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注重學科發展的前瞻性,兼顧科學性與可讀性。國際經濟貿易是一門最能體現世界經濟貿易活動時代特征與發展趨勢的學科,其活動的特征決定了它的知識體係是開放性的。作為一本具有本科層次與麵向應用特色的大學教材,無論是對環境的分析、理論的闡述,還是政策的介紹,都必須隨著國際貿易現實的發展而不斷更新,發揮教材的發展導向和前瞻性功能。為此,本教科書注重學科發展的前瞻性,強調對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新領域、新現象、新理論、新規則的介紹,引導學生拓寬知識視野,正確理解國際貿易活動的現實,把握其未來發展趨勢,尋求國際貿易實踐中遇到難題時解決的方法和途徑。同時,兼顧科學性與可讀性,在保證基本概念規範與準確的前提下,語言力求簡練、生動,盡量用圖表說明,減少用數學語言表述問題,以體現語言的時代感。
(5)注重因材施教,提供教與學的選擇空間。教科書與學術著作和通俗讀物有著嚴格的區分。本書的一部分內容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在解釋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的時候,還較多地使用了經濟學的分析工具。但由於學生的要求和發展是有差別的,教科書必須適應和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適合於各種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取舍。為此,我們注重因材施教,提供教與學的選擇空間,將知識內容分為三個層次,不同層次確定了不同的編寫要求。第一層次:學生必須掌握而不需教師講授的內容述論並重,便於學生自學與掌握;第二層次:教師重點講授的內容輕述重論,給教師教學留下足夠的發揮空間,加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第三層次:學生選學的內容隻述不論,給學生以充分的探討空間,激發其創新意識。
本書是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21世紀應用型本科係列規劃教材和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由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楊健全同誌擔任主編,提出編寫大綱;由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董斌昌和王茜草同誌擔任副主編。參加編寫工作的有: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楊健全(第1、8、15、16、17章),董斌昌(第4、18章),王茜草(第3、21章);電子科技大學楊小力博士(第2章);長安大學孫銘博士(第25章);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史冬梅(第11、12章),王小青(第5、6、14、22章),宋爽(第10、23、24章),劉超(第9章),高小敏(第13章),楊昭(第19章),任曉燕(第26章),張武康(第27章),趙娜(第28章);西北政法大學王亞玲(第20章);西安培華學院副教授楊柏歡(第7章)。全書由楊健全教授審核、修改、總纂和最後定稿。
本書是集我們多年教學和研究的內容而成的,在編寫過程中,曾得益於眾多經濟學前輩和同仁的指點幫助,並參閱了國內外有關資料和著作。另外,還得到了我的學生劉曉楠、汪東碩士的幫助,他們在查找資料、案例收集和校稿方麵提供了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表示謝意。
眾所周知,要編寫一本係統性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科書並非易事,我們也隻是初步嚐試,盡管幾易其稿,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由於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肯定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以便我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加以修改和完善。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類、管理類和相關專業本科生的使用教材,亦適合廣大的對外經濟貿易研究人員、業務人員使用參考。
2009年2月16日
§§第1章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