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現在就行動(2 / 3)

如戴爾·卡內基所說:“先把最難的事情做完,容易的事情會照顧好自己的。”

現在就行動3

明天早上起來,先把困擾了你一周的那件事做掉

尋找意義

馬丁·本耶格伽德

永不滿足是好事嗎?如果放到創業者身上,絕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是”。但是,這是單從工作業績的角度來看的,並沒有把你的個人幸福算進去。

永不滿足的饑渴感不是幸福,隻要你處在饑渴狀態,你就會不知疲倦地想法子讓自己滿意。對我們創業者來說,問題在於,一次成功永遠無法滿足我們。我們的眼睛會立即望向下一個山頭,饑渴感再度在腹中升起。

許多人認為,“渴望挑戰”的反義詞就是懶惰或不思進取。在很多情況下的確如此,但事情還有另一重境界,在這種狀態中,你充滿活力和幹勁,同時又驚人地滿足。這種境界就叫做“意義”。

一旦你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你就再也無需被別人督促,甚至無需督促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你不會失去勇氣,你也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拿自己和他人作無謂的比較。你變得高效了,朝著自己的使命前進,從而感受到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摯的幸福。

聽起來完美得不像真的,是不是?不幸的是,絕大多數人認為這不是真的。但它之所以不像真的,是因為我們沒有去有意識地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而不是因為這種幸福又滿足的境界不存在。如何找到人生的意義並無公式可循,但當你看見它的那一刻就會明白。一旦你找到了它,就再也不會猜疑。

你為什麼要做現在從事的事情?為了掙錢嗎?讓父母為你自豪?證明你夠優秀?因為這事看起來有可能成功?還是因為你按捺不住想做的衝動,因為你打心眼兒裏熱愛這件事,熱愛它給你和他人帶來的影響,因為每次你專心致誌地做這件事的時候,仿佛天幕“唰”一下拉開,鳥兒開始歌唱?

隻有你能分辨出其中的區別,隻有你能采取行動。

身為創業者,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當然是個好開始,但這還不夠,你還有責任讓團隊裏的每一個人都找到他們人生的意義。謝家華(Tony Hseih)在美捷步裏做到了,克裏斯蒂安·斯塔迪爾在Hummel裏做到了。他們創造出了富含意義的氛圍和環境,企業的身份和形象是如此清晰、如此強大有力,以至於能夠吸引到追求同樣人生意義的人才,並且支持他們每一天都活出意義,活出精彩,結果就是大家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同時呈指數級增長。

公司的領導人和創業者常常感到,團隊成員們不如自己那麼殫精竭慮,那麼用心。他們為此十分困擾,以為更嚴格的管理或控製能夠解決問題。但他們沒有注意到的是,這是因為當初的預備工作沒做紮實,所以如今要付出代價——公司缺乏清晰的、激動人心的使命;選人的時候,沒有招募到那些真心受到感召的人才;也沒有確保每個人都理解自己在公司中的角色,以及對全局的貢獻。

這樣的領導者無異於自己搬磚頭砸自己的腳,事實上,他們應該做的,是回溯到為公司設計藍圖的那一刻。有時,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在自己身上找到了這樣的影子,挑戰就在於落入陷阱之後,你要迅速意識到問題所在,然後回到正軌。

如果你還沒有找尋到人生的意義,那麼就把今年的主題定義為“找尋之年”吧,尋找並活出自己的意義來。甩開恐懼,不必有任何保留。把下一年的主題定位為“大家的意義”,讓團隊裏的每個人都能擁有這種美得不可思議而且生產力驚人的狀態。

你可以從以下五個問題開始:

1.我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最幸福、最快樂?

2.為什麼這件事讓我感到這麼幸福?

3.我該如何圍繞這件我最喜歡的事建立一樁生意?

4.哪些因素在阻擋我?

5.我將如何克服這些困難,並在未來的12個月內為自己建立一套全新的、支持我活出意義的人生計劃?

“幸福的人生,就是跟你真正的天性協調一致。”

——馬庫斯·安涅·塞涅卡(古羅馬修辭學者、作家。——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