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刷新心態(1)(2 / 3)

無論是“活在當下”,還是“享受過程”,你喜歡哪種說法,就用哪種說法。但是,請你確保在做決策的時候,要問自己一句“我會樂在其中嗎?”從起點到終點,其間所有的東西都是你的人生經曆,所以,盡可能多多收集它們吧。生活和事業都是你的人生。拿出時間,現在就開始真正地生活。這裏延遲一點,那裏延遲一點,加起來就是延遲了的一輩子。就像蘭迪·科米薩提醒我們的:“過程就是回報,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刷新心態1

做你一直想做的事情,現在就做

發現事物好的一麵

喬丹·麥爾納

小時候,我家離學校很近。每天早晨,我包好午餐,走出門去,踏上那條短短的路去上學。每當我快走到門口那座小山丘的時候,我會回頭向媽媽揮手。在我的記憶中,媽媽會一直站在門廊上,揮手向我告別,目送我翻過小丘。關於這些早晨,我還有個清晰的記憶,就是每天早晨我出門去的時候,她都會對我說同一句話。她會快活地看著我說:“要發現事情好的一麵喔。”這句話深深刻在我腦海裏,直到今天,我依然能清清楚楚地聽見它,連語調都跟母親當年說的一模一樣。我對這句話的印象太深刻了,它已經融進了我為人處事的準則之中。

在初創企業裏,總有事兒要幹。你要搞定新客戶,準備產品上市,管理團隊成員,取悅董事會,還得趕去“救火”。

這樣一來,人很容易盯著不足之處。在適度野心的驅使下,眼光挑剔一點是有好處的,可許多人掉進了永不滿意的陷阱。在初創企業中,混亂是在所難免的,這是創業的天性。養成習慣,關注事情好的一麵,這對你有好處。與其帶著挑剔的眼鏡四處尋找“哪裏做錯了”,不如多想想“哪裏做對了”。

在追尋並維持事業成功和人生幸福的旅程中,養成“尋找好的一麵”的心態,無論對事業還是對生活都有好處。這不僅是因為積極樂觀的心態會影響你的情緒,紓解壓力,提升整體的幸福感,而且研究已經一次又一次地證明,如果你認定某件事必將發生,這個信念真的具有影響現實的力量。

早在1968年,羅森塔爾(Rosenthal)和雅各布森(Jacobson)就確證了,期望能夠直接影響事情的結果。他們把這個自我實現的現象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此名來自於古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

在商界,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結果每天都能看到,你也可以把它運用起來。比如,如果有謠傳說某間銀行要倒閉了,人們就會紛紛擠兌,於是預言實現。在個人層麵上,如果你期望同事們達到更高的績效標準,實踐表明,總體上他們真的就能達到你的期望。

正如美國作家約翰·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說的,“當旁人期待一個人成就卓越的時候,他就會去追求卓越,這是人的天性”。

這並不是說,你不必付諸努力就能成功。你應該努力去做,但你要留心去尋找事物好的一麵,你發現的很可能比想象中多。

絕大多數人都習慣去留意身邊人犯的錯誤,而且馬上就指出來。就像肯尼斯·布蘭佳(Kenneth Blanchard)和斯賓塞·約翰遜(Spencer Johnson)在暢銷書《一分鍾經理人》(The One Minute Manager)裏說的那樣,你可以把這個習慣反過來,盡力去“抓住某人做對事情的那一刻”。當你有所發現的時候,請稱讚他們。這個方法看似違反直覺,但它不但能提升你的工作效率,還能提升你(以及每一個人)的幸福感。

刷新心態2

把今天所有做得好的事情都挑出來,提出表揚

像重視孩子一樣重視平衡

喬丹·麥爾納

在前麵的章節中,我們提到過卡特琳娜·菲克和Flick'r,現在咱們來詳細地看看她的故事。2004年上線的Flick'r讓數百萬用戶可以通過網絡管理並分享照片和視頻。在卡特琳娜和創業搭檔巴特菲爾德(Stewart Butterfield)的帶領下,網站蓬勃發展起來,到了2010年9月,Flick'r上已經有來自世界各地用戶上傳的50億張圖片。由於Flick'r迅速地成了互聯網上的大熱門,雅虎拋來了橄欖枝,提出了購買意向。最終協議談成了,卡特琳娜和巴特菲爾德在2005年3月將網站出售給雅虎。這一對創業夥伴的成績是許多人隻敢在夢裏想想的——僅在上線13個月之後,就把公司賣了一大筆錢。卡特琳娜後來被《時代》(Time)雜誌選為“10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還登上了《新聞周刊》(Newsweek)的封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