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腹是腹腔鏡外科的關鍵顯露途徑。早期氣腹是將氧氣或空氣注入腹腔以治療腹腔結核。隨著腹腔鏡檢查的發展,氣腹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足夠的腹腔空間以便觀察。1901年德國的外科醫師Kelling在進行腹腔鏡檢查時用濾過的空氣製造氣腹。高頻電開始應用於腹腔鏡治療時,為了克服高頻電火花的副作用,Ferver報道了50例腹腔鏡檢查的經驗,推薦把氣腹的氣體由氧氣或空氣改為二氧化碳,因其不助燃,容易經腹膜吸收從肺部排除,一旦氣體進入血管形成氣栓易吸收和治療。從此,二氧化碳氣腹被普遍接受、沿用至今,並構成了現代腹腔鏡外科的重要病理基礎。
腹腔鏡的發展有賴於電子科技的發展。1952年Fourestier N發明了光學傳遞係統,將外界光源通過石英棒傳遞到內鏡遠端增加了亮度。1953年Hopkins將可曲性光導纖維引入內鏡領域,使我們得到了更逼真的鏡下圖像,他發明的Hopkins型腹腔鏡也一直沿用至今。1986年計算機集成電路微型攝像機的出現,將內鏡圖像傳送到電視監視器上,一改過去隻有術者能看到圖像的曆史,使所有參與者都可以看到放大和清晰的圖像。電視腹腔鏡的開發,開辟了腹腔鏡臨床應用的新紀元。
(高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