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探索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1 / 2)

第十一節 探索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評羅必良等著的《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趨勢、機理及對策》

李周

在經濟增長目標越來越高和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緊的激烈衝突中,在經濟體製轉軌、經濟結構轉型與經濟發展方式轉換的關鍵時刻,如何化解人口增長的壓力、鬆弛資源存量的約束和扭轉環境惡化的趨勢,以確保我國農業、農村持續健康地發展,從而使社會、生態與環境持續發展,已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農業和農村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出路究竟在哪裏?由華南農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羅必良、李大勝、王玉蓉等多位專家集體撰寫、山西經濟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的《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趨勢、機理及對策》一書,對此做出了積極而有益的探索。該書為中華農業科教基金項目“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最終研究成果。

該書的第一篇為背景研究。這一篇著重探討了3個問題:生態經濟綜合評價的邏輯框架;我國農業發展的曆程及其評價;我國農產品供給的總量、結構和製約因素。第二篇為發展趨勢研究。在構成這一篇的3章中,首先分析糧食與農業資源雙重短缺的現狀與根源,然後評價農業資源的承載力和未來趨勢對農業發展方式的影響。第三篇為機理研究。這一篇討論的3個問題是:資源的不確定性;環境外部性效應對農業的影響;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的“信息—決策”機製與“激勵—約束”機製,以及資源永續利用與食品安全的協調機理。第四篇為對策研究。該篇討論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工農業關係調整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途徑;緩解農產品供需矛盾的諸方案比較;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區域策略與政策調整;政府和市場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本書特色及創新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選題準確,構思新穎

該書的研究緊扣國際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和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提出的研究方案與思路正是國際學術界剛剛破題研究的問題,尤其是基於可持續發展思想,對一個國家在體製變革與經濟快速增長條件下,農業資源和環境保護以及發展問題進行研究的尚屬少見,因為國外的研究主要著眼於“後工業化社會”的環境保護與發展模式選擇問題,並未關注在經濟體製轉軌、工業化迅速推進與經濟快速增長背景下的農業資源和環境保護及其可持續發展問題,同時,國內這方麵進展迅速的研究主要是生態農業的理論與實踐,多數研究忽視了急劇變革的背景條件,因而缺乏現實指導性與可操作性。本書的研究正好彌補了上述缺憾。該書認為,我國農業生存的基本條件麵臨著嚴重的資源約束與日益惡化的環境態勢,特別是鄉鎮企業崛起所引發的資源和環境問題。因此,基於資源替代的困境,結合技術處理問題的具體性和微觀性與製度處理問題的一般性和宏觀性,該書提出了生態—經濟—產權—政府—市場的技術思路,構思了通過保護、開發和利用農業資源促進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邏輯線索,即:資源產權化、產權市場化、市場規範化、規範科學化。

二、方法多樣,視野開闊

該書以“認清國情、解剖農情、分析問題、尋找對策、支持決策”為目的,通過對我國農業發展曆程的回顧與對生態經濟學的反思,運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曆史分析與現實分析、演繹分析與歸納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引進當代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最新的理論和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及行動方案的具體設計與可行性研究。該書克服了國內現有研究尚處於現狀描述與問題列舉的淺層階段及研究多是思辨性成果的缺陷。同時,全書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視野,貫穿可持續發展思想,立足於經濟、資源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整體高度來思考問題。比較突出的是,在生態經濟評價中作者構思了一個包含風險、資源、環境、製度結構和組織製度的邏輯框架,對中國農業發展演化曆程進行宏觀評價:在農業資源的承載力評價中,運用生態經濟閾限模型分析了適度人口條件下的資源開發原則;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機理研究中,突出了資源不確定性和環境外部性效應對農業的影響,探討了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的“信息—決策”機製和“激勵—約束”機製,並對食品安全與生態安全的協調機理進行了分析;在對農業產業關聯效應的分析中,剖析了在計劃經濟時期的傳統二元經濟結構和轉型發展時期的三元經濟結構下,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與治理障礙,並重點探討了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的理論方法、實施手段及製度建設;通過進一步的國情分析與國際比較,闡明了如何確立合理的目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