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美人(1)(3 / 3)

周皇後道:"如是這樣,那還真要防範一些的,你且起來吧。去給我上田妃那裏探聽下,問問出了什麼事?"

小太監起身謝恩。正在這時,隻聽得門外又是一片喧嘩,玉兒出去看了看,道:"皇後娘娘,禁衛軍到了,已經將宮裏圍住了。勇衛營提督求見娘娘。"

周皇後道:"我不見了。你隻問他,皇上是否平安。"

玉兒出去,不一會兒回來道:"他也不知,隻是要娘娘不要擅自出宮,並說曹公公一會兒就到,稟告宮中發生的事情。"

周皇後道:"看來宮裏是出了些事情,你也退下吧,一亂起來,我就頭疼了。我先去歇息一下,曹化淳來了,要他馬上見我。"

玉兒應了一聲下去了。周皇後由宮中徑直向臥室走去,一個月來她吃齋念佛,憂思不絕,其實身體已經十分虛弱了,此時突然生了事端,心煩意亂之際,竟然有些挺不住了,隻想回到床上躺一會兒。

走進臥室,穿過翠綠的暖簾,躺在懸掛著流蘇錦帳的月洞式罩架子牙床上,聽得外麵一片嘈亂,屋子裏卻隻有自己一個人淒清孤寂,隻覺得胸中有些壓抑。想起這幾年來,自己一心想為皇上分憂,卻遭了他的厭棄,皇上不再寵幸自己,甚至一連數天也不上她這裏來一回,對此,她是有準備的。當年皇上不聽自己的勸告,一意冤殺袁崇煥之後,國事日衰,對外,遼東軍事緊張之勢從未稍緩,大清王朝步步緊逼,關外土地所剩無幾;對內,新上來的內閣首輔溫體仁與周延儒又互相傾軋,文官內鬥從無止歇,這些,她是知道的。她想皇上也是心裏有數的,不久前,皇上還殺了周延儒,罷了溫體仁的官,這說明皇上也知道他們並非善類。隻是皇上的性格倔強,錯了的事,一意孤行,也不肯承認,她多次勸說,反而讓皇上對她也有了成見。皇上近來總是做噩夢,總是夢見袁崇煥,是不是對當年的決定有所懺悔呢?她不知道,也許田妃比自己更了解皇上吧?否則的話,皇上為什麼又如此寵幸於她呢?現在,田妃那裏不知又出了什麼事,皇上他會不會因為傷心而傷了身體?

想到這裏,她躺不下去了,隻想馬上就見到皇上,於是起身來,正要喊小宮女,突然聽見翠綠色的屏風後麵,傳出輕微的聲音。

周皇後道:"什麼人?是玉兒吧,進來說話。"

話音剛落,屏風之後,一個人滿身是血地躥了出來,手中寒光一閃,一柄刀架在了周皇後的脖頸之上。

周皇後大驚失色,一時驚詫得張開口卻發不出聲音,正在這時,隻聽得門外有一個聲音響起:

"皇後娘娘吉祥,老奴曹化淳求見!"

曹化淳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突然出現,對於周皇後和那個突然出現的人來說,都是始料未及的。

曹化淳發現那個太醫有詐,及時趕了回來。也是合該崇禎命不該絕,那柄刀一出手時,田貴妃一聲驚叫,竟會使得那殺手出刀的手停滯了一下。

這一下救了崇禎的命。田貴妃突然的一聲驚叫,再加上也可能是因為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精神高度緊張之下,殺手就這麼稍微一滯,年輕的皇帝竟然有時間完成了一個閃躲的動作,這必殺的一刀擦著他的頸項過去,隻劃破了一些皮。

殺手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錯在他不應該想取崇禎的人頭,如果這一刀隻刺心髒,皇帝就必死無疑了。結果他選擇了頸項,要知道這是人身體最靈活的部位,一刀稍有偏差,未能傷敵,當他想出第二刀時,曹化淳到了。

曹化淳在進宮以前,曾在青城山苦學過二十年武藝,是青城門下最傑出的弟子,後來從軍入伍,因為犯事,進宮避禍當了太監。此時他見情勢危急,多年來練就的功夫和在宮中學會的應變之功也都派上了用場。他使了一個非常歹毒的招數來解圍,他一把抓住已經嚇傻了的那個帶太醫進來的太監,當做盾牌和武器砸向殺手,殺手回身一刀,刀刺進了小太監的身體,可憐小太監成了曹化淳的活盾牌,腦子裏連一點意識都沒有就死了。這一刀在他的身體裏還未拔出,隨後曹化淳的一抓也來了。這一爪挾風帶電,直取殺手咽喉,正是曹化淳的絕技,但是這殺手也非同尋常,竟然在這時機迅速棄刀閃躲,這一抓沒有抓到他的咽喉,隻抓住了他的肩膀,連皮帶肉地抓下了一大塊。

殺手見情形不妙,奪路而逃。曹化淳關心田妃與崇禎安全,無心追他,經此一嚇,崇禎魂飛魄散,昏死過去。田妃原本就氣息奄奄,在驚懼之下,竟然香消玉殞。

曹化淳知道出了大事,將崇禎抱起,直奔乾清宮,一路上不忘布置,命京師三大營、錦衣衛等各路人馬護駕。明末之時,軍備鬆弛,京師禁軍數量不少,組織、作戰能力遠不如從前,等他們到來之時,殺手已經逃遁。

曹化淳分析,殺手身著太醫服裝,選擇絕佳時機混進來殺人,決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看來此人一定潛伏在宮中多時,所以才能抓住這個時機。現在他負傷在身,看來跑不了太遠,人一定還在宮中,多半就在這後宮之內。於是,他馬上命錦衣衛、三大營等禁軍,將後宮重重包圍。安頓好皇帝,他第一件事就是去皇後處,慰問兼查訪。

現在他就在皇後的寢室之外,但他想不到,那個他一心想要捉拿的凶手,竟然還有能力在重傷之後混入坤寧宮內,挾持了皇後。

因為崇禎近年來寵愛田妃,很少來坤寧宮。宮內日漸冷清,防護也越來越不嚴了。這殺手久在深宮,對這一情況心知肚明,所以才敢大膽地潛入進來,並未被人發覺。現在周皇後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心中無比驚詫,但她畢竟是經過大風大浪之人,雖然驚恐但並不慌亂,聽見曹化淳的喊叫,就答了一聲:"是曹化淳嗎?"聲音穩定如常,竟然連一絲顫抖都沒有。

曹化淳在外麵應道:"正是老奴,娘娘是否吉祥?"

周皇後隻覺得身後一股男人粗渾的氣息直衝進脖頸之中,滾燙滾燙的,弄得她的脖子有些癢癢,這與脖子上冰冷的刀鋒恰成對比。隻聽得後麵一個低沉的聲音說道:"叫他走,否則你性命不保!"

周皇後道:"曹化淳,我正在這裏歇息,聽得宮裏似乎出了什麼事,外麵這麼亂?"

曹化淳道:"有人混進宮裏欲圖行刺皇上,老奴已經將形勢穩住,特來看望皇後娘娘是否平安?"

周皇後驚道:"有這等事?"想要站起來,但是後麵卻有一隻手按住她的肩膀,令她無法站起。周皇後關切地說道:"皇上他怎樣了?"

"托娘娘的洪福,皇上他隻是受了一些驚嚇,並無大礙。老奴已經將皇上安置在乾清宮內,並派重兵把守。待風波一平,自會接娘娘前去探望。"

周皇後的身後傳來一聲失望的歎息,周皇後心裏已經知道,身後這人多半就是要刺殺夫君的元凶,於是強自鎮定,道:"那好,你們快去追緝那個凶犯,待人查到,我和你們一起去探望皇上。皇上安全要緊,你不用進來看我了。"

"好,就請皇後娘娘安歇,老奴去去就來。現在人犯還在,危險尚未消除,皇後娘娘千萬不可輕動。"

外麵人聲漸息,似乎曹化淳已經領著一幹人等走了。