸往來之機。另外,算盤上的這些數從9開始,以8殿後,是有講究的,也與《周易》有關。左9為老陽,7為少陽,右6為老陽,8為少陽。如果你懂得筮法就知道,筮得9和7為陽爻。不過,得9,便是老陽,其爻要變,7則不變。筮得6和8為陰爻,隻是逢6為老陰,其爻應變,8為少陰,其爻不變。卦象中凡陽爻便稱為九,陰爻便稱為六。9、7、6、8這四個數字決定了筮的結果,也就是會得哪一爻。積六爻而成卦,所以這裏暗藏了占卦的全部消息。算盤上的數字從左往右讀,陽在左,陰在右。依照古代方位圖,上方為南陽,下方為北陰,左為東,右為西,東屬陽,西屬陰。所以。兩個陽數居左,兩個陰數居右。”石高靜問:“哦,真是玄之又玄!那麼,中間一檔為何空著不用呢?”江道長說:“那一檔為虛,代表了道。”石高靜點頭道:“原來它的作用更是無窮大。它代表了道,後麵的數字是1、2、3,是否寓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江道長說:“對,就是這樣。三生萬物,萬物無限,但每一物都具備五行,所以3的後麵還跟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