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酒肆被人調戲的賣酒醜女,救了林平之。林平之記掛父母,不肯獨自逃生。眼見爹媽被人縛在馬背上牽走,卻又連叫一聲都不敢。為了搭救父母,忍辱偷生,屢屢受氣,甚至因為乞討而被農家婦女百般羞辱,林平之一再忍耐。一路乞食,趕往福威鏢局以外的其他鏢局,各分局其實都已被青城派占領鏟平,餘滄海原是精心策劃鏟除福威鏢局的。本有機會殺死兩個青城派弟子報仇的林平之卻在猶豫中放棄,認為非大丈夫所為。茶館聆聽到江湖要聞,劉正風金盆洗手。洗手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議論衡山派中的門戶之爭,莫大先生現身,露了一手驚人絕技,緩緩走出茶館。

心理分析

重創之下,林平之一再受到侮辱,這個故事情節,對於林平之心理的變化,甚至於後來心理變態、性格極度扭曲,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先回顧一些他受辱的細節。

酒肆有人調戲婦女,林平之路見不平,被人罵“兔兒爺”,就跟今天北京話罵人“不是個爺們”、“娘娘腔”差不多,堂堂福威鏢局的林少鏢頭,怎能受得了這口氣,與人動手之後,林平之嬌氣漸挫。領口被人抓住,便要他磕頭,對方臂上加勁,將林平之的頭直壓下去,越壓越低,額頭幾欲觸及地麵。

林平之被救,心中記掛父母,不肯獨自逃生,眼見父母被人縛在馬背上,張口欲叫“娘!爹!”卻立時硬生生地縮住。

下麵一個細節描寫實在太精彩,而且對林平之的心理影響一定非常之大,筆者忍不住全文引述。這個細節是林平之向一農家婦女乞食。為搭救父母,又身無分文,解決不了吃飯的問題,隻能去乞討,運氣不好,第一次就碰了一鼻子灰。

行出數裏,來到一個小村莊,他走向一戶人家,囁囁嚅嚅的乞討食物。他一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哪裏曾向旁人乞求過什麼?隻說得三句話,己漲紅了臉。那農家的農婦剛和丈夫慪氣,給漢字打了一頓,滿肚子正沒好氣,聽得林平之乞食,開口便罵了他個狗血淋頭,提起掃帚,喝道:“你這小賊,鬼鬼祟祟的不是好人。老娘不見了一隻母雞,定是你愉去吃了,還想來偷雞摸狗。老娘便有米飯,也不施舍給你這下流坯子。你偷了我家的雞,害得我家那天殺的大發牌氣,揍得老娘周身都是烏青……”那農婦罵一句,林平之退一步。那農婦罵得興起,提起掃帚向林平之臉上拍來。林平之大怒,斜身一閃,舉掌便欲向她擊去,陡然動念:“我求食不遂,卻去毆打這鄉下蠢婦,豈不笑話?”硬生生將這一掌收轉,豈知用力大了,收掌不易,一個踉蹌,左腳踹上了一堆牛糞,腳下一滑,仰天便倒。那農婦哈哈大笑,罵道:“小毛賊,教你跌一個好的!”一掃帶拍在他頭上,再在他身上吐了口唾沫,這才轉身回屋。林平之受此羞辱,憤懣難言,掙紮著爬起,臉上手上都是牛龔。正狼狽間,那農婦從屋中出來,拿著四支煮熟的玉米棒子,交在他手裏,笑罵:“小鬼頭,這就吃吧!老天爺生了你這樣一張俊臉蛋,比人家新媳婦還要好看,偏就是不學好,好吃懶做,有個屁用?”林平之六怒,便要將玉米棒子摔出。那農婦笑道:“好,你摔,你摔!你有種不怕餓死,就把玉米棒子摔掉,死你這小賊。”林平之心想:“要救爹爹媽碼,報此大仇,重振福威鏢局,今後須得百忍千忍,再艱難恥辱的事,也當咬緊牙關,狠狠忍住。給這鄉下女人羞辱一番,又算得什麼?”便道:“多謝你了!”張口便往玉米棒子咬去。那農婦笑道:“我料你不肯摔。”轉身走開,自言自語:“這小鬼餓得這樣厲害,我那隻雞看來不是他偷的。唉,我家這天殺的,能有他一半好脾氣,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