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淩遲(6)(3 / 3)

也合該這人命不該此時絕,那天他脖子上戴了一串極粗的黃金鏈子。這一刀雖然力大,但隻將鏈子斬斷,沒能砍斷他的脖頸,特使大喊一聲,轉身就跑,這一叫聲就把詔獄中的人喊出來了。當然,他也不過隻挺了一刻,來人衝上去,一刀將他砍倒,但這麼一阻,詔獄中的其他守衛都趕了過來,將來人圍住。

"後來怎麼樣?"曹化淳臉色陰沉地問道。

"大家圍住了他,但這個凶徒武功甚是高強,一連砍傷了四名廠衛,最後竟然殺脫了出去。不過,所幸的是他沒有得手,袁崇煥現在仍在獄中。"

"廢物!"曹化淳氣得大罵,"上百名錦衣衛,竟然連一個人都阻不住,要他們何用!馬上傳我的令,這事要追查到底。將袁蠻子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再加調兵馬把守!"

小太監應了一聲,起身要走,曹化淳道:"等等。"走上前去,左顧右盼了幾眼,低聲說道,"此事除了你以外,還有何人知道?"

"隻有詔獄的十幾個來圍捕他的牢頭知道,我第一時間告訴了廠公你,其他宮裏的人都不知道。"

"把那幾個知情者全都給我叫到詔獄守著,咱家要找他們問話。你也在那裏等我。"曹化淳說,心裏已經有了算盤。一會兒他要帶東廠的侍衛過去,凡知情者悉數捕獲,就地處決。這個傳話的小太監也不例外,袁崇煥馬上轉移。此事事關重大,不能傳到皇上的耳朵裏去。

曹化淳匆匆離去,崇禎的心情並沒有好幾分。自今年以來,他的心情就一直沒好過,本以為用了袁崇煥,可以平息遼東之事,但沒想到袁崇煥竟然有通敵之嫌,當然,在他心中,其實並不十分相信這件事,隻是,他實在氣不過的是,袁崇煥當年曾說過五年平遼的承諾,讓他一度心情愉悅,似乎建國安邦中興之業就要完成了,但沒想到袁蠻子竟然說了大話,讓皇太極打到了城下。天啟年前,魏閹橫行之時,都沒有這種恥辱,現在竟然讓他趕上了,尤其是,他這兩年勵精圖治,勤勉治國,一直努力做個好皇帝,卻沒想到,昏君都沒遭遇過的事,竟然都讓自己遇上了。自己若因此蒙受了昏君之名,那錯全在袁蠻子一人。

還有可恨的是,大臣們不能忠心為國,反而為了各自利益陰結私黨,蒙昧他這個皇帝的眼睛。曹化淳剛才的話,深深地激怒了他,內閣首輔錢龍錫看似老實,卻原來也暗懷心機。還有那個孫承宗,仗著自己是先朝老臣,處處與自己作對,祖大壽明明犯了忤逆大罪,他非要自己當著眾臣的麵下了免死的諭旨,還要口頭承諾,永不追究,他們敢於如此脅迫君王,還不是因為有了遼東這個軟肋!

孫承宗、祖大壽,朕現在放你們一馬,不代表會永遠原諒你們,實在是權宜之計而已,崇禎想。昨天有大臣上奏折,裏麵一句話讓他心痛得一夜難眠――"今日吏治民生夷情邊備事事堪憂",是什麼原因搞成這個局麵?崇禎痛心地想,文臣們都該死,他們負了朕的重托。今日袁蠻子一事,朕先要從吏治開刀,從內閣開刀,夷情邊備之事,朕再不能信任孫承宗祖大壽這些軍閥,朕要有自己的人,朕雖年輕,但不是昏君,也不是庸君,這些陰結私黨的官員不能再蒙蔽朕的眼睛了。

信馬由韁地想著,崇禎不覺間已經走到了坤寧宮。這個時候,他突然非常想念周皇後,近日袁蠻子的事一出,他在武英殿一住就是十天,冷落了這位皇後。也不知她是否因此有些不滿?

進門的小宮女見皇上來了,急忙下跪,然後就要進去稟報。崇禎揮手讓她們離去,說無須稟報。一路走進去,發現坤寧宮裏,也很冷清。天氣寒冷,但宮裏似乎沒有生起火爐子,與外麵的氣溫竟無多大差異。想起一年多前,除掉魏閹之後,自己大權在握,江山穩固,那時,坤寧宮裏充滿了歡笑之聲,自己與周皇後終於不用擔驚受怕地過日子。夜夜恩愛,舉案齊眉,不過一年多的時間,怎麼世界就又變回來了?

"皇上,你來了怎麼也不通知臣妾一聲。"婉轉溫柔的聲音在身後響起。崇禎回過頭去,看見周皇後巧笑倩兮,正在他的身後。

"十天沒見皇後了,朕很想念你。"崇禎走過來,將周皇後的手拉住,發現手竟然冰涼,心疼地說,"這麼冷的天,屋子怎麼也不把火燒得熱一些。"

"後宮裏的用度太大了。我剛才出去的時候,已經讓奴婢們把炭火熄了,人都不在,燒那麼多柴幹什麼?皇上來了,我馬上讓他們把火燒起來。"

崇禎抓緊周皇後的手:"你貴為母儀之尊,這點用度,算得了什麼?朝中的群臣如果能如你這樣節儉,這天下就不會窮成這個樣子了。"

"皇上說笑了。"周皇後微微一笑,將手從崇禎手中抽出來,道,"臣妾去給皇上沏茶。還是要臣妾親自沏的雪花茶吧。"

"不要了。我想喝點酒,你也陪我喝點,也好暖暖身子。"

周皇後道:"皇上不是一直不喝酒嗎?今天是不是有什麼高興事了,也說給臣妾聽聽?"

"高興事?"崇禎長歎一聲,"有高興事就好了。"

周皇後道:"怎麼,還是遼東的戰事?"

崇禎歎一句:"唉,袁蠻子負我。有些事你女人家還是少問。"

周皇後道:"我也聽說了,宮裏的人說袁崇煥投敵賣國,這是怎麼回事?皇上不是一直很器重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