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節 《現代產業經濟理論與政策》評析(1 / 2)

李肖敏寇誌紅

為了適應我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組織合理化、健全和完善產業政策的需要,南開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述英女士主編的《現代產業經濟理論與政策》對這一問題作了係統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係列科研成果。這本書是王述英的《第三產業:曆史·理論·發展》的姊妹篇。該書的研究成果是對現代產業經濟學理論研究的新貢獻。

該書由4篇17章構成,其主要內容包括:產業經濟發展與結構分類、產業關聯分析、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高新技術產業化及其在產業結構優化中的作用、產業組織理論、中國產業組織現狀及其合理化、中國產業布局由均衡向非均衡的轉變、中國產業地區布局戰略選擇、產業政策特征及政策體係、產業政策的國際比較等。通覽全書,這部書有以下3個主要特征。

一、產業經濟理論的論證與分析深刻而係統

產業經濟理論是一門新興的經濟學科,國內對該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且主要偏重於產業結構的研究,但是作為一門獨立的現代產業經濟學科,僅僅研究產業結構是不夠的。由於它是經濟學知識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對其進行了全麵、深入、係統的闡述。

本書把產業經濟學概括為四大係統,即產業結構理論、產業組織理論、產業地區布局理論和產業政策理論。在其理論體係研究的方法論上,作者不是單純地運用從理論到理論、用概念套概念的研究方式,而是在清晰闡明產業經濟理論本身的同時,還特別注重分析經濟問題產生的文化背景,根據現實經濟生活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在許多理論問題上融入了自己的觀點,提出不同的見解,因而在許多理論觀點上使讀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此基礎上全麵、係統、具體地分析了產業經濟學的理論淵源和體係構成,並提出了符合我國國情的、富有遠見的發展產業經濟的戰略和對策的理論依據。

作者還有一個重要觀點,即認為產業經濟理論作為宏觀和微觀經濟理論的中觀層次,是對完整經濟理論體係的重要補充,是人們係統認識和把握經濟理論與實踐所必需的一個層次。現代產業經濟理論從結構、組織、技術等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對經濟實踐的新認識和說明,是人們對現代經濟運行從全方位、多維度展開的研究成果。

二、產業政策選擇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早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的成功發展就令世人矚目,並由此引起世界各國政治家、企業家、管理者和經濟學家對產業政策問題的重視,從而推動了世界範圍內對產業政策研究的熱潮。

事實上,產業政策是整個產業經濟理論的出發點和直接歸宿。由於產業經濟理論的應用經濟學性質,決定了產業經濟理論研究與政策研究的緊密聯係。相應地,產業政策的製定與實施必須遵循全麵性、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序列性、國際性等經營原則。該書對於日本、美國、法國、英國、韓國等國的產業政策進行比較分析,並得出了有益的啟示:產業政策的積極作用在於增加國民生產總值、提高人力資本的勞動生產率、優化產業結構、吸收勞動就業、提高社會生產力整體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提高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質量等。因此,該書對產業結構政策、產業組織政策和產業布局政策的論述,都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