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腹腔內打結采用外科結比較多,外科結不易鬆脫。
(1)傳統方式的打結:腹腔內打結多數由術者雙手進行,右手握針持,左手用止血鉗或彎頭針持。縫合後先剪除縫針取出。右手握針持,左手的彎鉗先夾住左側線端,在針持上繞2-3圈,用針持將右側線端拉緊,即打成了第一個外科結,可防止打第二個結時第一個結鬆動。第二個結的打法是左手鉗夾住原來在右側因打第一結而拉到左側的線端,用與第一結相反的方向在針持上繞1-2圈,然後用針持夾住已在右側的線端,拉緊後便成一個外科結。完成外科結後便可剪除多餘的縫線。
(2)時鍾結:術者先用直針持夾住縫合線的左端,尖端抵住組織,針持體部向順時針方向轉動720度,然後用左手抓鉗夾住針持中的線端,術者張開針持所夾的線並用針持夾住線的右端,二鉗拉緊縫線便完成第一個結。第二個結是術者用針持夾住原在右側,因打結而拉到左側的線端,並沿反時針方向轉動針持體部480度,然後按第一個結的同樣方法完成第二個結。其與第一種方法不同之點是第一種方法用左手抓鉗在針持上繞線,而第二種方法是針持夾住左側線端自身繞線。
(3)中國結:又稱方便結,用兩個針持將縫線的一端扭轉做成一個環,然後拉住線尾的器械保持不變,扭結的器械穿過形成的環去抓住縫線的另一端。為使收緊線結時方向正確,扭成的線環應使近端壓住遠端。中國結為一單結節,多用於滑結的補充結。
二、腹腔鏡的縫合技術
腹腔鏡縫合麵臨許多難點,如針線進入腹腔、持針方法、縫合技巧和帶針打結等諸多問題,隻要培訓和實踐過,腹腔鏡縫合能夠掌握。
1.縫合器械。腹腔鏡縫合通常采用無損傷的一體針線。針有兩種,一種是直針,另一種是雪橇針,很少用彎針或開腹用的弧針,這種針很難通過套管進入或退出腹腔。持針器外徑5mm,有直頭和彎頭兩種,不帶絕緣層,在夾持麵帶有小螺紋,便於術中夾持縫針,彎針複位針持主要用於抓持彎針時,使彎針自然轉成直角,鉤狀針持也是用來抓持複位彎針,腹腔境外科很少用。
2.針線進入腹腔方法。①通過套管穿刺鞘直接進針,用持針器距離針尾2cm處夾住縫線,直接通過5mm套管進入腹腔,此方法適用於直針和“雪橇”形針。也可通過10-12mm的套管鞘將常規手術用3/8弧度彎針送進腹腔。②腹壁穿刺口進針法:先將5mm的套管鞘從腹壁取出,將持針器套入套管穿刺鞘內,夾住縫線,先進針,再將套管放入原穿刺口。
3.鏡下縫合的技巧與要求。
(1)縫合的組織不可太厚。
(2)縫合時不以針持為主動,而把針持與針相對固定,用分離鉗或抓鉗夾起組織去靠針。
(3)針線暫時不用時可別在腹壁的腹膜上,以防丟失。
(4)縫線不可太長,以10cm左右為宜。
(周群 王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