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小蟲看佛像(1 / 1)

春天,岸邊的柳枝爬上綠苞,所謂“東風柳枝長”。葉苞好像從伊水河裏爬上柳梢,為了看一眼龍門大佛。奉先寺的盧舍那佛像四季安詳,對眼前景物視若不見。春天不一樣,大佛喜滿身心,看萬物生長。伊水河的水量在春天大了,生靈們開始活動,小鳥兒飛來飛去,在空中結一張透明的網,兜住春色。小蟲子從冬天醒過來,緩緩地爬向石窟。龍門石窟存佛像十萬八千尊,最小的佛隻有兩厘米。小蟲要找小佛像。

小蟲拿佛菩薩當作自己的朋友。兩厘米佛像的洞窟是菩薩的家,也是小蟲的家。這裏清涼,遠處的伊水像漫過了對岸,其實隻在往前流。水流到洞龕這一段,慢得像集合的隊伍散開了。河水慢慢看這些佛像。佛像經兩千年人間風雨,莊嚴如故,俯視有情國土。小蟲覺得佛像等待與自己相逢。佛也這樣回答小蟲:為了等你,化為石像。小鳥兒也飛到佛像的龕裏歇腳。無數翠鳥從四麵八方飛到這裏,在佛像腳下肩上,好像長出了一簇簇綠葉子。

大佛年年看到此景,嘴角些微含笑。佛對一切生機無不歡喜。草芽、葉苞和小鳥遺落在空中的羽毛,都在宣揚生的美。生命,僅就美這一項就是一個寶,而生的意義可謂貴。多麼卑下殘缺的人,他生命的價值對家人親友都寶貴。人看佛像,佛像看人,均栩栩如生。盧舍那佛是龍門石窟裏保存最好的大佛,高十七米多,唐皇李治、武則天夫妻鑿成於六七五年。盧舍那的梵文意思為“遍體光明”。在一千三百多年間的每一個早晨,第一抹朝暉裏的大佛如披金紗,景色一定動人心魄。陽光把佛像一點點照亮,金色一點點加深。唐朝的工匠們看曦光中的大佛眉目清晰,眷戀這一塊土地。杜甫詩“孤舟一係故園心”,就是在洛陽。佛的麵龐和衣褶上,滑落過工匠的淚珠和汗滴。我們走走站站看大佛,卻說不出佛的表情裏的深蘊。寧靜裏、莊嚴裏、親切裏還有更深的意味,對這些,佛不從表情裏透露。每個遊人帶著對佛的印象回家,一人一個印象,都喜悅。雕像達到這樣的境界不可思議。如果沒有龍門石窟,中國就沒有在人類曆史占有頂峰位置的石雕藝術。

春天裏、晨曦中、月夜下看奉先寺大佛,最為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