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俊
《農村經濟創新分析》(山西經濟出版社2001年12月版)是國風同誌積多年從事農村政策研究之心得潛心完成的一項學術成果。在這本專著中,作者以創新為主題,對我國農村改革和發展的過程及未來的走勢作了全景式的分析。這本專著在農村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方麵有了新的突破,是近年來農村問題研究領域一項很有價值的成果。
在過去的20多年中,我國農村改革和發展取得了一係列重大的突破:突破了人民公社製度,突破了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模式,突破了單一的集體經濟的所有製結構,突破了“以糧為綱”的單一的農村經濟結構等。正是這一係列重大的突破,使農民得以率先進入市場,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帶來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的曆史性巨變。回顧中國農村改革和發展的過程,總結中國農村經濟變化的規律,可以發現,創新是中國農村巨變的原動力。作者從創新角度出發來分析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抓住了問題的“牛鼻子”,對於揭示農村經濟發展的規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於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農村經濟的創新是一個包括廣泛內容的大題目,既要對這一問題進行全麵和係統的分析,又不能泛泛而談,是非常困難的。這本專著既突出了我國農村經濟創新這個主題,又將廣泛的內容有機結合了起來,邏輯縝密。農村經濟的創新概括起來可以分為3個方麵,一是製度創新,二是技術創新,三是由技術創新和製度創新帶來的結構創新。
從改革開放以來的情況看,製度創新對於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為此,作者首先分析了農村製度創新問題,作者對農村基本經營製度、股份合作製、土地規模經營、農村企業製度、就業製度、農業產業化組織製度、合作經濟組織和專業協會的發展及農村稅賦製度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進而對農村產業結構、農業內部結構、種植業內部結構、畜牧業內部結構、農業區域結構等結構創新問題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對於技術創新的路徑和趨勢也進行了探討。作者以農村經濟創新為主題,沿著這個思路建立起了對農村經濟進行分析的一個新的框架,作者將農村改革與發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有條不紊地納入這個分析框架之中。全書脈絡清楚、層次清楚、結構嚴謹、內容全麵,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原載《光明日報》,2003年6月17日。
作者單位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