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創業者,卡特琳娜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可金錢並不是她最主要的動力,她深深明白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價值,而在她早先的事業生涯中,這種平衡並不常出現。卡特琳娜的新搭檔克裏斯·迪克森(Chris Dixon)也有類似的經曆。
“我們第一次創業的時候,很多時間都耗在了抓狂上,對時間的運用不夠合理。如果做得更好的話,本可以每周工作45小時就完成相同的工作量,但當時我們每周要工作60~70小時。按我的經驗來看,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卡特琳娜說。
在卡特琳娜看來,平衡應排在首位,她相信自己已經找到了獨門秘籍。
“我盡力把創立Flick'r時得到的經驗教訓用在新公司裏。這麼做,主要是因為我必須這樣。現在我有了一個3歲的小女兒,她改變了一切。從前我的工作時間可以無限延長,可現在再也不行了。可不知怎麼的,我竟然也能完成相同的工作量。”
絕大多數人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請把孩子列在清單上的第一名。如果你還沒有,就假裝自己有一個。換句話說,把你人生中所有的重要事情(想要實現平衡生活而不可缺少的那些事)當做你的孩子,給它們足夠多的關注,就像真的做了父母一樣,無論如何都不會減少分配給它們的時間。
例如,你特別喜歡打乒乓球,認為這對維持生活平衡特別重要,可你又抽不出時間來練球,怎麼辦?把它當做你的孩子。而且最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覺得這“孩子”給你丟人。驕傲地大聲說出來你要去做什麼,讓整個世界都聽見你乒乒乓乓的打球聲。
站出來挑戰傳統是需要勇氣的,但漸漸地,批評你的人會轉而支持你。因為他們親眼見證了打乒乓球是如何讓你變得更快樂,也更高效的。
不要把追求平衡隻當做一個虛幻的目標,把它融入你的日常時間表,給予它應得的關注。如果你有孩子,你就得回家去照顧他們。把“平衡”看做孩子,就像對待孩子一樣,去盡心盡力地嗬護它。當你告訴別人,你要跟朋友們去吃晚飯的時候,別不好意思,盡管去,正是這些事情能夠幫你維持巔峰績效。
刷新心態3
捍衛那些能幫你實現生活平衡的事
在家庭生活中創造“心流”時刻
馬丁·本耶格伽德
說句實話,當我們真的打心眼兒裏熱愛某項工作的時候,不少人會感到,比起做家事或參加休閑活動,我們更容易全心投入工作。比起換尿布來,製定產品上市計劃的時候我們更有精神頭。比起吃晚餐,參加投資人會議的時候我們更容易集中精力。跟孩子相處時的那個你,不像跟客戶相處時的你那麼神采奕奕,那麼滿腔熱情。要是不在意這個問題,對於熱愛工作的我們來說,這會變成可怕的陷阱。我們訪問的這些榜樣人物都對這個挑戰十分留意,在他們看來,對人生中一部分事情全心投入是不夠的,他們力求在人生的所有方麵都感受到愉悅。
在前麵的章節中,我們提到過韓寧·達文尼的故事。對於這個問題,他的對策就是“心流”。心流指的是這樣的時刻,時間和空間好像都停住了,你百分之百投入,聚精會神地做著麵前的事情,你不想去別的任何地方,也不願想別的任何事情。心流是個奇妙的境界,一般來說,進入心流狀態需要三個先決條件:
對我們來說,這項任務很有意義;
我們的能力水平跟眼前問題的難度很匹配,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
這項任務的目標很清晰,而且讓人有即刻的滿足感。
近些年來,我們越來越擅長想些辦法,在工作中進入心流狀態。對於創業者來說,這話尤其正確,因為願景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並肩追求願景的戰友也是我們自己選的。但是,在個人生活中情況如何呢?
在家庭裏,總是眾口難調,不容易找到大家都願意做的事。孩子想玩,可你想做飯,這背後隱藏的挑戰往往很難察覺。在你看來,玩芭比娃娃是個很無趣的事情,你的思緒不禁飄回了收件箱前,引起了孩子的不滿。其實還有別的辦法。試想以下場景:你們剛剛搬家、打理整個花園、給房子刷漆、做度假計劃、搭建遊戲室、用樂高玩具搭出一整個城鎮、把左鄰右舍都請來吃燒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