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隋唐雖有興盛世,也有沉冤待雪昭
隋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僅僅經曆了兩朝皇帝就宣告了滅亡,但是,它的滅亡卻換來了一個真正強大和繁榮大唐王朝。唐朝在中國乃至世界曆史上都能稱得上是強盛的人類文明發展階段,在當時,中國的影響波及到了整個世界,天子之儀威懾八方。綜觀唐朝社會的各個方麵,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穩定的治世階段。
遠離了硝煙彌漫的戰場,回到公案台麵上來君臣們,戰爭策略已經不再是他們所要考慮的重點,對於權力的鬥爭卻又成為他們不得不麵對的問題。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卻勝過刀光劍影,處於權力漩渦中心,誰也沒有把握敢保證不被吞噬,不管是王侯或是將相。這個時期的冤案大多傾向於權力政治鬥爭方麵的失意者。
忠言逆耳罪 錚錚鐵骨冤
――高熲之冤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北周宣帝繼位,以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不久又遷升為大前疑。宣帝每次出巡,常命外戚楊堅留守京城,因此位望日隆。
北周宣帝是一個荒淫無恥的暴君。他恣情聲樂,多聚美女,以實後宮。立了五個皇後。頒布《刑經聖製》,用法苛刻,外自群臣,內至宮女,被杖打、誅殺的人很多,以致內外恐懼,人不自安,皆求苟免,這種情況對楊堅奪取政權自然極為有利。
本來鮮卑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政權,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漢族士人的力量。楊堅係出弘農楊氏,是士族中的高門,擁有宗兵(楊氏私兵)多至三千人。他在政治上是有一番打算的,曾經對密友郭榮說過代君而立的話。他做定州總管的時候,龐晃就曾向他建議策反。楊堅覺得這樣的時機雖然還沒有到,但所結納的人自然是越來越多,形成一個有力的政治集團,高熲便是其中的重要人物。隋開國後,高熲成為第一任宰相,盡心輔佐文帝和後來的煬帝,卻不想到最後竟因遭毀謗和猜忌而冤死。
武功赫赫,助隋開國
高熲(?~607年),一名敏,字昭玄,渤海蓓(今河北景縣)人。
高熲年少聰明敏慧,有大器之才,略涉書史,尤其善擅長詞令。17歲時,高熲被北周齊王宇文憲招納做記室。北周武帝時,高熲襲家爵做武陽縣伯,拜為內史上士,不久又升做下大夫。後來,高熲因在北周與北齊的戰爭中立有戰功,拜開府。不久,高熲又跟隨越王宇文盛在平息隰州(治所在今山西隰縣,轄境相當今山西石樓、隰縣、永和、蒲縣、大寧和孝義西南部地區)叛亂中立了功。
公元580年,周靜帝宇文衍即位。靜帝是個隻有六七歲的孩子,不能親理政事,外戚楊堅遂乘機總理朝政,都督內外諸軍事。
楊堅早就耳聞高熲精明強幹,且通曉軍事,足智多謀,於是派遣心腹楊惠去勸說高熲投靠自己。高熲欣然受之,所以,楊堅對高熲極為信任。
楊堅獨攬朝政後,為奪取北周政權,對北周宗室進行排擠乃至殺戮,並在各州安插自己的親信,從而引起北周宗室的不滿。靜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六月,北周相州(今河北臨漳縣西南)總管尉遲迥首先起兵,隨之關東各地紛紛響應,除幽、並二州外,關東諸州幾乎全部反叛,尉遲迥的軍隊迅速發展到數十萬人。與此同時,鄖州(今湖北安陸縣)總管司馬消難,益州(今四川成都市)總管王謙相繼在南麵、西麵起兵反叛。
在三方叛軍中,以東方尉遲迥最強。楊堅決定先解決東路的尉遲迥,遂征發精兵,任命老將韋孝寬為元帥。當韋孝寬來到武陟(今河南武陟)時,尉遲迥也派其子尉遲惇率十萬大軍南下到了沁水東的武陟,兩軍隔沁水對峙。這時,有人密告楊堅,說尉遲迥已用金錢收買了前線將領。楊堅擔心前線將領倒戈兵變,想派他的心腹老臣崔仲方去前線監軍,崔仲方借口父親在山東不肯去。楊堅又欲派心腹劉防、鄭譯前往,二人也均無去意。在朝廷諸將畏懼不敢受命平叛的情況下,高熲主動請纓。楊堅便命高熲為監軍,統一指揮各部隊。
高熲到前線後,決定先發製人,在沁水上架橋向尉遲惇展開了攻勢。尉遲惇覺察出高熲的用意,在沁水上遊建造了火筏順流而下焚橋。高熲料到此計,便在架橋的同時,在橋的上遊處修築了大量“土狗”(在水中積土,做成前尖後寬、前高後低、形狀像坐著的狗的防禦工事)。結果,尉遲惇放下的火筏全部被“土狗”擋住。
尉遲惇見一計不成,便布陣二十裏,指揮軍隊假裝後撤,企圖在高熲的軍隊渡河時,出其不意地發動突然襲擊。高熲將計就計,乘其後撤之機,揮軍搶占河灘陣地,在軍隊全部渡過河後,高熲命令把橋燒掉,以絕士卒反顧之心。這樣,高熲軍的士卒奮勇向前,大敗尉遲惇,使其十萬大軍非死即降。高熲乘勝進軍,粉碎了尉遲迥的反撲,共殲敵軍十四萬人,逼得尉遲迥自殺,並擒獲尉遲惇等,取得了平叛的勝利,穩定了局勢,為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高熲班師,得封義寧縣公,遷丞相府司馬。
楊堅篡權後,高熲任尚書左仆射、納言,被封渤海郡公,朝廷諸命官的權勢及被信任程度沒有能與之相比的。高熲不是圖功好利的人,執意傳位於蘇威,楊堅批準了高熲的請求。不久,由於突厥屢屢入侵,騷擾邊民,楊堅又恢複了高熲原來的官職,並任命高熲為左衛大將軍,鎮守邊關。高熲在抗擊突厥過程中戰功顯赫,楊堅對高熲大加賞賜,任命高熲為新都大監。同時,當時的一些規章製度也皆出自高熲之手。楊堅信任高熲,進而又提擢高熲為左領軍大將軍。
楊堅於公元581年廢掉周靜帝自立後,積極準備,醞釀統一。高熲在隋統一過程中竭盡全力,為隋朝統一中國立下了卓越功勳。
文治斐然,居功不驕
楊堅建隋後,高熲被任命為隋朝的第一任宰相。針對當時戶口隱漏、人口依附私家的現象,高熲創製了有名的“輸籍法”。隋建立之初,曾在全國大規模檢括戶口,使一百六十多萬人重新被編入戶籍。但高熲認為,單單檢括戶口是不夠的,政府雖然每年按定額征收租調,但軍事的調發,徭役、差役的征用,都與戶等有關。因此,地方官吏隨意劃定戶等,成為檢括戶口的一大障礙。為了使農民比較願意離開豪強,做國家的編民,高熲建議由中央確定劃分戶等的標準,叫做“輸籍定樣”,頒布至各州縣,每年元月五日,由縣令派人到鄉村,以三百家到五百家組成一團,依定樣確定戶等,寫成定簿。這就是著名的“輸籍法”。“輸籍法”實行後,大量隱漏、逃亡的農民重新成為國家的編戶民,五六年間,戶口數由五百萬戶激增至七百萬戶。國家稅收隨之增加,很快使天下糧倉無不盈積。高熲創製的“輸籍法”,在發展社會經濟、增強國力、鞏固新王朝的統治等方麵發揮了重大作用。
由於高熲的才幹出眾,功勳卓著,楊堅對高熲頗為尊重和信任,這反倒引起一些人的惱恨和妒忌。一些人,如右衛將軍龐晃及將軍盧賁等在隋文帝楊堅麵前進高熲的讒言。他們弄巧成拙,都被隋文帝罷了官。再如尚書都事薑曄、楚州行參軍李君子同奏高熲,把水旱不調歸罪於高熲,兩個人也被隋文帝削職為民。
高熲的夫人得了病,隋文帝親臨探望,這在一般大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雖然這樣,高熲仍是小心謙遜,不敢居功自傲。隋文帝楊堅曾與高熲和賀若弼談論平滅陳國之事,高熲說:“賀若弼先獻十策,後又在蔣山苦戰破敵。臣乃是一名文吏,又怎麼敢與大將軍論功呢!”
高熲在隋文帝楊堅篡位過程中立下卓越功勳,為隋王朝的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為鞏固這一新王朝出力獻策。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文武全才之人,也避免不了一連串的貶謫,並最終被冤殺。
忠直敢言,冤死帝手
隋文帝楊堅在中國曆史上是個有名的性多猜忌、不敢信任大臣的帝王。所以,他對高熲也是不能始終如一地給予信任的。隋文帝與高熲的關係,是封建製度下君與臣的關係,也即統治與被統治、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這種家天下的統治機構是絲毫不容許外姓人,即其他大臣所參與染指的,而高熲恰恰冒犯了隋文帝的“圈裏人”。首先是他不同意廢皇太子楊勇而立楊廣,由此觸怒了隋文帝及楊廣的生母獨孤皇後,進而又得罪了幼太子楊諒。之後,一再與篡位的淫暴之君楊廣的思想相忤並逐步被疏遠、貶遷。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小人的落井下石,讒言、構陷相加,一步步地將高熲送上了斷頭台。即便是對於因篡位而當上皇帝的隋文帝楊堅來說,更加深忌自己的大臣擁有重權,用自己的手段來對付自己,這也是隋文帝時刻提防的。
在隋滅陳時,晉王楊廣領兵,高熲為元帥長史。在占領陳都建康後,俘虜了陳後主及其眾嬪妃。淫亂的楊廣欲收納陳後主的寵姬張麗華,高熲勸說:“武王滅殷,戮妲己。今平陳國,不宜取麗華。”並下令殺了張麗華。楊廣因此十分惱恨高熲。
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次子,因善使伎倆,博得了楊堅的喜歡。楊堅有意廢長子楊勇而立楊廣為皇太子,為此事問於高熲。高熲說:“長幼有序,怎麼可以廢呢?”獨孤皇後因此懷恨在心,想暗中除去高熲。當高熲夫人死後,獨孤皇後勸說隋文帝楊堅給高熲再娶,而高熲未聽隋文帝之言。在高熲的一個妾生了孩子後,獨孤皇後又進讒言說高熲的不是,於是文帝開始疏遠高熲。
楊堅想討伐遼東,高熲上諫認為不可。楊堅不但沒有聽從,卻反讓高熲做元帥長史,跟隨漢王楊諒征伐遼東。因遇大雨,很多士兵染上疾病死去,出師不利還朝。獨孤皇後又在楊堅麵前搬弄是非,又因漢王楊諒年少,楊堅把軍中一切事物交給高熲。高熲秉公辦事,對於楊諒所言不當者多不采用。楊諒對此懷恨在心,歸朝後哭著對獨孤皇後說:“兒幸免被高熲所殺。”楊堅聞聽後,偏聽偏信,更加對高熲不滿。不久,上柱國王世積因罪被處死,而高熲也受到了牽連。楊堅此時已有除掉高熲之意,便想利用此事辦高熲的罪。後因大臣保舉,高熲才免遭殺身之禍,隻被罷去了宰相職務。然而,楊堅的寬容態度隻不過是一時的而已。
高熲免相,由是門前冷落鞍馬稀,勢利小人趁機落井下石。高熲身邊的人檢舉高熲:“其子表仁對高潁說:‘司馬仲達稱病不上朝,所以得天下。您今天遇到這種情況,又豈知不是一件好事呢?’”楊堅聞聽大怒,下令將高熲囚禁在內史省並審問高熲。更有人添油加醋,請斬高熲。隻是因為楊堅怕連殺大臣引起朝臣不滿而才未殺高熲,但又進一步把高熲削職為民。
當年高熲做仆射時,高熲母親曾告誡過他為官要慎重,因此,高熲經常怕發生禍變,並曾幾次辭官不做。此時,高熲被削職為民,反而覺得心慰,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禍患了。
楊堅死後,楊廣繼承了皇位,又起用高熲為太常卿。楊廣與高熲在平滅陳朝時,就因陳後主寵姬張麗華一事已結下怨恨。楊廣即位後,更加荒淫無度,致使朝政日非,民不聊生。高熲險死於楊堅之手,楊廣就更是荒淫無度、貪暴無常之君。高熲真是伴君如伴虎,在劫難逃了。
楊廣即位不久,就下詔搜集已被滅的周、齊等國樂伎以供自己娛樂。高熲上奏:“此樂已經廢除很久了,現在如果複用,恐怕一些無識之徒棄本逐末,互相教習”。對如此忠諫之言,煬帝反倒很不高興。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隋煬帝巡視北部邊塞。隋煬帝一行到達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南的黃河對岸)時,為了向突厥顯示自己的威風,隋煬帝令宇文愷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且十分豪華的行宮,大宴突厥啟民可汗及北部各族酋長貴族且恩禮過厚。對此,高熲認為過於奢華,沒有這樣做的必要。高熲屢屢直言,毫不避諱,一宗宗、一事事,本為隋王朝的時事著想,實為煬帝昏庸、國勢江河日下擔憂。然而,煬帝忠言逆耳。所以,高熲的忠諫反為自己的死出具了罪名。公元607年,隋煬帝以“謗訕朝政”的罪名,詔殺了高熲,高熲諸子也被遷徙戍邊。一代功臣,隋朝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就這樣死於非命。
高熲死後不久,短命的隋王朝也很快被農民起義的洶湧巨浪所吞沒了。
高熲是隋朝的第一任宰相,在隋王朝開國創業、統一南北、安定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不世之功。唐太宗在和他的大臣房玄齡等人議政時曾說:“高熲為隋相,公平識治體,隋之興亡係潁之存沒。朕既慕前世之明君,卿等不可不法前世之賢相也。”唐太宗把高熲和中國曆史上三國鼎立時期的蜀漢賢能宰相諸葛亮並列,並且認為隋朝的興亡與高熲的在位、去職和被殺緊密相連,並要他的大臣向高熲這樣的“賢相”學習,足見高熲其人在號稱中國曆史上少有的英明君主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了。
忠直朝元老 一生竟蒙冤
――長孫無忌之冤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攻陷長安後,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為傀儡皇帝,遙尊不敢北還的隋煬帝為太上皇,自任大丞相,掌握大權。次年三月,隋相宇文化及殺隋煬帝,李淵亦廢楊侑,自立為帝,國號唐,建元武德,仍以長安為國都。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建成、元吉,唐高祖被迫立世民為皇太子,不久就傳位於世民,改元貞觀,是為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明君賢主,在他的治理下,唐朝出現了“貞觀盛世”的局麵,這與他善用賢能是分不開的,長孫無忌就是太宗時期任用賢能的典型。
然而,長孫無忌在唐朝擔任了三十餘年的宰相,同時還是當朝顯赫的外戚,曾為唐王朝的建立、鞏固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自己的生命竟以一個不著邊際“謀反”罪名而結束。
盡忠事君,功績高著
長孫無忌,字輔機,洛陽人。他的祖先姓拓跋,是北魏王朝的宗室,因其家族人“功最居多”,又為宗室之長,改姓為長孫。長孫無忌的祖父是北周的高官,父親是隋朝的將軍。出生於這樣一個貴族家庭,長孫無忌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加上他聰明過人,所以學識非常淵博。
長孫無忌是唐太宗李世民少年時期的好朋友。太原起兵不久,長孫無忌就參加了李淵父子的軍隊,以其傑出的政治才幹,漸任重要職務。高祖武德年間(公元618~629年)。他是李世民秦王府的重要謀士。當李氏兄弟爭奪皇位的鬥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要害死秦王李世民的緊要關頭,是長孫無忌建議李世民先發製人,發動了“玄武門之變”,一舉滅掉建成和元吉兩股勢力,使李世民當上了太子並“監國”。兩個多月後,即公元626年8月,高祖李淵退位,世民登上皇位,他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李世民當上皇帝後,封長孫無忌為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齊國公。不久,又晉升他為宰相。太宗因長孫無忌為“佐命元勳”,又是至親(長孫無忌的胞妹是太宗的長孫皇後),所以對他格外信任和器重,可以隨時出入太宗的寢宮議事。享此殊榮者,大臣中隻有長孫無忌一人。一次長孫無忌偶爾疏忽,身戴佩劍進入太宗寢宮,如果是別人,論罪當斬,可對他也不加罪,隻是輕罰了一些金銀了事。
太宗在位共23年,長孫無忌始終是太宗依靠的重臣。長孫無忌輔佐太宗,也始終盡心竭力。太宗命他參考隋《開皇律》和唐初的《武德律》,編成《唐律疏議》,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第一部對後世有重大影響的完整法典。他的一係列重大建樹,深受太宗讚譽,稱之為“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他對“貞觀之治”的形成,起到了與房玄齡、杜如晦、魏征不相上下的作用。
有的官僚見長孫無忌權勢過大,就給唐太宗秘密上奏章,請皇帝對之嚴加防範。唐太宗接到這份秘本後,立即交給了長孫無忌,並說:“我們君臣之間應無話不談,不能互相猜疑。否則就會產生隔閡。”就罷,把眾臣召集前來,當著長孫無忌的麵對眾臣說:“我的兒子們年歲都還小,無忌給我立過大功。你們今後不許幹那些新間舊,疏間親的事情。”盡管唐太宗一再表示同長孫無忌親密無間,但長孫無忌總覺得自己權力過大,擔心難免招致怨尤,於是三番五次要辭去宰相一職。他的妹妹文德皇後也極力表示支持,不止一次地請求唐太宗不要再讓其兄參與機密大事。唐太宗無奈隻好答應長孫無忌不當宰相。
可是,過了不久,唐太宗又任命長孫無忌為宰相,並對大臣們說:“我封官是按才能。如果沒有才能,就是我叔叔也不能封他官,如果有才能,就是我的仇人也要封他官。長孫無忌才能出眾,所以我讓他當宰相,幫助我治理國家。”同時,還親自為長孫無忌作了一篇《威鳳賦》,賜給他,在賦中把無忌比喻為“殄亂世而降”,“訓群鳥”的“垂鵬”,因“垂鵬”騰飛而“日月騰光”。並勉勵他像鳳凰一樣給百鳥造福,不為自身謀利。對其信任、器重可謂無以複加,也是寄厚望於無忌。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太宗給長孫無忌等二十四開國功臣畫像,懸掛在淩煙閣,藉以表彰他們的豐功偉績。
長孫無忌沒有辜負唐太宗的厚望,凡是朝廷遇有疑難之事,他無不直言,全力支持唐太宗推行種種政策。太子承乾擔心自己被廢,於貞觀十七年,暗中聯絡一批大臣要推翻唐太宗,事情泄露,承乾被囚禁。唐太宗決心廢黜承乾,另立九兒子李治為太子。唐太宗擔心大臣們反對,事先找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兵部尚書李勣三個人商量。長孫無忌首先表態:“我完全擁護,如果有人反對,我就把他殺了。”這樣,李治才得以被立為太子。
長孫無忌對唐太宗的某些不當的措施,並不盲從,而是大力諫諍,直到唐太宗改弦更張,方始罷手。唐太宗將九兒子李治立為太子不久,又想立三兒子李恪為太子。長孫無忌認為太子無過錯,不能輕易變動。唐太宗這才打消了再廢太子的想法。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之時,把太子托付給了長孫無忌和中書令褚遂良,命他二人輔佐太子治理天下,並把他倆比作霍光和諸葛亮。這樣,長孫無忌成為太宗托付輔佐太子新君李治的第一顧命大臣。
唐高宗李治繼位後,改元永徽。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盡心輔佐。治國之策主要出自長孫無忌,李治“無不優納之”。史家譽為“永徽之治”,仍有貞觀之遺風。君臣間和諧無隙,長孫無忌的地位和所得殊榮與貞觀年間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高宗曾多次“親幸”長孫無忌家中,封其愛妾所生三個幼子為朝散大夫,命人獨畫長孫無忌之像並加讚語……。這些都是永徽五年(公元654年)以前的事。長孫無忌一生的仕途和顯赫的地位在此達到頂峰。此後,圍繞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後一事,長孫無忌開始交了惡運。
廢後事件 招致禍端
武則天,因頗有姿色,14歲入宮為才人,後為昭儀,很得太宗喜歡。太宗死後,武則天入感業寺為尼。李治即位後,又把她接回宮中。
永徽六年,高宗要廢掉王皇後冊立武則天為皇後。長孫無忌認為不可,堅決反對,其他大臣韓璦、來濟等人也持同樣態度。理由是武則天曾服侍過先帝太宗,如立為新帝皇後,不合封建人倫道德標準,再者高宗的王皇後是先帝太宗為他所娶,又是名門望族,且無過錯,不可廢掉。然而,頗富權術的武則天竟將親生女兒掐死,誣為王皇後所為。從此,高宗對王皇後更為不滿。
高宗為達到廢王皇後的目的,秘密派人給長孫無忌送去金銀寶器各一車,綾錦十車,希望以此令長孫無忌改變態度。與此同時,武則天的母親楊氏還親自到長孫無忌家中,請求無忌答應並分析利害關係,但長孫無忌始終不答應。
一天,高宗為廢立皇後之事召集褚遂良、於誌寧和李勣等文武大臣計議,李勣托病沒有出席。高宗說:“王皇後沒有生過一男半女,作為皇後,其罪大,難道不該廢掉嗎?”褚遂良第一個挺身而出,明確表示反對。高宗很不高興。第二天,複議此事,褚遂良又說:“陛下如果一定要改立皇後,請選擇其他世家女子,武昭儀侍候過先帝,並受恩寵,現在如果立她為皇後,怎掩天下人的耳目啊!”褚遂良說完就把大臣上朝奏事時用的笏板放在殿階上,叩頭流血,以示抗爭,並說:“將此笏板還給陛下,我請求回老家去了。”
高宗惱羞成怒,令人將褚遂良趕走。武則天聽後恨得咬牙切齒,從幄帳後大喊:“為何不殺此老賊!”這時,長孫無忌抗議道:“褚遂良為顧命大臣,即使有罪,按規定也不能加刑,何況無罪!”於誌寧也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後,但他為人謹慎,始終不敢講一句真話。高宗感到很為難,就秘密私訪當時手握兵權的李勣,試探性地問他:“我想立武昭儀為皇後,長孫無忌、褚遂良這兩個顧命大臣都說不可,你認為如何?”李勣當即答道:“廢立皇後,這本是陛下家裏的事,沒必要問外人!”表示支持立武則天為皇後。另外,支持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後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禮部尚書許敬宗,一個是中書舍人李義府。
經過一番激烈的鬥爭,武則天終於當上了皇後,王皇後被廢,其母家官爵被奪,原來的太子也被廢。武則天當上皇後,漸漸參政攬權。高宗本來就庸儒,加上患了中風,漸漸放權怠政,時人都知朝中有皇帝皇後“二聖”。當武則天和支持她的許敬宗、李義府等一夥人羽毛豐滿,權勢已成時,被武後恨之入骨的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便必然要受害了。
主暗臣奸,死非其罪
顯慶四年(公元659年),禮部尚書許敬宗按武則天的旨意,向唐高宗遞上一份誣告監察禦史李巢與長孫無忌相互勾結“謀反”的密封奏折,高宗下令讓許敬宗和侍中辛茂將拘捕了李巢,昏庸的高宗不加認真分辨,對長孫無忌也懷疑起來,他感慨地說:“我家真是不幸,親戚中屢有壞人壞事發生。高陽公主與朕關係很好,前些年卻與其夫房遺愛(房玄齡之子)謀反,現在我舅父又起惡心,近親竟都是這樣,真使我慚見天下百姓。”許敬宗乘機煞有介事地說:“房遺愛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兒,與妻謀反,怎能成氣候?可長孫無忌就不同,他與太宗皇帝一道打天下,人們都佩服他有智謀;他當了30年的宰相,百姓都怕他。長孫無忌有智謀又有威信,他的一舉一動可關乎大局。臣怕長孫無忌知其事暴露就要跳出來,他抖動袍袖一呼,很多人就會跟著他一起幹,必定會成為宗廟社稷的深憂大患,願陛下明斷。我看近日將他收捕起來,繩之以法,破除其家,方能免除後患。”
聽到這裏,高宗竟然邊哭邊說:“我不忍心處分長孫無忌,給他加罪,後代史官會說我不能和親戚好相處的。”言語之間,主要是為自己開脫。許敬宗這時卻緊追不放,他引證曆史故事,說:“漢文帝是西漢的明君,薄昭,也是他的舅舅,跟隨文帝從代郡(今山西雁門)來到長安,也有大功,與長孫無忌比毫不遜色。隻因薄昭殺人,文帝以國法重於甥舅之私情,下令讓朝中大臣們穿著孝服到薄昭的院子裏哭他,隨後讓他自殺。史官不僅不認為文帝做得不對,反而還加以讚揚。現在是長孫無忌忘掉了先帝和陛下對他的大恩大德,背叛了陛下,他意在推翻社稷,比起薄昭的罪惡要大得多,按其罪惡應該誅滅五族。臣聽古人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謀反大案,處理要刻不容緩,如果稍有延遲,即生變故,請陛下趕快決斷。”
被許敬宗的謊言說得團團轉的高宗,越聽越覺得問題嚴重,竟然不親自問一問長孫無忌是否真有此事,也不與李巢對證,就完全聽信了許敬宗的誣陷之辭。既無人證,也無物證,就定長孫無忌為“謀反”大罪,下令罷除長孫無忌的一切官爵,把他流放到黔州(今四川彭水縣)。
這位擔任了三十多年,年已花甲的宰相,一路上過秦嶺,走巴蜀,受盡千辛萬苦,足足走了兩個多月,總算到了荒僻的黔州。但他還未來得及洗淨身上的塵土,更未能恢複一下極其疲倦的身體,大理正袁公瑜、禦史宋之順就已經在許敬宗、李義府的指使下趕到了黔州,他們對長孫無忌進行嚴刑逼供,重治長孫無忌的“謀反”罪。最後長孫無忌被迫自縊而死。
長孫無忌被害後,其家產被抄,其家人、親屬也受到了株連。其子駙馬都尉長孫衝等人被撤職查辦,發配嶺南安置。時任刑部尚書的堂弟長孫祥,不但未能救其兄,相反自己也因“坐與無忌通書”而被害。那些參與陷害長孫無忌的許敬宗、李義府、辛茂將、崔義玄和袁公瑜等人,則加官進爵。
三朝元老長孫無忌,以忠直、功高而有名於唐初,而在晚年竟然以“謀反”的罪名被殺,實在是一樁特大的政治冤案,造成這一冤案的原因雖是多方麵的,但“主暗臣奸,死非其罪”似乎更能說明其中真諦。
興利兼除弊 陷宦禍終身
――“二王八司馬”之冤
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八月,在宦官俱文珍等的謀劃下,唐順宗李誦被迫退位,由太子李純即皇位,史稱唐憲宗。憲宗即位後,下旨懲辦順宗身邊的幾位改革大臣,貶王叔文為渝州司戶,後又賜死。貶王伾為開州司馬,不久王伾死於貶所。又貶韋執誼為崖州司馬、柳宗元為永州司馬、劉禹錫為朗州司馬、韓泰為虔州司馬、韓嘩為饒州司馬、陳諫為台州司馬、淩準為連州司馬、程異為郴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
宦禍亂政,世道黑暗
安史之亂使唐朝從繁榮的頂峰上跌落下來。唐王朝的政局出現了兩個特點,一是宦官專權於中央,二是藩鎮割據於地方。
唐製,宦官屬於內侍省。唐太宗曾規定宦官不得幹預朝政。到安史之亂後,宦官不僅參與朝政,而且掌握了軍權,開始操縱皇帝。唐肅宗是個平庸的皇帝,他任用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成為唐代宦官掌握軍權的開始。唐代宗時政權進一步落到宦官手裏。宦官李輔國曾公開對代宗說:“大家但內裏坐,外事聽老奴處置”。“大家”是唐宮中對皇帝的慣稱。魚朝恩也經常訓斥宰相,凡朝廷裁決的事,沒有他參加意見的便不算數,說“天下事有不由我乎!”這種宦官專權的局麵到德宗李適時期就更加嚴重了。
德宗猜忌心強,性情急躁,剛愎自用。當皇帝不久,就免去了一代名將郭子儀的職務。對於朝中敢於犯顏直諫的正直大臣,總是不能容納,如政治家陸贄,剛正不阿,敢於直言諍諫,卻最終被免職。他最為信任的就是宦官,認為他們是自己的家奴,忠實可靠,把軍政大權都委於他們。他任命大宦官竇文揚、霍仙鳴為左右神策軍的中尉,讓他們掌握十五萬中央禁軍的指揮權。因此宦官勢力十分囂張。德宗愛財如命,一些節度使和地方官為討其歡心,不斷進貢財物,名目很多。有的每月進奉,叫“月進”,有的每天進奉,叫“日進”。德宗每年收到的進奉的錢,多時竟達五十萬之巨。但他仍不滿足,還別出心裁地搞什麼“宮市”,讓宦官擔任宮市使,為宮廷購買日用貨物。宮市使下置有數百小宦官,他們常常假稱皇命,去市場和民間強行賤買,以一百錢買數千錢的物品,有時甚至根本不付錢,以至於市民和百姓一見到宮市使到來,就像看到強盜一樣。
由於政治黑暗,地方節鎮獨霸一方。他們時而為爭奪地盤互相廝殺,時而串通一氣發動叛亂,氣勢越來越囂張。中央與地方、藩鎮與藩鎮之間的戰爭,連年不斷。國家一再向老百姓額外加稅,橫征百出。因此民不聊生,階級矛盾日益深刻。唐王朝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
永貞革新,興利除弊
為了挽救唐王朝的危亡,以王叔文、王伾為首的一批有識之士,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希望革新政治,挽狂瀾於既倒。他們在一起議論國事,逐漸形成了一個開明的官僚集團。除二王外,還有韋執誼、韓曄、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淩準、程異等。
王叔文,因下一手好棋,被德宗選到東宮侍候太子李誦。王伾,擅長書法,為太子侍書。二王都是太子的老師,與太子朝夕相處。尤其是王叔文,有韜略,明治國之道,深得太子信任。一次,李誦在東宮與諸太子侍讀講論政道,談到了宮市的弊害,大家議論紛紛,太子也一時激忿,表示說:“我若見到了皇上,一定極力勸諫。”侍讀們眾口稱讚,隻有王叔文一人沉默無語。太子對此感到很奇怪,等到眾人都退走後,叫王叔文留下,問他:“剛才討論宮市,你一言不發,是為什麼?”王叔文答道:“叔文蒙太子信任,有所見解,哪敢不說出來。但本朝製度,太子的職任,隻應當關心皇上的寢食安否,不準幹預宮外的事。皇上在位已久,如果有人乘機挑撥離間,說殿下收攬人心,那怎麼解釋得清楚?”太子聽後恍然大悟,感泣道:“如果沒有先生,我怎麼會知道其中的利害呢!”自此,太子李誦對王叔文極為尊重,極為信任,東宮中的一切事情,都依靠王叔文裁量決定。
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正月,德宗死,太子李誦即位,是為順宗。順宗寬仁卻有決斷,他上台後,立即啟用革新派,他禮重老師,對二王深信不疑,諸事仍委請王叔文決斷。順宗因患中風不語症,常居宮中,不能接觸外廷,隻有嬪妃牛昭容和宦官李忠言在左右服侍。他讓王叔文坐守翰林決策,命王伾在牛、李與王叔文之間往來傳遞旨意、信息。百官奏事,通過牛、李轉達給順宗,順宗閱後,經牛、李轉王伾下翰林,由王叔文裁決可否;王叔文奏意也由王伾入,經牛、李轉相交給順宗,再由同樣途徑下翰林,稱詔,宣行中書。不久,王叔文又薦引韋執誼為宰相。
二月二十二日,順宗正式任命王叔文為翰林學士,王伾為翰林待詔。至三月,王伾也為翰林學士,韋執誼為宰相。讓他們主持改革朝政。
王叔文等人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黜聚斂之小人”。李實是皇族,襲封道王,是個貪殘無比的大壞蛋。李實在做節度使判官時,克扣軍餉,引起軍士怨叛,要殺死他,嚇得他用繩子從城牆上吊下,才狼狽逃命。貞元末年,他當上京兆尹,繼續窮凶極惡盤剝百姓,百姓對他恨之入骨。有一年,關中大旱,顆粒無收,可他卻謊報穀田長得很好,違詔強征,逼得百姓拆屋賣苗,苦不堪言。順宗即位之初,李實仍恃貴不知收斂,在府中,活活打死了十多人。王叔文執政後,果斷地撤掉了他的京兆尹職務,貶他為通州長史。消息傳開,人心大快,歡呼相賀。
廢除宮市和五坊小兒。五坊小兒與宮市一樣性質,都是暴虐之政。五坊是指宣徽院的雕坊、鶻坊、鷂坊、鷹坊和狗坊。“小兒”是在五坊服務的差役,也叫“小使”,都是由宦官充任。五坊小兒在長安城內外各處縱犬飛禽,為皇帝張網捕雀,所到之處,無惡不作。稍不如意,就把羅網罩在百姓家門及水井上,不讓人出入打水,一直要鬧到拿著錢才罷休。他們常群聚在酒食店裏亂吃亂喝,臨走時,非但不付錢,還要留下一筐蛇,說這蛇是用來捉鳥雀供奉皇帝的,叫店家好好飼養。店家無奈,隻得賠錢賠禮,千求萬求,這些宦官才能罷休。奉使出外的宦官,還常在路上搶馬,搞得不分窮富,都驚懼怨恨,畏之如盜,遠近喧騰,商旅將絕。王叔文革除了宮市和五坊小兒這兩項虐政,人情大悅。
“禁征乳母,釋放宮女和教坊女樂”。貞元時,宮中征乳母,都令寺觀選婢女充當,但是總不能中選。因此寺觀輪到出婢女,就經常出賣產業在民間購選有姿色的民女送入宮裏。永貞革新,禁征乳母,為百姓除了一害。宮女是供皇帝享樂的女奴,教坊女樂是從事歌舞活動的女奴,她們都沒有人身自由,一輩子關在宮中守活寡。王叔文當政時,釋放宮女三百人、教坊女樂六百餘人,還允許家人在九仙門迎接,使其家人團聚。
免“月進”、“日進”錢和鹽鐵使月進錢。鹽鐵專賣是唐代中後期政府的重要收人,由鹽鐵使經管。所謂鹽鐵使月進錢,是後來巧立名目,在正課之外,每月向皇帝進的自以為“羨餘”錢,專供皇帝私用。這項弊政,不僅苛斂百姓。還影響國庫的正常收入。它的被廢除,於國於民都兩有利。
在實際不到二個月的時間裏,就革除了這麼多的弊政,可見永貞革新辦事之快,效率之高,由此也可以看出王叔文改革之堅決,膽魄之大。這些改革內容都使人情大悅,也就使永貞革新取得了民心和民間輿論的支持。在此基礎上,王叔文繼續與革新團成員共同謀議,部署從以下三個方麵將革新推向深入。
第一,集中財權。把鹽鐵利權直接歸中央掌握,以此製約地方割據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統一全國政治,使百姓安富,平均賦稅,助成富庶。
第二,裁抑藩鎮。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曾派他的部屬劉辟見王叔文,要求兼領三川,還威脅說,如果不答應,就要給王叔文顏色瞧。王叔文怒不可遏,予以堅決拒絕,還準備殺掉劉辟,嚇得劉辟狼狽而逃。
第三,謀奪宦官兵權。這是打擊和鏟除宦官集團的重要部署。宦官專權集團是永貞革新的主要目標,也是永貞革新的最大阻力。宦官集團之所以權勢顯赫,就當時來說,主要在於直接掌握了十五萬神策軍,又在地方軍中擔任禁軍,也就是手中有兵權。因此能否戰勝宦官集團是永貞革新的成敗關鍵,而能否剝奪宦官的兵權又是關鍵中的關鍵。
五月,任命右吾金大將軍範希朝為右神策統軍,充左右神策、京西諸城鎮得營兵馬節度使,接管宦官手中的兵權。兩天後,又任命度支郎中韓泰為左右神策軍行軍司馬,以專兵柄,也就是要由革新派來掌握兵權。但是這一舉措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他們密令諸將抵製,於是王叔文謀奪宦官兵權的計劃失敗。這個失敗給永貞革新留下了禍患。
本來,如果這三大部署都能破除阻力,進行下去,那麼永貞革新完全可以取得成功,也能為唐王朝開創新的局麵。但唐王朝的弊端已積重難返,以宦官和藩鎮為代表的腐朽勢力根深蒂固,盤根錯節。宮廷內外,宦官爪牙遍地,皇帝隻不過是他們手中的傀儡而已。由於王叔文的改革觸及了宦官和藩鎮的利益,他們知道革新派的後台是順宗,決策人物是王叔文,因此把這兩個人物選定為主要目標,伺機開刀。
革新失利,或逐或殺
宦官集團以俱文珍、劉光琦為首領,他們首先把矛頭指向了唐順宗。早在德宗駕崩時,他們就妄圖取消順宗的皇位繼承權。他們秘密召翰林學士鄭因、衛次公進宮,商量所謂的皇位繼承問題。後因害怕發生變亂,才不得不讓順宗當上了皇帝。現在順宗任用王叔文、王伾進行改革,侵害他們的利益,他們便公開起來顛覆唐順宗的統治了。
順宗身染重病,不能親自視朝。於是宦官們便以此為借口,要求速立太子。順宗有二十七個兒子,按規定隻有太子才有皇位繼承權。順宗長子廣陵王李純與宦官較為親近,所以,俱文珍、劉光琦等人都極力要求速立李純為太子。王叔文則明白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堅決反對。但朝廷內外對順宗的病都很擔憂,怕順宗會突然死去,國家陷入混亂,想早立太子,於是這股情勢很快被宦官集團利用了去。在內外壓力下,順宗隻好讓步,下詔立李純為太子。對此,王叔文深為憂慮,但苦於一言難盡,無法揭露,隻是吟誦杜甫的《題諸葛亮祠堂詩》:“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發泄自己心中的憂憤。
果然不出王叔文所料,正式冊立太子的當天,反對派太常卿杜黃裳仗著是韋執誼的嶽父,就迫不及待地勸韋執誼,要他率領文武百官奏請太子監國,就是要逼迫順宗退位交權。這事關係重大,韋執誼沒有答應。但是反對派的行動卻沒有停止。這時,他們又把目光轉向了王叔文。他們利用控製朝廷包括順宗的特殊權力,在製書上削去了王叔文翰林學士的職務。調任戶部侍郎,把他一腳踢出了決策機關。後來經王伾再三上疏請求,才爭取到每隔3、5日可進入翰林院議事,不過翰林學士一職卻永遠失去了。
禍不單行,正在這危難之際,王叔文母親病故,按禮必須離職回家守製。至此,王叔文可謂心力交瘁。一天,他在翰林院設下盛宴,請諸學士及李忠言、俱文珍、劉光琦共飲。席上,他起座對眾人說:“我近年盡心戮力,不避危難,興利除害,都是為了國家。一旦離去職位,各種誹謗一定會隨之而至,到那時誰肯說一句公道話?”眾人都默然不言。隻有俱文珍冷笑道:“你不違背禮儀,何必害怕人言呢?未免太多心了吧。”弄得王叔文十分尷尬,結果不歡而散。第二天,王叔文因遭母喪而去職。
王叔文一旦去職,革新派就失去了核心,永貞革新的指揮中心和控製係統事實上已經瓦解,停止了運轉。緊接著,革新派領導層內部矛盾加劇,韋執誼愈加不執行王叔文所定的謀略。王伾一個人還在翰林院中,每天找宦官,上疏,作了些努力,都沒有結果。不久,王伾中風,失去了活動能力。於是宦官集團開始全麵反撲。俱文珍等人不斷逼迫順宗交權,讓太子監國。在這些勢力的攻擊下,順宗失去了招架之力,七月二十九日,不得不把軍國政事交由太子治理。八月四日,順宗又被迫下詔禪讓,自稱太上皇。第二天,徙居興慶宮,改元永貞,並令九日立太子為皇帝。
太子李純當上皇帝後,立即懲處了王叔文等革新派官員,並於第二年正月,毒死了革新派的總後台——唐順宗。
二王八司馬的政治生命就如同凋落的樹葉一樣隨風而去。他們領導的“永貞革新”運動隻進行了短短一百四十六天就夭折了。
永貞革新失敗以後,宦官勢力更加甚囂塵上,他們“威懾朝廷,勢傾海內”,連皇帝的生死廢立也操縱在自己手中。繼唐順宗之後,唐憲宗和唐敬宗也分別死於宦官之手,憲宗以後至唐亡的九個皇帝,就有七個為宦官所立。作為皇室奴仆的宦官,卻成了至高無上皇權的實際代表,實為曆史上一怪現象。
永貞革新最後落得如此下場,是因為當時唐王朝已十分腐朽,保守、反動勢力十分強大;也因為改革派所依靠的是一個重病在身又沒有實權的皇帝,力量非常弱小,因而他們的悲劇就不可避免了。
宮中伴君虎,被猜遭枉屈
――魏元忠之冤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曾經出現過300多個皇帝,但都是男人,隻有一個皇帝是女人,這就是武則天。公元690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武則天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稱為“聖神皇帝”,建國號為“大周”,曆史上管這一天叫做“武周革命”。
女人當上皇帝,這在中國曆史上是開天辟地的第一次,可以說是一件震天動地的重大事件。武則天是中國曆史上一個特殊的人物,作為一個女人在封建時代能夠當上皇帝,她必須要付出比男人更高的代價,她走的必定是一條特別坎坷的道路。她隻有表現得比男人更殘忍、更狡詐才能夠成功,不然的話隻能是失敗。這個冤案發生在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說的是宰相魏元忠險些被誣陷謀反,張說寧死不作偽證的故事,雖說是後來魏元忠隻是被貶謫而沒有生命之虞,但於此我們對於武則天對於權力的無度可窺知一二。
一代女皇 臨朝聽政
公元624年正月,武則天出生於利州,就是今天四川省廣元縣。她的祖籍在山西省文水縣。父親叫武士艧,曾經做過木材生意。隋朝末期,武士艧在李淵手下當過行軍司鎧參軍的官職。到了唐朝李世民當皇帝的時候,武士艧曾經被任命為工部尚書,封為應國公。
武則天叫什麼名字,曆史上沒有一點兒記載,隻知道她14歲進入皇宮,唐太宗親自賜給了她一個名字叫“媚娘”。不久,武媚娘又被封為才人。
唐太宗死了以後,他的兒子李治當了皇帝,這就是唐高宗。按照那時候的規矩,武媚娘和唐太宗的嬪妃們一塊兒被送進了感業寺,當了一個尼姑。過了三年,武媚娘被唐高宗接出感業寺,回到了皇宮,封她做了昭儀。
那時候,昭儀在皇宮裏的地位,隻是比皇後低一個等級。當時,唐高宗的皇後姓王,叫王皇後。武昭儀表麵上對王皇後非常尊敬,暗地裏卻在想盡各種辦法讓唐高宗廢掉王皇後,由自己當皇後。
過了些日子,武昭儀懷孕了。她的心裏特別高興,天天盼望著能生下一個男孩兒。皇宮裏的規矩是“母以子為貴”,誰要是生了男孩兒,誰的地位就會提高,男孩兒還很有可能繼承皇位。沒想到,武昭儀偏偏生下了一個女孩兒。她一下失望了,心想:生了個女孩兒有什麼用?怎麼辦呢?對,不如用她來陷害王皇後!武昭儀打定主意,想出了一個非常毒辣的計策。
王皇後自己一直沒有生育,非常喜愛武昭儀的這個女孩兒,隻要一有空兒就來看望她。有一天,王皇後又來看望女孩兒,武昭儀連忙躲了起來。過了一會兒,王皇後走了,武昭儀偷偷地溜出來,一咬牙把自己的親生女兒話活地掐死了。然後,她給孩子蓋好被子,又溜走了。
工夫不大,唐高宗辦完公事,前來看望這個女孩兒,因為他也十分喜愛這個女孩兒。他掀開被子一看,嚇了一大跳,孩子已經死了。他又傷心又憤怒,立刻派人追查誰是凶手。有宮女說隻有王皇後剛來看過孩兒,武昭儀趁機誣陷是王皇後幹的,還編造出一些流言蜚語來誣蔑王皇後。唐高宗不由地心中大怒,決心要廢掉王皇後。
公元655年農曆十月,唐高宗傳下聖旨:廢掉王皇後,立武昭儀為皇後。就這樣,武則天終於爬到了皇後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